我國北方旱塬地區(qū)由于干旱缺水,果樹栽植成活率往往偏低,生產損失嚴重。同時也給果園后期管理造成困難。失敗是成功之母,在長期的栽果失敗教訓中,我們摸索并總結出一套可以有效提高旱塬果樹栽植成活率的技術措施,現作以介紹:
1 苗木準備
1.1 核對品種,掛牌登記
選用優(yōu)良品種并掛牌區(qū)分,以免品種混雜,特別是主栽品種和授粉品種要嚴格區(qū)分。
1.2 按質分級,壯苗栽植
要嚴格按照標準分級,淘汰不合格苗木,優(yōu)先選用芽子飽滿,組織充實,無病蟲危害的優(yōu)質苗。
1.3 修根剪枝,平整傷口
剪短過長的須根,剪平傷根斜面,以利于傷口愈合和促發(fā)新根。秋栽須剪掉總枝葉量的2/3以減少水分蒸發(fā)。
1.4 泥漿浸泡
對于長途運輸的苗木,群眾是這樣總結的:“長途運輸易風干,稀泥浸泡一兩天,等到枝干樹皮展,此時栽植方保險?!泵缒咀詈檬蔷徒S挖隨栽,遠處運來的苗子栽前一定要用稀泥漿水浸泡,防止苗木失水,浸泡時加入適量生根粉效果更佳。
2 坑深穴大,施足底肥
群眾總結說:“若想樹快發(fā),底糞要施足,坑坑宜挖深,栽后易發(fā)根?!?/p>
2.1 挖定植穴
群眾經驗是:“栽樹無巧,水足肥飽,坑坑挖大,下大上小。”下面是旱塬栽植果樹過程中不同形狀的定植穴對栽植成活率的影響情況(表1):
栽植時應根據具體情況,最好挖通溝栽植。挖坑時要注意底土和表土分開堆放,坑形狀最好挖成梯形,坑深以0.7~1.0米為宜。
2.2 施足底肥
坑挖好后要及時回填,一層枯枝爛葉一層表土填至距地表50厘米時加入10~15千克有機肥,然后再填土至30厘米左右,灌水沉實。
3 分層填土,踩踏砸實
“深栽實砸,棒槌出芽”,這是旱塬栽樹的真經,因為果樹苗木成活的關鍵是根土是否密切結合。群眾的操作經驗是:“根土密接不漏風,細碎濕土把根壅,踩踏砸實水澆飽,栽后封土不可少”。要做到土粒細碎,特別是苗木根系處的土粒。栽植的具體技術要求是“三土兩踩一提苗”。群眾對這一技術形象地做了概括:“坑深宜栽淺,根系要舒展,分層把土填,提苗閃幾閃?!本唧w做法是:先在定植穴內放入少量二銨復合肥(約50克)與土充分混勻,然后將苗子扶正放入坑內,邊填細土邊用腳輕踏(注意不可踏實),快埋沒根系時用手將苗子稍向上提幾下以使根部舒展,然后繼續(xù)填土,邊填土邊用力踏實,直至與地面平。最后修好樹盤。
4 灌足定植水
不論土壤墑情如何,必須于栽植后灌透定植水。每樹灌水約60千克,使根土密切結合。若定植水不足,易在苗木根上部形成一層“硬蓋”,以后再澆水時不易下滲,來年夏季可能造成幼樹死亡。所以灌足定植水是苗木成活的關鍵。
5 地膜覆蓋
待定植水下滲后地表稍干時及時封土,然后通行覆蓋70~100厘米寬的地膜,可保墑、提高地溫,促進根系恢復并快速生長,大大縮短緩苗期。最后用農膜做成塑料袋將苗木套袋防凍或直接埋土防寒,來年發(fā)芽后去掉套袋,埋土的要及時放苗并立支柱扶正苗木。
6 大樹移栽注意事項
旱塬移栽較大果樹苗木要注意幾點:①帶母土越多越好;②重回縮地上部;③按原生長方向栽植;④栽后充分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