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南最美的不是亭臺樓閣、湖光山色,也不是古街幽巷,而是江南的水聲。
你聽,那是一道蜿蜒曲折的小溪,在你腳下羞澀地流過,不小心碰到了河床的卵石上,發(fā)出清歌般潺潺的水聲,醉人心扉。
江南的水聲,是江南的歌,它沁人心脾,縈繞心間。有幸,你還能聞到一股馨香——但那不是呼倫貝爾草原的芳香,不是可可西里原野的況味,亦不是香格里拉泥土的氣息,而是一種淡淡的幽香,一種來自江南那濕潤的大地上散發(fā)出的若有若無的清香。
江南的水聲是淙淙的,清脆如鈴。
淙淙的水聲,使我想起王維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松間的卵石靜靜地躺在小溪里,任林間瀉下的絲絲月光親近撫摸,泉水輕柔地激起陣陣清脆的樂曲,多么醉人的水聲!這水聲,又勾起了我的思緒。我腦中浮現(xiàn)出一幅在周莊劃船的畫面,“咯吱”的櫓聲帶著游人徐徐穿過周莊的水巷,一座古老的石橋剛從頭上走過,另一座又迎面而來。此時最動聽的當(dāng)是悅耳的水聲,連船婦的櫓也不舍得擾亂它動人的旋律!
江南的水聲又是涓涓的,柔細(xì)如絲。
涓涓的水聲,恰是江南的性格,如同一位深居閨房的少女的秉性。用“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來形容它,仿佛太過繁華,太過外向,而用“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來形容它,恰恰是靜謐如畫,能讓人聽到涓涓水聲。江南不喜張揚,江南的水聲自然也一樣謙遜宜人,溫柔而有底蘊。
江南的水聲還是靜默的,大美無聲。
靜默豈能有聲?不,恰恰相反,這聲音雖未響在耳畔,卻縈繞于心間。還記得柳永的“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嗎?那是一種無聲的境界,江南才子多情,江南的水聲也一樣多情,用靜默代替纏綿柔情,千言萬語。靜默的聲音如西子浣紗一樣動人。一代傾城的美女,也并不希望背負(fù)政治的陰謀,而只想做一朵水蓮花,可以盛開在愛人的眼前,在西湖的淡云煙雨中,像靜默的江南水聲傾吐心中的情思。
江南的水聲如一曲動人的歌縈繞在我的耳畔、我的心間。
【作者系廣西賀州市第二高級中學(xué)053班學(xu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