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國時候,莊周作為老莊學派的代表人物非常著名,人們稱他為莊子。他著有《莊子》一書,其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從前在楚國的都城郢(yǐng),有一個人用白灰泥粉刷房屋。一不小心,白泥掉到了地上,濺起了白色的泥點。一個泥點正好濺在了這人的鼻尖上。那白泥在鼻尖上非常薄,就如同蒼蠅的翼(yì)翅一樣;可是又非常牢固,怎么摳也摳不掉。
這人很苦惱,就去央求一位技藝超群的石匠,求他用刀、斧削去鼻尖上這薄薄的白泥。
石匠請來了。石匠拿著一把鋒利的小斧站在這人的面前,要求對方身要站直,眼視前方,全身一點也不能動。這樣刀斧下去,才能準確命中。
這人也很勇敢,他挺著胸,抬著頭,目光平視,直直地站立著,紋絲不動。
石匠瞄準那沾著薄薄白泥的鼻尖,屏住氣息,飛舞著那柄利斧。說時遲,那時快,“嗖”的一聲,斧子的鋒刃從那人鼻尖上輕輕擦過,白泥頓時被干干凈凈地削掉了。而那人仍直立著,沒受絲毫損傷。
后來,宋國的國君聽說了,他非常好奇,希望能看看這表演,于是派人請來了這位石匠??墒鞘陈犝f了宋君的意圖后,婉言謝絕了。石匠解釋說:能這樣做不只是匠人技藝高超,而且需要對方很好地配合,否則是不能成功的。石匠還說,可惜能配合的人已經(jīng)去世了,他沒有合作的人,所以無法再表演了。
這個故事后來就成了一個典故,叫“郢政”或“削政”?!罢蓖罢保锤恼囊馑?。因為是郢地人,所以稱“郢政”;因為動作是削、砍,所以稱“削政”。因為用的工具是斧頭,所以又叫“斧政”,現(xiàn)在常常用的是“斧正”。
“斧正”是書面語言,現(xiàn)在還常常被使用,“斧”的意思已經(jīng)淡化,它的意思就是請人為自己改正,一般是形容請他人為自己修改文章。如:文章已經(jīng)寫好,請您斧正。
【本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