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燮霞,一名來自偏遠山村的農(nóng)家姑娘,兩年前還名不見經(jīng)傳,一年前才有機會走出國門參加國際性體育比賽。然而,2008年8月9日,在北京奧運會女子舉重48公斤級比賽中,她抓舉95公斤,挺舉117公斤,打破奧運會紀錄,為中國奪得首金。在她圓夢2008,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時,誰能體會其背后訓練的艱辛?
初遇伯樂 走進體校
25歲的陳燮霞出生在廣州市番禺區(qū)欖核鎮(zhèn)大坳村一個貧困家庭,父親陳細泉和母親梁金輝都是當?shù)卮緲愕霓r(nóng)民。由于家庭貧窮,陳燮霞7歲就跟隨父母一起下地干活,經(jīng)常幫父母挑水澆灌田地,用板車把父母收割下來的農(nóng)作物拉回家。盡管她看起來有些矮小,但身體非常結實,力氣也大。
1992年9月的一天,在番禺欖核村小學讀三年級的陳燮霞正在上課,番禺區(qū)業(yè)余體校的黎柄明教練來該校挑選體育運動員。200多名學生齊刷刷地站在操場上,黎教練一眼就相中了陳燮霞勻稱的四肢和結實的體格,覺得她是一顆非常好的體育苗子。
陳燮霞立即將自己被教練選中的消息告訴家人,父親陳細泉萬分高興,雖然他當時還不知道女兒去體校具體學什么,但他知道,那一定是個體力活兒。他對黎柄明教練說:“我閨女力氣大,6歲就能拉動板車。老師,你就放心吧,她行!”
當時,陳家的經(jīng)濟來源是種植甘蔗和水稻,全年也就四五千元,日子過得相當艱難。體校每學期學費230元、伙食費100元,加上零花錢,總共下來得要五六百塊錢。這對陳家來說無疑是個沉重的負擔。但陳細泉覺得,女兒是百里挑一被教練選中的,為了孩子的前途,做父母的就應該為她創(chuàng)造條件,再苦也要堅持。
就這樣,年僅9歲的陳燮霞開始了她運動員的生涯。
來到番禺體校,年幼的陳燮霞發(fā)現(xiàn),她經(jīng)歷的是和鄉(xiāng)下完全不一樣的生活。運動員既要學習文化課,又要練習舉重。每天都要練習基本功,長時間地蹲馬步、提竹竿(竹竿兩頭加重)讓她手腳酸痛,四肢無力,甚至扭傷肌肉。練了一個星期后,陳燮霞就吃不消了。周末回到家,她撲倒在奶奶懷里訴苦說:“奶奶,我不想去了,全身都痛哦!”母親看見女兒身上多處肌肉拉傷,心疼得流下淚水,勸丈夫陳細泉不要讓女兒繼續(xù)練下去。陳細泉根本不聽,只用了一句話訓斥女兒:“你一定要去!我們干活不也渾身都痛嗎?”
陳燮霞知道父親是一個說一不二的人,無奈中,她又回到了體校。從此以后,她每次鍛煉都咬緊牙關,忍著酸痛堅持著。一個月后,她漸漸適應了訓練生活,不再感覺肌肉酸痛了。
盡管家里經(jīng)濟條件十分困難,但陳細泉為了鼓勵女兒,還是省吃儉用,節(jié)省出錢來帶著陳燮霞到商場買了一套128元的運動服。陳燮霞高興極了,因為去學校鍛煉這么久了,她還從來沒有穿過一套運動服。
1995年,陳燮霞小學畢業(yè),被廣州偉倫體校錄取。
進入偉倫體校后,陳燮霞時常會打電話問候她的啟蒙教練黎柄明,有時也會向他請教舉重的技術問題。好不容易回趟家,她還會抽時間登門拜訪自己的恩師。
陳燮霞在廣州偉倫體校期間,先后到過廣東省體育運動學校、廣東省體育運動技術學院集訓。由于訓練開銷較大,父親陳細泉只好四處借錢,前后共借了上萬元。但陳細泉從不對女兒說起,每次打電話都笑呵呵地告訴女兒:“霞兒,只要你努力鍛煉,我和你媽媽就是傾家蕩產(chǎn)也要供你?!甭牭礁赣H這樣的話,陳燮霞內心充滿了感激。
很難出頭 想要放棄
1998年,“八一”舉重隊的高凱文教練到偉倫體校物色人才,教練鐘成燦向他推薦了陳燮霞。鐘成燦覺得,陳燮霞盡管目前水平一般,但她頗有靈性,肯吃苦,具有較好的韌性。高凱文教練要選的,也正是這樣的苗子。
后來,經(jīng)廣東省體育局同意,陳燮霞正式成為“八一”舉重隊隊員,每月有了175元的生活補貼。至此,陳燮霞便再沒有讓家里給她寄過錢。
到2003年,陳燮霞到“八一”隊已經(jīng)4年了,盡管她非常努力,勤學苦練,但由于隊內高手如林,她很難有出頭的機會。慢慢地,陳燮霞內心深處涌起一股失望的情緒。她看到比自己小一歲的王明娟在2002年就已經(jīng)成為世錦賽冠軍,有種望塵莫及的感覺。此后一段時間,她訓練明顯帶著情緒,甚至出現(xiàn)曠練,受到上級處分。
終于有一天,陳燮霞忍不住,逐一打電話給她的啟蒙教練黎柄明、鐘成燦,說她怎么練都出不了成績,想回家。聽到陳燮霞要放棄,黎柄明趕緊安慰她說:“現(xiàn)在出不了成績,并不意味著以后也出不了。你身體發(fā)育得遲,好好練,肯定會出成績的!”鐘成燦教練也告訴她說:“你現(xiàn)在最關鍵的就是調整好心態(tài)。王明娟出成績比較早,但舉重運動員很難長期保持訓練的高峰,你才剛剛冒尖,傷病較少,只要你練出與她相近的水平,再穩(wěn)步提高就可以了。你一定要過心理關,就像一個人以前只在小河里面游過泳,一到了大海開始會有點亂,但放開了就會越游越好。你一定要爭取進入國家隊。在那里,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與頂級運動員的水平相差并不大。這樣你就會增強信心,甚至可以超越世界冠軍!”
聽了兩位教練的安慰和鼓勵,陳燮霞轉念又想:“自己回家又能干什么呢?像爸媽那樣面朝黃土背朝天地種地?自己畢竟已經(jīng)練了11年的舉重??!”
陳細泉在得知女兒曠練的事情后,非常氣憤,打電話對女兒說:“你這樣簡直太沒有出息了!你都練了十幾年了,就這樣放棄,你對得起自己和家人的心血嗎?”末了,陳細泉還要求女兒給“八一”隊的王佑華政委和張菊華教練寫檢討。
事后,張菊華教練不斷地開導陳燮霞,王佑華政委也多次與她推心置腹地溝通。漸漸地,陳燮霞的信心回來了,她開始更加勤奮地訓練。
終于,陳燮霞的潛力開始迅速顯現(xiàn)。
2006年,陳燮霞參加了全國女子舉重比賽,這次大賽的成績很有可能成為2008年奧運會選手初選的考核指標。
陳燮霞發(fā)揮得很好,成了2006年全國女子舉重冠軍賽該級別的冠軍。
站在領獎臺上,要強的她流出了激動的淚水,她心里最清楚這枚獎牌所蘊涵的所有人的心血。
在全國舉重錦標賽上獲獎后,陳燮霞直接入選國家隊。從此,她一發(fā)不可收拾。2007年4月,陳燮霞第一次出國參加亞洲舉重錦標賽,以抓舉95公斤,挺舉120公斤,打破了中國選手楊煉保持的世界紀錄,同時獲得抓舉、挺舉和總成績三項冠軍,這讓她成為代表中國隊出征奧運會的熱門候選人。
2007年泰國清邁世錦賽,陳燮霞又以總成績214公斤奪冠,比第二名高出整整18公斤。
陳燮霞不斷取得驚人的成績,遠在家鄉(xiāng)的陳細泉心里非常高興,但他不時告誡女兒:“孩子,不要驕傲,再接再厲!”
奧運奪冠 定格輝煌
2008年4月,全國錦標賽暨奧運資格賽在合肥舉行,陳燮霞以總成績213公斤戰(zhàn)勝了舉出211公斤的楊煉,取得參加“2008北京奧運會”的資格。
然而,就在奧運會即將開始前,陳燮霞卻出了意外。7月11日,奧運會備戰(zhàn)進入最后沖刺階段,陳燮霞在舉重中不小心拉傷左腳大腿。此時距離奧運會開幕不到一個月。面對傷情,陳燮霞非常著急,她擔心自己不能盡快恢復,與奧運失之交臂。
陳燮霞的情緒很快引起隊里領導和教練的注意,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專門找到舉重摔跤柔道管理中心主任馬文廣和陳燮霞的教練,請他們幫助陳燮霞解除心理負擔。劉鵬局長還親自找陳燮霞談話,以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女排決賽時,中國隊的姑娘們咬緊牙關,不言放棄,終于反敗為勝的事例鼓勵她,讓她不要泄氣。
為了讓陳燮霞盡快康復,舉重隊專門成立了一個科技攻關小組,劉鵬局長提出,一定要“以最佳的治療方案、最佳的恢復手段、最佳的訓練措施,來保障她把這次任務完成好”。
7月22日,距離最后報名截止日期還有3天,楊煉取代陳燮霞進入?yún)⒓颖本W運會的最終名單。
7月24日,陳燮霞被通知進行最后全身體檢,結果證明她的傷已痊愈。組委會經(jīng)慎重考慮,最終決定讓陳燮霞出征北京奧運會。
8月9日上午10時,2008年北京奧運會女子舉重48公斤級比賽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體育館舉行。輪到陳燮霞比賽時,她平靜而輕松地走上臺,在成千上萬的觀眾面前,做了一個深呼吸。她大吼一聲“嗨,加油”,為自己鼓勁,現(xiàn)場觀眾也送上了雷鳴般的掌聲和加油聲。
緊接著,她穩(wěn)穩(wěn)地舉起杠鈴,以抓舉95公斤,挺舉117公斤,總成績212公斤的絕對優(yōu)勢為中國代表團奪得了第一枚金牌,并創(chuàng)造了新的奧運會紀錄。
身披五星紅旗,陳燮霞站到了奧運會的最高領獎臺上,國旗飄揚,國歌激蕩,全場高唱。這一刻,這位來自貧困山村的25歲姑娘笑得格外燦爛。
陳燮霞奪冠后,面對鮮花和掌聲,顯得樸實而坦然,她說:“作為運動員,舉好每一把是我的責任,很高興沒有讓我的祖國、隊友們失望,感謝他們對我的支持和祝福。”
(責編 王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