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結核藥物發(fā)明之前,人類的結核病患者曾經歷過“十瘦九死”的時代,致使那時的人們“談癆色變”。自從抗結核藥物在臨床上被廣泛地應用以后,人類就擺脫了一場大的劫難。然而近年來結核病卻有卷土重來之勢??梢哉f,肺結核仍然是當今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傳染病之一。
近年來,肺結核病人主要是應用異煙肼、利福平等化學藥物進行治療(簡稱化療)。隨著耐藥結核桿菌的大量產生與存在,進行化療失敗的肺結核病人越來越多。因此,尋找肺結核病人進行化療失敗的原因并采取相應的對策,是提高結核病防治效果的關鍵。
臨床實踐表明,肺結核病人進行化療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診斷或治療不及時、化療方案不合理、對藥物的毒副反應未能及時處理以及耐藥菌株的產生等。而肺結核病人不能規(guī)律地用藥或過早地停藥則是導致其化療失敗的主要原因。那么,應如何避免肺結核病人出現(xiàn)化療失敗的情況呢?
一、要廣泛開展普及結核病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公眾與醫(yī)務人員對結核病的認識水平,真正做到早期發(fā)現(xiàn)、科學用藥、規(guī)范治療。
二、要堅持肺結核治療的五項原則,即早期診治、聯(lián)合用藥、適量用藥、規(guī)律用藥、全程治療。
1.早期診治:雖然任何疾病都強調要早期進行診斷和治療,但對肺結核病的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尤為重要,特別是初始治療的肺結核病人一定要徹底治愈,否則該類病人極易形成慢性肺結核或肺外結核病灶,從而會導致其病情的反復發(fā)作甚至久治不愈。進行早期治療有利于肺結核病灶的吸收和消散,并可避免患者的肺部組織遭到嚴重的破壞。
2.聯(lián)合用藥:聯(lián)合用藥是指應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抗結核藥物對該病患者進行治療。無論是初治還是復治,凡是有活動病灶的肺結核病人都必須采取聯(lián)合用藥的方法進行治療。這樣既可避免或延緩病人對抗結核藥物產生耐藥性,又能提高抗結核藥物的殺菌效果,從而可使病人獲得最佳的化療效果。
3.適量用藥:適量用藥是指應用抗結核藥物的劑量要適宜。幾乎所有的抗結核藥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肺結核病人若長期過量地用藥會因為不良反應嚴重而不能堅持治療,而用藥的劑量不足則達不到殺菌的目的,而且還容易產生耐藥性。因此,肺結核病人一定要在??漆t(yī)生的指導下適量地應用抗結核藥物。
4.規(guī)律用藥:規(guī)律用藥是指要謹遵醫(yī)囑應用抗結核藥物。肺結核病人要按照療程有規(guī)律地用藥,不能漏服,更不可隨意地間斷用藥,否則會產生耐藥菌株,影響治療的效果。
5.全程治療:全程治療是指要堅持完成全部療程的治療。一般來說,肺結核病人要完成全部療程的化療需要一年或一年半的時間。目前臨床上推崇的短程化療方案所需要的時間也不少于半年。因此,肺結核病人必須持之以恒地將療程進行到底。
三、要強化管理,認真實施“全面督導化療”。這是防止肺結核病人進行化療失敗的重要措施。督導化療是當今國際上對肺結核病人實施規(guī)范化療的主要手段。北京市實施的對肺結核病人的“全面監(jiān)督化療”與上海市實施的對肺結核病人的“全程管理”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各地應積極地予以推廣,同時還應要求肺結核病人到指定的醫(yī)療單位接受每一次治療,或由醫(yī)務人員上門指導肺結核病人進行治療。這樣一旦發(fā)現(xiàn)該病患者有漏服藥物或自行停藥的情況,可立即采取補救措施,從而可保證其治療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