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曾就中南海舞會一事,采訪過十多位空政文工團的老同志,其中有一對孿生姐妹羅棠因、羅棣因,以及羅棠因的丈夫李躍先、羅棣因的丈夫李光,他們都是中南海舞會的參加者。
牛暢幽默地說:“她們倆啊,是我們征糧隊征糧時征來的!”一位朝鮮人民軍軍長要認姐妹倆做干女兒
《詩經(jīng)·小雅》中有一篇題為《常棣》的詩,開頭四句是:“常棣之華,鄂不韋華韋華(同音字:偉),凡今之人,莫如兄弟……”這是一首描寫兄弟和睦相處的詩。常棣是一種植物,又名棠棣。
1936年10月,羅棠因、羅棣因姐妹倆在重慶出生。父親羅文石于1924年考入巴縣國民師范。羅文石在校學習期間,吳玉章、蕭楚女等先后在巴縣國民師范從事過革命活動。受革命思潮影響,羅文石于1926年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后來長期從事教學工作。一對孿生女兒出生后,他引經(jīng)據(jù)典,從《常棣》中各取一字,為她倆取名為羅棠因、羅棣因。
1949年12月30日,重慶解放。因重慶地下黨組織此前幾度遭到敵人破壞,已和黨組織失去聯(lián)系的羅文石,在距離重慶市北邊幾公里的巴縣人和中學任教導主任,13歲的羅棠因、羅棣因則在人和中學讀書。
此時,一支解放軍征糧隊進駐了人和中學,帶隊的是二野三兵團文工團歌舞隊隊長牛暢。戰(zhàn)爭年代,部隊文工團不僅要宣傳、動員群眾,有時也負責征糧。白天,牛暢把征糧隊分成幾個小組下鄉(xiāng),空閑時間就在學校里排練節(jié)目。羅棠因、羅棣因天天和他們泡在一起。文工團一些北方籍的女同志聽不懂當?shù)卦?,路不熟,膽子又小,怕被農(nóng)村的狗咬,問她倆能不能幫助帶路,羅棠因、羅棣因高興地答應下來,一人拎一根打狗棍,領著征糧隊走村串戶,征集軍糧。
文工團的同志非常喜愛這對孿生姐妹。有一天,牛暢對她倆說:“你們給我們唱個歌吧?!绷_棠因、羅棣因的母親高硯耘是人和中學的音樂教師,教學生唱過很多進步歌曲,如《畢業(yè)歌》、《延安頌》等。牛暢叫她倆唱,她倆張嘴就來。牛暢聽后,自言自語地說:“音還挺準?!苯又?,又叫她倆跟著學跳舞,她倆學得挺快。
1950年3月,羅棠因、羅棣因聽說征糧隊要走,鬧著要參軍。羅文石曾經(jīng)是中共黨員,對解放軍有一種特殊的感情,他對牛暢說:“你們要是喜歡我那兩個女娃,就把她們帶走吧。”牛暢回憶起這對孿生姐妹參軍的經(jīng)過時,幽默地對筆者說:“她們倆啊,是我們征糧隊征糧時征來的!”
羅棠因、羅棣因本來就長得一模一樣,穿上軍裝以后,兩人站到一塊,更是叫人分不清誰是大羅,誰是小羅了。
后來,三兵團文工團并入了西南軍區(qū)歌舞團。牛暢、羅棠因、羅棣因,以及后來歌劇《江姐》的編劇閻肅、《江姐》三位作曲家之一的金砂,當時都在西南軍區(qū)歌舞團。1955年5月,西南軍區(qū)撤銷,歌舞團則由團長牛暢帶隊,從重慶來到北京,并入了空政文工團。閻肅在重慶就和羅棠因、羅棣因在一個團,照理說相處時間不短,可是有時候閻肅也會把她倆搞錯。在此后的中南海舞會上,許多中央領導都認識了這對孿生姐妹,但經(jīng)常分不清誰是姐,誰是妹??悼饲逵袝r見到她倆,先要細細打量一番,然后才笑瞇瞇地用手指著,猜謎語似的說:“你是大羅吧?”
羅棠因、羅棣因在巴縣人和中學時就跳雙人舞,后來出名也在雙人舞上。兩個長得一模一樣的姐妹,穿上同樣的服裝,既能扮演男孩,又能扮演女孩,天真活潑,別具特色。編舞的同志也有意識地為她倆編一些風格獨特的雙人舞。比如,那時她倆跳過一個名叫《鞭炮舞》的雙人舞,表現(xiàn)的是兩個小孩過年放鞭炮時的歡快情景。
1953年,羅棠因、羅棣因隨四川省慰問團入朝慰問志愿軍。因為白天有敵機轟炸,所以演員們每去一地,都只能在夜間行進。一旦遇到敵機轟炸,防空警報一響,演員們就跳下卡車躲避??拥馈?zhàn)壕往往就是他們的舞臺。羅棠因、羅棣因不論走到哪里,都會受到志愿軍、朝鮮人民軍以及朝鮮群眾的歡迎,紛紛把糖果、點心塞到她倆手里,都想把她倆摟到懷里,親一親,抱一抱。朝鮮人民軍一位軍長特別喜歡她倆,要認她倆為干女兒。說來也巧,1958年志愿軍從朝鮮撤軍,羅棠因、羅棣因參加祖國慰問團,第二次入朝慰問志愿軍,又遇見了要認她倆為干女兒的那位朝鮮人民軍軍長。此時她倆已是空政文工團的演員,5年前的兩個小丫頭,變成了亭亭玉立的俊俏姑娘。三人見面,喜出望外,在綠樹環(huán)繞的山坡上照了一張合影。
空政文工團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張映哲告訴筆者:“大羅、小羅去朝鮮時,可是不得了!把那兩個孩子都寵壞了!走到哪,歡迎到哪。我那時候都不如她倆。這兩個孩子也懂事,雙胞胎,招人喜歡嘛!”
提起張映哲,如今的年輕人也許不太熟悉,可是有一首歌曲卻是無人不曉,電影《英雄兒女》中的主題歌《英雄贊歌》:“風煙滾滾唱英雄,四面青山側耳聽……”電影里的這首歌,就是由張映哲唱的。1959年,張映哲到中南海給毛澤東演唱了《蝶戀花·答李淑一》,受到了毛澤東的好評。
以姐妹倆為原型的一幅宣傳畫,讓人乍一見都可能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毛澤東念念有詞:棠棣、棠棣……你們的父親當過教師,他讀過四書五經(jīng)
1958年5月1日,毛澤東、劉少奇等陪同胡志明在中山公園觀看了空政文工團的演出。節(jié)日期間,首都各大文藝團體,包括院校和大型企業(yè),分別在中山公園、北海公園、頤和園等游樂場所組織演出,黨和國家領導人也都分散到各處,和群眾一道觀看節(jié)目,歡度節(jié)日。那天,羅棠因、羅棣因演了一個朝鮮舞蹈《劍舞》。這是毛澤東第一次看到這對孿生姐妹的演出,但印象不深。
1958年10月1日,在北京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和游行,隆重慶祝建國9周年,60萬群眾在天安門廣場舉行慶祝大會。晚上,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在天安門城樓上觀看節(jié)日焰火。燃放焰火的同時,各大文藝團體、院校、工廠、人民公社在天安門廣場劃分了演出場地,表演文藝節(jié)目。演一段節(jié)目,停頓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里,廣場上幾十個大喇叭便會同時放出歡快的舞曲,大家自由結合,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翩翩起舞。
那天晚上,羅棠因、羅棣因和空政文工團的部分同志在天安門城樓上演文藝節(jié)目。當天安門廣場上的群眾開始跳舞時,天安門城樓上也開始跳舞。羅棠因、羅棣因先后陪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跳了舞。
國慶節(jié)過后不久,空政文工團便接到了一項特殊的任務:到中南海為黨和國家領導人演出節(jié)目和舉辦舞會。
毛澤東在舞會上一看到羅棠因、羅棣因姐妹倆,便面露詫異之色,問道:“我怎么好像在哪里見過你們?”
羅棠因、羅棣因提醒道:“‘五一’節(jié)主席在中山公園看過我們的演出,還有國慶節(jié)晚上,在天安門城樓上跳舞……”
毛澤東“哦”了一聲,似乎想起來了。
除此之外,1958年有一幅宣傳畫十分有名:在幾朵雪白的棉桃上,站著兩位小姑娘。她倆身穿漢族舞蹈服裝,頭扎鮮花,額頭垂著一綹彎彎的劉海,腰系繡花圍裙,手持一朵棉桃,舞動在藍天白云間。宣傳畫上兩位活潑可愛、長得一模一樣的小姑娘,就是羅棠因、羅棣因。見過這幅宣傳畫的人,乍一見她倆,都可能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毛澤東又問起了姐妹倆的姓名,羅棠因、羅棣因告訴了他。毛澤東口中念念有詞:“棠棣、棠棣……”仿佛在背誦著什么。片刻之后,他用半是詢問、半是肯定的口吻說:“誰起的名字,是你們的父親?!”
“對?!绷_棠因、羅棣因點點頭。
“你們的父親當過教師,他讀過四書五經(jīng)?!?/p>
“沒錯!他一直在學校里當教師!”羅棠因、羅棣因非常驚訝,沒想到毛澤東能猜出父親的身份。
中南海舞會通常在春耦齋、懷仁堂等處進行。晚上七八點鐘開始,12點左右結束,整個舞會進行四五個小時。舞會結束后,吃一頓夜餐。吃完夜餐,如果有新電影,就放一場電影。影片基本上是國產(chǎn)故事片和蘇聯(lián)電影。中蘇關系惡化后,蘇聯(lián)電影便少了些。
毛澤東知識淵博,思維敏捷。對此,空政文工團的同志都由衷地佩服。毛澤東不僅和羅棠因、羅棣因姐妹倆交談,也經(jīng)常和其他同志談古論今,說文解字。毛澤東就曾經(jīng)給空政文工團女演員趙淑琴講解過《百家姓》,告訴她為什么《百家姓》要把趙姓擺在第一位。
空政文工團有一位名叫岑榮端的廣西籍女演員,在陪毛澤東跳舞時,毛澤東問起了她的姓名和籍貫。聽說她姓岑,是廣西人后,毛澤東沉思片刻,用肯定的語氣說:“你是壯族?!?/p>
岑榮端辯解道:“我不是壯族,是漢族?!?/p>
毛澤東語氣變得更加肯定:“你是壯族。不信,你回去問問你的父母親?!?/p>
岑榮端很是納悶,自言自語道:“我參軍以后一直填寫的是漢族,怎么變成壯族了呢?”
過了幾天,岑榮端再次來到中南海,一見到毛澤東,就激動地說:“主席,我問了我的爸媽,我們家祖先就是壯族。”
毛澤東微笑著說:“我說你是壯族,你還不信?!?/p>
“主席,你怎么知道我是壯族的呢?”
聽了岑榮端的問話,毛澤東點上一支香煙,笑而不答。后來,毛澤東送給岑榮端一套線裝本的《毛澤東選集》,并且為她親筆簽了名。當岑榮端帶著這套《毛澤東選集》回南寧時,被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委第一書記韋國清看到了。韋國清以一種羨慕的口氣對岑榮端說:“毛主席也送給我一套線裝本的《毛澤東選集》。但是毛主席給你簽了名,沒有給我簽名,你的待遇不低?。 ?/p>
朱德對姐妹倆說:“我們是老鄉(xiāng)呢!老鄉(xiāng)見老鄉(xiāng),兩眼淚汪汪!”鄧穎超、康克清、王光美待人都很隨和,江青就不行了
每天吃罷晚飯,朱德和康克清都要在中南海的湖畔散散步,如果有舞會,散完步就到舞會來了。朱德年紀大,晚上9點過后就回去休息了。毛澤東晚上10點以后才會來,朱德在舞會上一般不會和毛澤東碰面。毛澤東來的時候,朱德已經(jīng)回去睡覺了。
朱德的家鄉(xiāng)儀隴縣位于嘉陵江的上游,而羅棠因、羅棣因的家鄉(xiāng)重慶位于嘉陵江的下游,同飲一江水。朱德的鄉(xiāng)音未改,而羅棠因、羅棣因的重慶話也說得十分地道。羅棠因、羅棣因去了幾次中南海,朱德就喜歡上了這兩個小女孩。他一來到舞會,常把這對孿生姐妹叫到身邊,如同一位慈祥的老爺爺,用四川話和她倆聊一些家鄉(xiāng)的事。朱德說:“我們是老鄉(xiāng)呢!老鄉(xiāng)見老鄉(xiāng),兩眼淚汪汪!”相互之間無拘無束,氣氛融洽。
因為團里有演出任務,有時羅棠因隔了一段時間沒去中南海。朱德見不到羅棠因,還有一點想念。等羅棠因再去中南海時,朱德朝她招招手,坐到一起之后,和她開玩笑說:“大羅,怎么不來了?好多天都見不到你了,是不是生娃娃去了?”當時還沒有結婚的羅棠因,被朱德說得滿臉通紅,害羞地低著頭。
羅棠因、羅棣因于1964年7月結婚。這一對孿生姐妹也有意思,她倆是同一天出生,同一天參軍,同在一個團,同演一個舞蹈,又是同年同月同日在同一個地方舉辦婚禮。姐姐羅棠因嫁給了當時擔任空政文工團歌舞團副團長的李躍先,妹妹羅棣因嫁給了當時擔任空政文工團歌舞團舞蹈隊隊長的李光。
許多中央首長都關愛這一對孿生姐妹,她倆談戀愛的事,或多或少地傳到了他們的耳朵里,見到她倆時,經(jīng)常問問她倆的工作、生活情況,或者開開玩笑。
毛澤東有時候也喜歡和大家開玩笑,他對羅棠因、羅棣因說:“大羅、小羅,你們是京劇里的大鑼、小鑼?!?/p>
有一次,羅棣因換了一件新衣服,康克清一看到她,就拽著她的衣服,從頭看到腳,嘴里不停地說:“小羅,你這身衣服真漂亮,穿得這么合身,告訴我,在哪兒買的?”此時的康克清,哪還有中央首長夫人的派頭,倒是有一點北京胡同里大媽湊到一塊聊天的味道。
參加中南海舞會的,除了有女演員外,還有男演員,男演員是陪首長夫人跳舞的。
羅棠因的丈夫李躍先多次去過中南海。1946年3月,年僅12歲的李躍先參加了革命,入伍后不久便被分配到賀龍在八路軍一二○師創(chuàng)辦的戰(zhàn)斗劇社。那是一個曾經(jīng)創(chuàng)作出著名歌劇《劉胡蘭》的劇社。
1964年,李躍先擔任空政文工團歌舞團副團長。
作為男演員,從男性的眼光審視中央首長以及他們的夫人,李躍先自然有一番評價。其實,這些評價也是大家一致公認的:周恩來舞跳得最好,最瀟灑,最有風度;毛澤東的舞步不大講究;朱德則像手拉著小孫女在散步,不緊不慢地走著;劉少奇、王光美舞跳得不錯,尤其是王光美,畢竟是北平輔仁大學出來的大學生,受過教會大學的高等教育,舞跳得好,高雅舒展;鄧穎超、康克清、王光美待人都很隨和,與大家談得來。
李躍先回憶說:“中央首長的夫人大多平易近人。劉少奇、王光美參加舞會時,經(jīng)常會把小女兒帶來。我們團的同志,尤其是女同志,喜歡把他們的女兒拉到跟前,說說話,逗一逗,玩一玩。劉少奇、王光美在一旁看著,滿臉微笑,很是開心。相互之間有一種親切感,沒有什么拘束,陪這些首長夫人跳舞,我們都感到自然。江青就不行了!她要么不來,要么一來就是前呼后擁地帶好幾個人。江青在舞會上出現(xiàn)時,頭發(fā)弄得油光水滑的,有時候還要披一件大氅、風衣、呢子大衣什么的。只要江青一來,大家都有一點兒緊張,因為她愛挑刺兒,喜歡挑別人的毛病。舞會上的舞曲,有時是我們團的樂隊演奏的,有時是放留聲機唱片。江青一會兒嫌樂器用得不對,一會兒嫌樂曲不好聽,一會兒又嫌太吵太鬧。她喜歡聽輕柔緩慢的音樂。不能說江青是外行,她當過演員,懂藝術,懂音樂,不是不懂裝懂。但是她太挑剔了,就破壞了舞會的情緒和氣氛?!?/p>
李躍先略帶調(diào)侃地說:張映哲那天在毛主席面前哭得一塌糊涂。周恩來問張映哲:你能不能成為唱毛主席詩詞的專家
1957年,毛澤東致函李淑一:“大作讀畢,感慨系之。開慧所述那一首不好,不要寫了吧。有《游仙》一首為贈。這種游仙,作者自己不在內(nèi),別于古之游仙詩。但詞里有之,如詠七夕之類。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飏直上重霄九。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p>
這首詞便是著名的《蝶戀花·答李淑一》。李淑一是柳直荀烈士的遺孀,同時也是毛澤東夫人楊開慧烈士的生前好友。此前,李淑一曾將懷念丈夫柳直荀的一首詩寄贈毛澤東。
1959年6月1日至7月24日,解放軍第二屆文藝會演在北京舉行。會演中,空政文工團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張映哲,以她那充滿激情的歌喉、富有詩意的情調(diào),演唱了《蝶戀花·答李淑一》。
為這首詞作曲的,是著名音樂家李劫夫。由李劫夫作曲的《歌唱二小放牛郎》、《我們走在大路上》等,被廣大群眾喜愛和熟悉。張映哲與李劫夫原先并不認識,李劫夫譜曲的《蝶戀花·答李淑一》發(fā)表后,張映哲覺得比較適合自己唱,就拿到1959年的全軍會演中唱了,結果一唱而紅。唱紅了,倆人也就認識了。此后,李劫夫經(jīng)常拿新作給張映哲首唱?!段覀冏咴诖舐飞稀肪褪怯蓮堄痴苁壮?,后來改成了合唱:“我們走在大路上,意氣風發(fā)斗志昂揚。毛主席領導革命隊伍,劈荊斬棘奔向前方……”周恩來非常喜歡《我們走在大路上》。1966年,周恩來曾在天安門城樓上打著拍子,親自指揮百萬紅衛(wèi)兵齊聲高唱《我們走在大路上》。
1959年秋,空政文工團指定張映哲到中南海,為毛澤東演唱《蝶戀花·答李淑一》。中南海舞會并不完全是跳舞,中間休息時經(jīng)常穿插演一些小節(jié)目。
那天晚上演出時,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中央領導坐在臺下。張映哲上臺以后,看見毛澤東坐在前排,距離自己僅有幾米,正好面對自己,從來都不“怯場”的她突然感到有一點兒緊張,心咚咚直跳。音樂響起,她努力保持著內(nèi)心的平靜,用深沉渾厚的嗓音唱完了這首歌。歌聲一停,臺下便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張映哲在臺上清楚地看到,毛澤東也在向她鼓掌?!懊飨犖页兜麘倩āご鹄钍缫弧妨?!毛主席向我鼓掌了!”一股暖流涌上了張映哲的心頭,淚水止不住地從她的臉頰流淌下來。
演出結束后,毛澤東長時間地握著張映哲的手,親切地說:“謝謝你,你唱得很好!”張映哲聽了,心情更為激動,喉頭哽咽著,不知說什么好。當時擔任歌舞團分隊長的李躍先也在場,談起張映哲為毛澤東演唱《蝶戀花·答李淑一》的情景,李躍先略帶幾分調(diào)侃地對筆者說:“張映哲那天在毛主席面前哭得一塌糊涂,下來以后還哭!我們想勸一勸,誰勸都不行,還勸不住,老哭!她太激動了?!?/p>
1959年10月,周恩來在建國10周年文藝晚會上觀看了張映哲演唱的《蝶戀花·答李淑一》。1964年全軍第三屆文藝會演,張映哲演唱了《七律二首·送瘟神》:“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
周恩來常在各種場合見到張映哲,對她也就熟悉了。有一天周恩來問張映哲:“小張啊,怎么我聽別人都叫你大姐?”
張映哲撲哧一聲笑了,臉上略帶微紅,答道:“我哪能當大姐!他們看我人高馬大的,都叫我大哲?!贝撕螅芏鱽硪步?jīng)常管張映哲叫“大哲”。
看罷張映哲演唱的《七律二首·送瘟神》,周恩來問張映哲:“大哲啊,我看你毛主席詩詞唱得不錯,你能不能成為唱毛主席詩詞的專家?”
張映哲不好意思地搖搖頭,答道:“總理,我水平低,成不了專家?!?/p>
周恩來笑著鼓勵她:“你學習嘛!”
遵照周恩來的指示,為了更深刻地領會毛澤東詩詞,張映哲加強了學習。閻肅懂得古詩詞,歌詞也寫得好,張映哲經(jīng)常向閻肅請教。閻肅給她講解詩詞,從廣寒宮里的嫦娥、吳剛、玉兔,說到高山、大川;從李白、杜甫、蘇軾、陸游,說到毛澤東、陳毅、郭沫若。閻肅講一段,張映哲就站起來唱一段,找一找感覺。
繼《蝶戀花·答李淑一》、《七律二首·送瘟神》之后,張映哲又先后演唱了為毛澤東詩詞譜寫的許多歌曲。
1960年前后,羅棠因、羅棣因在話劇《以革命的名義》、大型歌舞《革命歷史歌曲表演唱》等劇目中擔任重要角色,先后到蘇聯(lián)、東歐、緬甸訪問演出,加之戀愛結婚,建立小家庭,去中南海的次數(shù)逐漸減少。“文化大革命”開始后,中南海舞會就停止了。羅棠因、羅棣因根紅苗正,本應屬于“紅五類”??墒撬齻z過去跳過的民族舞蹈《劍舞》、《采茶撲蝶》、《春到茶山》、《苗胞婚禮舞》,以及蘇聯(lián)、朝鮮、緬甸舞蹈,在“文革”中被說成是“封資修”;就連小時候曾跳過的《鞭炮舞》,也被說成是“宣揚四舊,宣揚封建迷信”,因此受到了批判。
當時,空政文工團的駐地在燈市東口,離全國婦聯(lián)不遠,僅隔一條馬路。有一天,羅棠因在大街上偶然遇見了康克清??悼饲逡谎劬涂匆娏怂?,羅棠因也愣住了??悼饲迮抡J錯了人,先問了一句:“你是大羅吧?”等確認之后,康克清高興得不得了,就像見到了久別的親人一樣,站在貼滿大標語、大字報的人行道上,和羅棠因說了好一陣子話。臨分別時,康克清和羅棠因還頻頻招手,一步三回頭,戀戀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