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胡索,為罌粟科植物延胡索的干燥根莖。明代以前的藥用延胡索主產于河北、內蒙古、遼寧的交界地域,明代以后逐漸在江、浙一帶栽培使用,至清代后逐漸廢棄野生品,而以浙江栽培的延胡索為地道藥材,成為浙江的著名八味中藥材之一,有“浙八味”(即延胡索、白術、白芍、浙貝母、杭白菊、玄參、筧麥冬、溫郁金等八味中藥材)之稱。
延胡索,又名玄胡索、元胡、元胡索。據《本草綱目》記載,“本名為玄胡索,因避宋真宗諱,故改玄為元也”,后世處方多稱“元胡”。歷代醫(yī)家對延胡索的止痛功效都十分推崇,如《雷公炮炙論》稱:“心痛欲死,速覓延胡”?!侗静菡x》稱:“延胡索,能治內外上下氣血不宣之病,通滯散結,主一切肝胃胸腹諸痛,蓋攻破通導中之沖和品也”?!侗静萸笳妗贩Q:“延胡索,無論是血是氣,積而不散者,服此力能通達,以其性溫,則于氣血能行能暢,味辛則于氣血,能潤能散,所以理一身上下諸痛?!薄侗静菥V目》也認為延胡索“能行血中氣滯,氣中血滯,故專治一身上下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梢娧雍鞯闹雇葱Ч菤v代醫(yī)家所公認的。
延胡索的功效主治
延胡索味辛苦性溫,具有活血行氣止痛的功效,適用于心腹及肢體的各種疼痛,如脘腹脅痛、婦女氣滯血瘀經閉、痛經、腹中腫塊、產后血瘀腹痛以及疝氣作痛、跌打腫痛等癥。
中醫(yī)理論認為:“通則不痛,痛則不通”,意思是說人體中的經絡氣血如果是通暢的,則是健康狀態(tài)就不會出現(xiàn)疼痛的感覺;如果人體感覺到疼痛,則是經絡氣血運行不通暢所造成的,氣運行不通暢所形成的氣滯會引起脹痛感覺,而血行不通暢所形成的血瘀會引起刺痛的感覺,與通暢程度密切相關。延胡索既能入血而活血化瘀,又能入氣而行氣散滯,使氣血通暢從而達到止痛的目的,所以被稱為是“止痛要藥”。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表明,延胡索主要含有20多種生物堿,其中延胡索乙素(四氫巴馬亭)是鎮(zhèn)痛的主要成分,具有明顯的鎮(zhèn)痛作用,并能使肌肉松弛而具有解痙作用。藥理研究還證明,口服延胡索可產生類似嗎啡及可卡因的鎮(zhèn)痛效果,能緩解一般神經痛、頭痛、腰痛、關節(jié)痛、月經痛、腫瘍疼痛等各種疼痛。延胡索還對中腦的網狀結構和下丘腦部位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所以有鎮(zhèn)靜、催眠、抗驚厥等效果。由于延胡索為罌粟科植物,又有較好的止痛作用,有人稱其為“中藥嗎啡”。
延胡索配伍應用
1.延胡索與香附配伍,具有行氣活血,通經止痛的功效。延胡索以活血為主,兼能行氣而止痛;香附以行氣為主,兼能疏肝調經而止痛,兩者相配行氣活血的作用增強,對氣滯血瘀所致的婦女痛經或經期腹痛有明顯的治療效果。
2.延胡索與川芎配伍,具有活血行氣止痛的功效。延胡索辛散溫通,既走血分又走氣分,善于活血行氣;川芎亦辛散溫通,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被稱為血中氣藥,兩者相互為用,活血行氣止痛的作用明顯增強,適用于血瘀所致的各種疼痛。
3.延胡索與桂枝配伍,具有活血通絡止痛的功效。延胡索活血行氣止痛,桂枝溫能經脈,兩者相配活血行氣,溫經通脈,適用于寒凝血滯所致的痛經及肢體疼痛。
延胡索小驗方
1.延胡索、川楝子兩味藥,按1∶1的比例配制,研為細末,每次服用9克,用黃酒或溫開水送服。具有疏肝行氣,活血止痛的功效,適用于寒凝氣滯血瘀所致的胃脘胸脅疼痛、疝氣疼痛、婦女經行腹痛等各種痛證。
2.延胡索、當歸各15克,白芍10克,川芎5克,具有養(yǎng)血和血,活血止痛的功效,適用于婦女痛經,經來不暢,伴有瘀塊者。
3.延胡索15克,川楝子、烏藥、小茴香各10克,水煎服。具有行氣止痛的功效,適用疝氣腫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