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有關(guān)自然的故事。一天又一天,炎炎烈日將茫茫大漠炙烤得干燥無比。大地微曦,一群小甲殼蟲從沙漠底部的家中出發(fā)了。隨著它們的爬動,仿佛看得見它們腳底下騰起的灼熱的青煙。終于,它們來到了這個沙丘的制高處。只見它們一個個倒立起來,并列著,形成了一大排。這時,它們光滑的背甲全部對準了同一個方向。
它們用這種奇怪的姿勢在做什么呢?這樣倒立著難道就不累?這時,有陣陣的清風吹向它們的背部。小甲殼蟲長時間一動不動,宛然老僧入定般。抑或它們是在以這種姿勢讓這涼爽的清風帶走堆積在體內(nèi)的酷熱?
時間一點一點過去,奇妙的是它們的背甲上竟然凝起了水珠。風緩緩地、軟軟地、悄悄地吹來,那水珠越聚越大。終于,水珠變成了一顆水滴。水滴慢慢在甲殼蟲的背上掛不住了,開始緩緩向下流淌。水滴流過小蟲的脖子,流過小蟲的腦袋,流過了它的鼻子,最后,水滴流進了小蟲的嘴巴……
原來,它們以光滑的背部向著晨風,是讓背部成為吸納晨風中那些微濕潤的板塊;倒立著,是為了能夠盡享那一滴賴以維系一天生命的甘露。
生命的個體不在大小,只要擁有一種精神,再小的生命也會讓人感到不凡與可敬!
是的,大漠中的甲殼蟲只是如沙粒塵埃一般,然而,由于它們始終滿懷著對一滴水的憧憬和期冀,于是便在世界中開創(chuàng)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在大自然中亮出了自己的一處風景。一滴水能反射出太陽的光芒,一滴水也能映照出世上一切生命的灰暗與璀璨。只要不干涸自己的思維與意志,我們的人生就不難有輝煌燦爛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