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年76歲的巴菲特出生于經(jīng)紀人世家。1950年,24歲的巴菲特失學(xué)后回到家鄉(xiāng)奧馬哈小鎮(zhèn)。奧馬哈當(dāng)時是美國中西部經(jīng)紀人與投資商的聚集地,巴菲特在這里聽到了許許多多關(guān)于創(chuàng)富與聚財?shù)膫髌婀适?,這些故事被巴菲特稱為“奧馬哈故事”。從那時起,這個被哈佛大學(xué)拒之門外的天才在美國翻云覆雨的金融、資本與股市中幾乎沒有失過手。成為一個神話。
在巴菲特的“奧馬哈故事”中,他銘記最深的是“‘三個一’故事”,即“一美元一輛轎車”、“一里拉一個雞蛋”與“一英鎊一座豪宅”的財智哲理故事。
一美元一輛轎車
1948年初,美國的一家報紙曾刊登了這樣一則廣告:“一美元購買一輛豪華轎車?!?/p>
哈利看到這則廣告時半信半疑:“今天不是愚人節(jié)啊!”但是。他還是揣著一美元,按著報紙上提供的地址找去了。
在一棟非常漂亮的別墅前面,哈利敲開了門。
一位高貴的少婦為他打開門,問明來意后,少婦把哈利領(lǐng)到車庫里,指著一輛嶄新的豪華轎車說:“喏,就是它?!?/p>
哈利腦子里閃過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是壞車!”于是他問道:“太太,我可以試試車嗎?”“當(dāng)然可以!”
哈利開著車兜了一圈,一切正常。
“這輛轎車不是贓物吧?”哈利要求驗看車照,少婦拿給他看了。
于是,哈利付了一美元。
當(dāng)他開車要離開的時候,仍百思不得其解;“太太。您能告訴我這是為什么嗎?”
少婦嘆了一口氣,說:“唉,實話跟您說吧,這是我丈夫的遺物。他把所有的遺產(chǎn)都留給了我,只有這輛轎車是屬于他那個情婦的。但是,他在遺囑里把這輛車的拍賣權(quán)交給了我,所賣款項交給他的情婦——于是,我決定賣掉它,一美元即可?!?/p>
哈利恍然大悟,開著轎車高高興興地回家了。路上。哈利碰到了他的朋友湯姆。湯姆好奇地問起轎車的來歷。等哈利說完。湯姆一下子癱倒在地:“啊,上帝!一周前我就看到這則廣告了!”
財智哲理:什么事都有可能發(fā)生。那些連奇跡都不敢相信的人,怎么能獲得奇跡的財富呢?!
一里拉一個雞蛋
在上世紀50年代,東方美味粥是意大利人的流行食品,在羅馬拉脫維亞大街有兩家賣粥的小店,每天的顧客相差不多,都是川流不息,人進人出的。然而晚上結(jié)算的時候,左邊這家店總是比右邊那家多出百十里拉。天天如此。
于是,我走進了右邊那家粥店。
服務(wù)小姐微笑著把我迎進去,給我盛好一碗粥后,問我:“加不加雞蛋?”我說加。于是,她給我加了一個雞蛋。
每進來一個顧客,服務(wù)員都要問一句:“加不加雞蛋?”有說加的。也有說不加的,大概各占一半。
隨后,我又走進左邊那家小店。
服務(wù)小姐同樣微笑著把我迎進去,給我盛好一碗粥,問我:“加一個雞蛋,還是加兩個雞蛋?”我笑了。說:“加一個?!?/p>
再進來顧客時,服務(wù)員仍然會問:“加一個雞蛋。還是加兩個雞蛋?”愛吃雞蛋的就要求加兩個:不愛吃的就要求加一個,也有要求不加的,但是很少。
一天下來,左邊這家小店就要比右邊那家多賣出很多雞蛋,
財智哲理:給別人留有余地,更要為自己爭取盡可能大的領(lǐng)地。只有這樣。才會于不聲不響的財富賺取中獲勝。
一英鎊一座豪宅
這是發(fā)生在英國的一個真實的財富故事。
有位孤獨的老人,無兒無女又體弱多病,他決定搬到養(yǎng)老院去。于是,他宣布出售所住的那座豪華住宅,購買者聞訊蜂擁而至。住宅底價是8萬英鎊。但人們很快就將它炒到了10萬英鎊,而且價錢還在不斷攀升。
老人深陷在沙發(fā)里,滿目憂郁。是的,要不是身體的原因,他是不會賣掉這棟陪他度過大半生的豪宅的。
這時,一個衣著樸素的年青人來到老人的面前。他彎下腰。低聲地說:“先生,我也很想買這棟住宅,可是我只有1英鎊。但是,如果您把住宅賣給我,我保證會讓您依舊生活在這里,和我一起喝茶、讀報、散步,天天都快快樂樂的——相信我,我會用整顆心來孝敬您、照顧您!”
老人頷首微笑,立刻把住宅以1英鎊的價錢賣給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