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兒子政政放學一回家,就把書包甩在了沙發(fā)上,神情憤恨又有些情緒失落地說:“邱老師越來越差勁了,l不關心學生,課講得也越來越差。這數(shù)學,我是學不好了!”
政政上小學四年級,他口中的邱老師,是位教數(shù)學的女教師,40多歲,多次被區(qū)里評為優(yōu)秀教師,教學水平高,也關心愛護學生。政政的評價,與我所知道的事實完全不符。我有些不解地對政政說:“邱老師有你說得那么差嗎?是你自己有問題吧?你該好好找一下自己的錯誤,先想清楚自己哪里不對!”
沒想到,政政一聽這話竟哇的一聲哭了出來,并指著我有些歇斯底里地說:“你和邱老師是一伙的,合伙整我。我再也不上數(shù)學課、不見邱老師了!”說完,政政跑進了他自己的房間,“啪”地把門鎖上了。
這時,我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近一年來,政政就曾多次對我說他不喜歡邱老師,甚至說邱老師水平很低。我總是開導政政說:“政政,做人從小就要謙虛,同學之間都不要說哪個同學比你差,更不要說哪個老師水平低。你I不喜歡邱老師是不對的,學生應該愛老師、尊敬老師……”
顯然,政政并沒有把我說的話聽進去。他對邱老師的抵觸情緒卻愈演愈烈,終于發(fā)展到了今天這個地步。
I
他和邱老師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
我從沙發(fā)上拿起政政的書包,翻出了他剛剛考完的數(shù)學試卷,上面錯得一塌糊涂,慘不忍睹。一氣之下,我真l想撞開政政的房門,把他拖出來打一頓??晌易罱K還是忍住了?;叵肫鹞疑铣踔械臅r候,那時候我曾特別討厭歷史l老師,別的課程我都學得不錯,就是在別的學生看來最簡單的歷史課我總也學不好,好像故意在跟那個老師較勁l兒似的。政政是不是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這完全是政政的責任嗎?邱老師會不會也有做得不對的地方?
與孩子溝通,走出正確的第一步
我決定與政政好好談一次。我敲響了他的房門,并大聲說:“政政,剛才怪我,沒好好和你談。我跟別的家長聊天,別的家長也說過邱老師有許多不好的地方??磥礤e的不一定是你,你能出來一下,咱們好好聊聊嗎?看看邱老師到底哪里不好了?”果然,政政打開了房門。
無意之間,我走出了引導孩子的正確一步,那就是:當孩子對老師有了抵觸情緒時,不要一味責怪孩子,而要傾聽他的不滿,分析原因所在。
我問政政:“你以前數(shù)學成績不錯啊,怎么現(xiàn)在退步了?是不是與你討厭邱老師有關系?你為什么討厭她7”
政政說,一年前數(shù)學課換成了邱老師教他們,她剛來時進行了一次考試??荚嚂r,一位同學想抄政政的試卷,被政政拒絕了。但邱老師沒看到別人的小動作,卻看到了政政與同學說話,于是狠狠地批評了政政。政政被冤枉了,又不愿“出賣”同學,覺得委屈的他從此就“恨”上了邱老師,而邱老師好像對他也有了成見,她提問的時候,即使是政政最先舉手,她也讓別的同學回答;她與其他的同學說話時和言悅色,對政政卻總是表情嚴肅……于是,政政在數(shù)學課上做得小動作越來越多,邱老師對他的批評也越來越嚴厲。
我問政政:“你為什么要在數(shù)學課上故意做小動作,故意氣老師?你故意氣她,她當然對你不好呀!”
政政又委屈得要掉下淚來,說:“我不是要氣她,我只是想引起她的注意。我是個好學生,為什么她只對別人好不對我好?我只是想讓她注意我,關心我!”
哦,孩子終究是孩子!原來政政的想法和行為是如此簡單而樸素。由于邱老師對他的一次誤解,他就“恨”上了邱老師。從此邱老師做的一切,在他看來都是對他的成見與忽視。在我看來,已教過兩千多名學生的邱老師,當然不會故意與政政斗氣。如果說邱老師有什么失誤的話,只能是她忽視了與政政的溝通。
要讓孩子和老師間也進行順暢的溝通
于是,我對政政說:“政政,媽媽相信你是個好學生。邱老師有她不足的地方,她沒有給你足夠的關心。但你想想,她教兩個班,那么多學生,她還有自己的孩子、父母,她哪有精力去特別注意你、特別關心你?你有沒有主動表現(xiàn)得好一些,主動去跟她交流呢?政政,你年齡雖然小,但你總會長大,會成為一個男子漢的!不要那么小氣,邱老師對你是有過誤解,但已經(jīng)過去一年了;你比她兒子的年齡還小,她不會跟你斗氣的,更不會故意整你。你取得一點兒進步,估計她比我還高興。你主動點兒,表現(xiàn)得好一些。當然,她也有失誤,我要給她打電話,讓她多跟你交流。你同不同意我給她打電話呢?”
猶豫了一下,政政說:“打吧,讓她知道自己有錯誤?!毕肓讼?。他又說:“當然啦。我也會先表現(xiàn)得好一點兒,主動跟她交流交流的……”
事后,我給邱老師打了電話。我對邱老師說:“邱老師,最近政政有些貪玩兒,成績有些下滑。其實他挺上進的。我有個請求,您能不能在課堂上多向他提問一些?多表揚表揚他以增強他的信心?有時間的話,也請你跟他聊聊,看看他問題出在了哪兒。這個年齡的孩子,有時已經(jīng)不愿聽家長的了,但最聽老師的。您看這樣行不行,我也加強對他的教育,我們一起解決他的成績下滑問題!”邱老師爽快地答應了。
我走出了正確的第二步:或者說服孩子,或者說服老師,或者二者同時說服,反正,要讓孩子和老師間進行足夠的交流、溝通。
兩個月后,政政對我說:“現(xiàn)在我發(fā)現(xiàn)邱老師沒那么壞,我找她聊天,她從沒拒絕過。她對我的提問也多了。我這次考試成績好了,她還表揚了我……”我接過他的話頭說:“邱老師表揚你,我也要表揚你,還要給你獎勵!”
這是我的第三步。
孩子喜歡一個老師或不喜歡一個老師,都是正常的事情。但如果孩子對一個老師有了強烈的抵觸情緒,問題就有點兒嚴重了,不但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還會影響孩子的心理成長。怎么辦?一個最基本的出發(fā)點是,要堅信老師與孩子之間不可能有實質的利益沖突,不可能有實質的矛盾。在這個判斷的基礎上,第一,傾聽孩子的心聲,讓他發(fā)泄,讓他說出前因后果;第二,要跟孩子講道理,必要時家長要跟老師溝通。最終形成孩子與老師間的正常交流;第三,當孩子明白了一些道理,取得了一些進步時,要及時地給他一定的表揚和鼓勵。
在這樣的過程中,不但能解決具體問題,對孩子在心理、性格上的健康成長也大有益處……
責 編 王 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