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從4歲起開始學鋼琴、8歲起學長笛、17歲就離家遠赴俄國學習美聲唱法,六年半學成后回國
★她第一次參加CCTV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就獲得了美聲唱法第二名的角績
★她的成才和成功與中俄兩國中兩位“媽媽”(一位是生身的中國媽媽:一位是俄羅斯“媽媽”)的培育息息相關(guān),這也是中俄人民友好情誼的最好見證
★她在“青歌賽”唱法比賽環(huán)節(jié)上,所有評委給出的分數(shù)無一例外地都集中在98分以上,幾乎沒有分差,這種現(xiàn)象非常少見
★她是在“青歌賽”上第一位有粉絲團——“妮粉團”的選手
★她被閻肅老先生贊譽為從黑龍江飛出的一只“金百靈”:殷秀梅說,中國美聲界二十年也出不了一個像張妮這么優(yōu)秀的人才
2008年4月27日,歷時四十多天的第十三屆CCTV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以下簡稱“青歌賽”)在盛大的頒獎晚會之后終于落下了帷幕。這個僅比“春晚”晚“出生”一年的賽事,如今已經(jīng)成為一項名副其實的“中國頂級音樂賽事”,已經(jīng)成為賽期那段時間里熒屏上最能吸引人們眼球的節(jié)目,成為了人們每晚必定要分享的一席超級音樂盛宴。本屆大賽為了給北京奧運會讓路而提前約半年于3月16日開賽以來,筆者也毫無例外地成為這一時段的“發(fā)燒友”——場場不落地關(guān)注著每一場比賽、每一個細節(jié)。
當賽事進行到美聲唱法個人單項比賽階段時,人們不約而同地發(fā)現(xiàn)了由黑龍江電視臺選送的張妮,一路過關(guān)斬將,以全國總分第一的佳績從預賽、半決賽一直殺人了決賽,初出茅廬的她猶如一匹黑馬,讓人們不由得眼前一亮!4月9日晚,在經(jīng)歷了四天的激烈角逐之后,張妮仍然表現(xiàn)出色,以總成績198.04的高分獲得了美聲唱法個人單項比賽銀獎(全國第二名)。這是黑龍江省在“青歌賽”美聲唱法單項決賽中近十年來取得的最好成績,這個銀獎更為黑龍江省代表團增了輝,添了彩,這也是我們黑龍江人的驕傲。同為家鄉(xiāng)人的筆者,情不自禁地對她產(chǎn)生了一種親近感和自豪感,也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了要設(shè)法采訪她的沖動。
機會終于來了,賽后不久,一個偶然的機會,筆者聽一位也是從事教授聲樂的王曉莉老師說,張妮是她的一個老朋友的女兒。我立即請求王老師幫忙聯(lián)系好了時間、地點,過了兩天,我們就來到了張妮的家。
一見面,張妮的母親鄒慧萍從王老師的介紹中得知筆者是《家庭生活指南》雜志的記者后??烊丝煺Z的她立即興高采烈地說:“哎喲媽呀,鬧了半天是《家庭生活指南》雜志的記者來采訪啊,原來我們還有點兒不大想讓你們采訪呢,因為有很多人要來采訪的。大部分我們都已經(jīng)委婉拒絕了。要是早知道是這樣,我們早就同意了。”筆者忙問其故,她回答說:“說起來,我們還是貴刊的熱心讀者呢!因為十幾年前我們就訂閱貴刊了,覺得這本雜志的內(nèi)容十分豐富,全家人都很愛看。這本雜志的可讀性、知識性和實用性都挺強啊!”這時,張妮也插話說:“我也想起來了,小時候我也讀過,我也喜歡?!甭牬搜裕P者十分高興地說:“看起來,我們是挺有緣分的,編者和讀者本來就應該是一家人啊!”在場的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開懷大笑起來。
雖然筆者與張家一家人尚屬初識,但是,這段真摯而又熱烈的攀談,無形中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仿佛早已是多年的老朋友了,接下來的采訪自然而然地變得十分輕松而又隨意,就像是久別重逢的老朋友。在一起嘮家常、聊閑天一般。
父母慧眼識真珠,定向引導涉樂壇
采訪先從張妮的母親開始。當筆者問道:“張妮小小年紀怎么就涉足美聲唱法——,這種對于許多人來說是個十分難學的高深藝術(shù)領(lǐng)域呢?她怎么會有如此深厚的造詣呢?”張母說:“我也沒有想到我閨女能出息成這樣,當年送她出國去俄羅斯學美聲時,想法很簡單,就是希望她將來能‘混口飯吃’?!惫P者又問:“據(jù)有些專業(yè)人士分析,像張妮現(xiàn)在具備的這種美聲功底,沒有十幾年、二十幾年的工夫是不可能的。據(jù)了解,張妮在俄羅斯只學了六年半,那么,她在出國前就沒有任何基礎(chǔ)么?”張母說:“哪怎么可能呢!要說她成才的經(jīng)歷還真得從她小時候說起……”接著,她便如數(shù)家珍般地將一些往事向我們娓娓道來——
1982年出生的張妮從小就生活在業(yè)余音樂世家里——在哈爾濱游樂園工作的母親和在城管部門工作的父親都是音樂愛好者,唱歌是他們夫妻倆的共同愛好,他們夫妻倆也經(jīng)常參加一些演唱會或是匯演之類的演出。在家里,他們也經(jīng)常練習歌唱。
張妮從小就活潑好動,性格外向,也許是受了遺傳基因的影響,也許是在家里受了父母經(jīng)常練聲的熏陶,她的嗓子好像天生的就十分清脆、明亮,而且從小就喜歡唱歌,喜歡表演。在張妮3歲多一點兒的時候,有一天,父母帶著她去參加一個婚禮,在朋友的邀請下,張妮為大家演唱了一首歌曲,其后婚禮即將結(jié)束,當人們起身準備離席之際,張妮不高興了,她帶著哭腔大吵大嚷起來:“怎么這就完了?不行,我還沒唱夠呢!”在她的意識里卻是:“必須我唱完了才能算完。”她的話音剛落。就把大家全都逗樂了,好多人都說:“這小姑娘真行,不僅歌唱得好,表演欲望還挺強,快,快,再讓她唱幾首,真是個唱歌的好苗子啊!”還有幾次,父母帶她去朋友家里參加聚會,有的人知道她喜歡唱歌,就提議讓她唱歌,她是每請必唱,而且是一口氣連續(xù)唱好幾首,她邊唱邊跳,聲情并茂,從不怯場。
張母發(fā)現(xiàn)張妮不僅很有音樂天賦,而且對演唱和表演都懷有十分濃厚的興趣,小張妮從3歲時就很有音樂天分,別人在她面前唱歌,只要唱一遍她就能記住,并且就會唱了:她5歲時就能站在鋼琴邊和著母親的鋼琴伴奏唱歌,而且唱得十分投入、準確無誤,儼然是個音樂小神童。張母想起了一位名人曾經(jīng)說過的一句名言:“興趣和天分是成功的鑰匙?!彼J為,要想讓孩子成才,就要按她的興趣及天分表現(xiàn)定向培養(yǎng),還必須從小抓起。于是,她省吃儉用地攢錢買了臺鋼琴,并從張妮4歲起就經(jīng)常背著張妮,風塵仆仆地趕往鋼琴老師于興明的家里學習鋼琴。
張妮涉足美聲唱法的圣殿是源于一個偶然機會的啟示——那是1998年,在她還是個高中生的時候,哈爾濱電視臺搞了一場中學生歌詠比賽,張妮受學校的選送參加了這場比賽。她當時唱的是一首流行歌曲。她唱完后,有的評委說:“你的聲音很好,很適合唱美聲,我建議你今后能在這方面嘗試一下?!编u慧萍當時也在場,評委的夸獎和點撥讓她發(fā)現(xiàn)了張妮在美聲方面的潛質(zhì),母女倆的心又活了。于是,母女倆一商量,就下決心定向要專攻美聲。經(jīng)人介紹,她們找到了哈爾濱歌劇院的王曉晨老師,跟他學了將近一年的美聲。
為了讓張妮在美聲藝術(shù)領(lǐng)域能有更加長遠、、更加純正的造詣,鄒慧萍與丈夫張興昌商量,決定不惜一切代價也要送女兒出國深造。經(jīng)過多方聯(lián)系,于2000年終于成功地辦好了張妮前往俄羅斯圣彼得堡國立音樂學院歌劇表演系留學的所有手續(xù)。
兩位媽媽辛勤培育,見證中俄深遠情誼
張妮赴俄羅斯留學時年僅17周歲,從哈爾濱到俄羅斯的圣彼得堡坐火車要六七天之久,按理說,起碼應該有大人陪伴比較好些??墒?。按當時張家經(jīng)濟上并不十分富裕的狀況看,為了籌足送張妮出國留學所需的費用,他們不僅變賣了房產(chǎn),而且還欠了別人很大的一筆債,夫妻倆還得在哈爾濱拼死拼活地苦干才行,根本不可能再搭上一兩個人的旅途花銷和時間。因此,張妮只能是一個人去俄羅斯了。但是,對于放張妮“單飛”,鄒慧萍卻并不擔心。她反而十分放心。用她的話來說就是:“我家張妮不論一個人走到哪里我都不擔心。我相信她有很強的自立能力,別看我家就她這么一個孩子,又是女孩兒,可是,對她我們從來就不嬌慣,在她很小的時候我就注重培養(yǎng)她的自立能力。她也很爭氣,從小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從不讓大人包辦代替,三四歲時她就能自己洗襪子、手套、手帕,有時還自己洗比較大一點兒的衣服呢!到了十來歲時,有時我和她爸因工作忙回來晚了,她就自己做飯吃,天長日久,她還真成了一把理家的好手了,什么活都會干,她還能炒一手好菜呢!因此,我很相信她的自立能力,十分放心。”接著她又說:“你還別說,我們這么鍛煉她,對她日后在俄羅斯的生活還真是起了大作用。要知道,一個人在國外生活、學習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特別是對于一個才十幾歲的孩子來說就更其艱難。我認為,一個人如果沒有很強的生存能力和自立能力根本不行,特別是在國外,不能自立的人根本呆不了。從后來發(fā)生的一些事情來看正是這樣,由于在國外留學,尤其是學習美聲特別費錢,每個月我們都得給她寄一大筆錢,但是,我們也有錢不湊手的時候,有時她的花銷打不開點兒了,她就自力更生。悄悄地做起了小生意。她拿出了自己的‘絕活’——包一些中國大包子去賣,有時還炒幾個菜出售,由于她做得好吃,很受歡迎,也確實解決了不少不時之需呢!這些事情,我是后來才知道的,當時她還瞞著我和她爸爸呢!我很相信這個理兒——磨難出英才?!?/p>
張妮在圣彼得堡國立音樂學院歌劇表演系入學后,師從于該院的一位著名的女教授阿勒辛奇耶娃·尼古拉耶夫娜。說起這位俄國老師,張妮興高采烈地談起了她們之間的一些情感故事——
張妮拜在尼古拉耶夫娜的門下之后,很快就發(fā)現(xiàn)這位老師的心地特別善良,她看自己的眼神總是那么親切,有點兒像自己在家時母親看自己的眼神。有一天,她就大著膽子對老師說:“老師。您的年齡和我的媽媽一樣大,您的笑容和眼神也特別像我的媽媽?!崩蠋熓珠_心地笑著說:“是么?那就太好了,那么,今后你就當我也是你的媽媽好了?!睆拇?,她們之間的關(guān)系比以前更加親近了,真是情同母女。這位“洋媽媽”總是無微不至地關(guān)懷著張妮。張妮剛到俄羅斯的頭一年由于語言障礙,老師講的內(nèi)容有時聽不懂,“洋媽媽”就十分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反復講解,連說帶比劃地講,直到張妮聽懂為止。張妮患有過敏性鼻炎。每逢花開時節(jié)就會復發(fā)。見張妮十分難受的樣子,“洋媽媽”也急在心里,她立即催促張妮跟隨她去醫(yī)院診治。從醫(yī)院回來,還不厭其煩地一遍遍地叮囑張妮吃藥、休息,就像一位母親在悉心照料自己心愛的女兒。每逢節(jié)日,“洋媽媽”都會把張妮領(lǐng)回家里和全家人一起過節(jié)。平時,她還經(jīng)常把一些好吃好喝的帶到學院來送給張妮吃。張妮在校期間有幾次參加聲樂比賽,去報名時,“洋媽媽”自始至終陪伴左右。在填寫一些表格時,由于那些表格十分復雜,還必須全部用俄語填寫,張妮有些力不從心,“洋媽媽”就親自為她填寫。在比賽前,“洋媽媽”連續(xù)多日給張妮“開小灶”單獨輔導,按理說,這種額外的輔導是該收費的,可是“洋媽媽”從來不收張妮一分錢。張妮一提費用問題,“洋媽媽”就生氣地說:“再提錢的事情,我就生氣了,就不認你這個女兒了,哪有母女之間還要收費的。”就這樣,她們就像一家人那樣,在一起共同生活、學習了六年半,雖非母女卻勝似母女。
在中國和俄國這兩位媽媽的精心關(guān)愛下,張妮的學習勁頭更加十足了,特別是從大二以后,她越來越刻苦了,她說:“我覺得唱歌是件十分快樂的事情,是一種能讓我最愉快的事情,我從來沒有覺得它有多苦、多累。在別人去玩或是休息的時候,我一般都在練歌房里練歌呢!”她知道在國外學習的緊迫性,抓緊一切時間刻苦鉆研,有時走路、乘車的那點兒時間她都用來看樂譜、背歌詞、分析作品,努力地參悟作品的內(nèi)涵和精髓。
張妮的表現(xiàn)沒有令父母失望,也很能給她的“洋媽媽”“壯臉”,從進入圣彼得堡國立音樂學院到畢業(yè),她的成績一直在所有的中國留學生中名列前茅,幾乎全是五分(該校實行五分制),2007年畢業(yè)時,她還以優(yōu)異成績獲得了碩士學位。盡管女兒十分優(yōu)秀,也很讓人省心,但她畢竟是個孩子,又是個獨生女,要說鄒慧萍夫婦不惦記那是不可能的事,但是。他們從不向張妮訴說這種思念之苦,也從不訴說家中的困難和閑事,在每周一次的通話時間里,說得最多的就是叮囑張妮好好學習,讓她安心,別惦記家里。
每逢回國探親的那一段假期來臨,張妮回到家里后,鄒慧萍都會抓緊這段時間,經(jīng)常帶女兒去會見一些在國內(nèi)較有影響、在美聲領(lǐng)域造詣頗深的老師們,為的是讓這些老師幫助自己把 把關(guān),讓女兒當場展示一下已經(jīng)學得的技藝是否合乎 要求。有一次,一位與鄒慧萍從小就在一起的老朋友——已是沈陽音樂學院教授的曲歌先生,在聽了張妮的演唱之后,曲教授毫不留情地給張妮指出了一些不太理想的地方,甚至是挑出了一些毛病,教授的嚴厲批評令張妮羞愧難當、涕泗齊下。鄒慧萍心里十分清醒,她知道,這是老朋友的關(guān)愛,是負責任的精神,對張妮來說也是一種激勵。過后,她對女兒進行了耐心地引導。她說:“要學就要學好,就要狠下功夫,咱們出國留學為的是啥?不就是為了把美聲唱法的技藝全部都學回來嗎?我們把房子都賣了,不就是為了供你學習,讓你成才的么!”鄒慧萍很懂得教育方法,她說:“老話說得好:‘子不教,父之過:女不教。母之過?!煤⒆硬皇谴虺鰜淼?,是教出來、夸出來的?!庇袝r,張妮的展示得到了行家的認可和贊許,夫婦倆就會不失時機地為她喝彩、對她贊賞一番。不斷地鼓勵、激勵張妮再接再厲,“更上一層樓”。
在畢業(yè)前張妮參加的“2007年第十三屆柴可夫斯基國際聲樂比賽”中,當她唱完了參賽歌曲之后,全場觀眾不約而同地起立向她報以長達十幾分鐘的熱烈掌聲。這在國際比賽中是十分罕見的。在本屆比賽中,她榮獲了最高獎——榮譽獎。嶄露頭角“金百靈”,一鳴驚人成明星
在本屆“青歌賽”美聲唱法中,張妮被稱為本屆大賽上出現(xiàn)的一匹“黑馬”。一路領(lǐng)先殺進決賽。在團體賽決賽中,她還獲得了總分98.98的好成績,在歌唱環(huán)節(jié)獲得了全國第一名,各種唱法綜合評分排在第二名。
在4月9日晚比賽的第一輪演唱中,張妮以一首俄羅斯作品《搖籃曲》獲得了99.06的高分,但在隨后的文化知識考核中,她的發(fā)揮不理想,出現(xiàn)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失誤,僅僅得了0.2分,而在第一輪演唱中緊隨其后的另一選手在這一輪考核中卻得了0.98的高分,從而將張妮擠下了全國第一的“寶座”,失去了奪取金獎的機會,最后竟以微小的差距屈居第二,獲得了銀獎。但是,這已是黑龍江省在“青歌賽”上獲得的個人單項最高獎項了,這個成績?yōu)楹邶埥榧亦l(xiāng)人贏得了可喜的榮譽。她也成了“青歌賽”上第一個有粉絲團——“妮粉團”的選手。
在電視機前一直細心關(guān)注本屆大賽的人都會清晰地記得,從4月6日開始,“青歌賽”正式進入個人單項比賽階段,而第一個賽程就是美聲唱法的個人單項比賽,張妮因為在團體賽中以悠揚的歌喉和超群的表現(xiàn),總分名次一直高居所有美聲唱法參賽選手的第一名的位置,不僅為黑龍江省團體總分“加分”出了大力,而且給大賽的評委們以及觀眾們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20晉12、12晉9時,她都是排名第一。她的出色表現(xiàn)贏得了評委們的高度贊揚:迪里拜爾稱贊她是三種唱法(民族、美聲、流行)中表現(xiàn)最好的選手:殷秀梅說,中國美聲界二十年也出不了一個像張妮這么優(yōu)秀的人才;閻肅說:“本屆大賽是歷屆‘青歌賽’中美聲唱法水平最高的一次。我非常慶幸看到黑龍江賽區(qū)飛出張妮這只‘金百靈’,感謝張妮把以往只能在音樂廳、歌劇院聽到的美妙歌聲送進千家萬戶?!?/p>
在此后這四天的個人單項比賽中,人們不難發(fā)現(xiàn),小小年紀的張妮表現(xiàn)得更加穩(wěn)健從容,每一場晉級比賽中幾乎毫無懸念,她的成績一直遙遙領(lǐng)先高居榜首。許多專業(yè)人士都說,這些進入個人單項賽的選手,都是在團體賽中總分排在前30名的,可以說,他們的實力不相上下,都很強。而張妮在第一輪兩天的比賽中輕松過關(guān),順利地進入了前20名。比賽中由于評委一直倡導美聲唱法歌手要唱中國歌,近幾年一直在國外學習的張妮以一曲中國歌《祖國啊,我一定要回去》,再次贏得了現(xiàn)場評委們的一致好評,獲得了98.90的高分。在第三天的比賽中,張妮仍然選擇了自己在團體賽中演唱的威爾第的曲目《埃爾南尼。我們逃走吧》,再度獲得高分,有的評委說:“在演唱這個選段時,張妮的表現(xiàn)特別棒,所有評委給出的分數(shù)無一例外地都集中在98分以上,幾乎沒有分差,這種現(xiàn)象非常少見,”在4月9日進行的最后一天三輪比賽可謂驚心動魄,因為這是金銀銅獎的爭奪戰(zhàn),經(jīng)過三輪的較量,張妮先是以一曲柴可夫斯基的《搖籃曲》震撼四座,評委們再一次打出了全場最高分:99.06;在隨后的第二輪文化知識考核的9晉6的角逐中,張妮略有失誤,總分暫列第二;在最后一輪的金銀銅獎的沖刺中,張妮最終以總分198.04,以與第一名十分微小的分差,屈居第二名,獲得了銀獎。
當問及參加“青歌賽”給自己帶來的改變以及她今后的打算時,張妮激動地對筆者說:“前些天、空政、軍藝等五六家藝術(shù)院團都來找過我,但是,我并不想過早地做出選擇,就想多參加一些比賽和演出。以便更好地歷煉自己。我第一次在國內(nèi)參加這么高規(guī)格的賽事,能夠獲得銀獎我已經(jīng)很高興了,而且我很感謝觀眾給了我登上“青歌賽”舞臺的機會,并且能在近萬名選手中成為‘最受觀眾喜愛的選手’之一,我很感動了,是觀眾善良的支持和鼓勵。為我增添了更大的動力。雖然這次比賽留下了遺憾,但是,我不會辜負觀眾的關(guān)懷和支持的,我會更堅實地向前走下去的!”
在發(fā)稿前,從北京傳來消息,8月13日“和諧世界北京系列演唱會”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在這個不僅是今年世界最高規(guī)格的音樂會,而且是北京奧運會期間最盛大的音樂盛事上,張妮有幸被邀請與“新世界三大男高音”同臺演出。她演唱的《我愛你,中國》贏得了全場長時間雷鳴般的掌聲。她的完美表現(xiàn)再次贏得好評、唱響樂壇。
我們衷心地祝愿“金百靈”張妮能夠越唱越好、越飛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