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場真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70分)
三個人走進商店。一個人買了一瓶果汁,說:“我喜歡甜的。”一個人買了一杯咖啡,說:“我就喜歡這又苦又甜的滋味。”還有一個人買了一瓶礦泉水,說:“我喜歡淡淡的礦泉水?!?/p>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gòu)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點撥】
今年福建高考作文題是一道新材料作文,且是繼2005年之后又一次將分值提高到70分的文題。所謂“新材料作文”,依據(jù)教育部國家考試中心余聞先生的說法,這是一種“以給材料但不給話題,在材料范圍內(nèi)自主確定角度、立意、文體、標題為特征”的命題形式;它“把話題作文中的‘話題’與‘材料’的功用都集中到‘材料’身上。‘材料’與‘題目’(包括標題和話題)相比,‘材料’更貼近生活的原型,讓審題不是從‘題目’出發(fā),而是從‘材料’出發(fā)”;“考生的作文在材料含意范圍之內(nèi)就符合題意,在材料含意范圍之外就偏離題意”。由此看來,新材料作文寫作的關(guān)鍵點是“讀透”、“揣摩”、“想深”,不能就事論事,即要讀懂材料中隱含的意思,揣摩話題的題外之意,深挖內(nèi)涵,正確揭示寓意。
本題材料中提到了三種味道:果汁是甜的,咖啡是苦且甜的,白開水是無味的。在題目中這三種意象并置,無論選擇哪種飲料,你的選擇體現(xiàn)出的就是你的人生態(tài)度。甜,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美好、享受、安逸、知足;苦且甜,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奮斗與幸福、汗水與成功、生活中的美好場景與感受;無味,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超然平淡的生活觀。孟子曰:“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聲也,有同聽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所謂“口之于味有同嗜”,譯成現(xiàn)代漢語就是“人們的嘴巴對于食物味道有共同的取舍。”但現(xiàn)實生活中卻不然,一個人喜歡吃的,其他人卻不一定會喜歡吃;一個人不喜歡吃的,其他人也不一定不喜歡吃。只要自己喜歡,就斷定天下人也能滿意,這就不辯證了。因此,可以從人生的酸甜苦辣,各種人不同性格愛好,對生活不同的品味、不同的選擇、不同的態(tài)度、不同的追求,以及尊重人生選擇的多樣性、尊重個性的多樣性等角度來立意,如:生活的滋味;享受生活;經(jīng)歷風(fēng)雨見彩虹,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甘于平凡,平平淡淡才是真;人,各有所好;生活的多樣性、豐富性;多味是人生的特點;每個人的人生都有酸甜苦辣;要學(xué)會體驗多種味道的生活;培養(yǎng)多種喜好,等等。
因為題目想象空間大,開放性強,所以應(yīng)讓思維充分發(fā)散開來,并根據(jù)自己的閱歷、生活體驗(具體現(xiàn)象),圍繞題目中的材料內(nèi)容來選擇寫作素材,找到自己感悟最深的切入點,寫出自己感悟最深的東西,并把感悟和觸動上升為理性的思考,寫出飽含個性的精彩華章。
[佳作選評]
人生三境
福建一考生
三個人走進商店,各自買了果汁、咖啡及礦泉水,原因是他們各自喜歡甜味,又苦又甜的滋味,以及淡淡的感覺。
讓我們來設(shè)想一下,假若三位顧客年歲相異,恰為少年、中年人和老者,那么該是少年喜歡甘甜,中年人品嘗甜苦之味,老者享受淡淡之醇吧。將這三味推之于人生,不亦妙乎?
人生在世,都要經(jīng)歷少年、中年及老年三個階段,從少年到中年的蛻變,從中年至老年的風(fēng)化,這不僅是身體的成長衰老,更是心智的成長,心境的漸變。
少年時,熱愛那甜甜的滋味。少年總愛用美好的幻夢來裝點世界。這時候的我們,還單純、還稚嫩,在激情中燃燒自己。我們“少年不識愁滋味”,我們可以自得地“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我們徜徉在對未來的希望之中,年輕氣盛,盡管“糞土當年萬戶侯”!是以,許多人在少年時已嶄露頭角?!皵?shù)學(xué)王子”高斯年輕時已譽滿世界;年輕的丁俊暉向世界冠軍叫板;仍帶著稚嫩的郎朗正優(yōu)雅地為人們送來悅耳的琴音……少年時,不言愁,雄赳赳地向人生進軍。
中年時,嘗了那愁苦滋味,是以喜歡又苦又甜的感覺。人生至此,宛若一杯香茗,我們在苦味中挖掘甘醇。這又是另一境界。中年之時,事業(yè)與人生都處于鼎盛之時,許多人生的無奈亦已盡收心底,以更為成熟穩(wěn)重的眼光看世界?!拔蛞淹恢G,知來者之可追。”中年就是一種繼往開來的承接時期。攜幼扶老,中年又是個充滿責任的時期。唯咖啡,苦甜參半,才最彰顯中年之況味與魅力。
到了老年,大約人生之百味已遍嘗?;ハ鄮椭侍穑瑝粝胫曳?,責任給人的愁與樂,落井下石之苦極,過河拆橋之辛辣……最后揉雜成了什么?卻是一瓶礦泉水。正如白色,其實是由七色匯聚而成。人生最高之境界,便在于飽經(jīng)風(fēng)霜之后,心底經(jīng)過大風(fēng)大浪歸于平靜。世界的風(fēng)浪,擊不起心底一絲漣漪。這便是真正的成熟,用一種真正寵辱不驚的態(tài)度看世界潮起潮落、花開花謝。也只有這般閑適心境,才能品味出清水那淡淡卻濃郁的感覺。
人生必然是這樣,漸行漸遠。有言曰,少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中年看山不是山,看水亦非水;老年看山還是山,看水仍是水。此言得之。人生就是從單純到復(fù)雜,又歸于平靜簡單的周而復(fù)始。而我們要做的,是享受每一種滋味,感受每一種境界,并且在這個過程中,提純生活之意義。
[點評]
本文能得閱卷老師青睞,得益于以下亮點:
一是類比論證。作者從文題材料聯(lián)系到人生的三個階段──少年、中年、老年不同的生活體味,將這三種生活體味進行類比,進而得出要“享受每一種滋味,感受每一種境界”的結(jié)論。聯(lián)想自然,立意深刻。
二是旁征博引。作者將一些學(xué)過的名詩名句、名人軼事,十分自然巧妙地鑲嵌在文章中,彰顯出了濃郁的文化底蘊。
同時從全文來看,作者對于錯綜復(fù)雜的人生現(xiàn)象,有正確、深刻地認識,如文章的結(jié)尾就充分展現(xiàn)出作者的哲學(xué)智慧,這既增加了文章的厚重感,又彰顯了文章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