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美國波士頓馬薩諸塞州立大學醫(y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利用珊瑚做“模子”,用患者的細胞培育出大拇指骨并最終長出新的大拇指。這一驚人的突破令醫(yī)學界大為振奮,科學家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項技術將使他們能夠培植出包括心瓣膜、肝臟及乳頭等更為復雜的人體器官和組織,以供人類做器官移植之用。
患者莫爾西亞的大拇指在一次意外中被壓斷。為他治療的舒費爾巴吉醫(yī)生將他的斷指的殘余部分植在他的胸部,以讓拇指的皮肉組織繼續(xù)生長。與此同時,細胞工程專家瓦卡迪為他培育新的拇指骨。科學家先將珊瑚雕成拇指形狀的模子,并在里面鉆了許多細小的孔。然后從莫爾西亞的臂部骨骼中取出骨細胞,同一種從海藻中提煉出來的化合物鈣褐藻膠一起塞進珊瑚模的蜂巢孔內。骨細胞在珊瑚的滋潤下逐漸成形,而珊瑚最后則自然解體,留下由其培植而成的指骨。此后,醫(yī)生將培植出的指骨接到莫爾西亞的掌上,并在指骨的外部鋪上拇指的皮肉組織。醫(yī)生們下一步要做的,是用患者的耳朵上的細胞來培植他的手指關節(jié)組織。
雖然研究人員尚不知這項實驗最后是否能取得成功,但僅現(xiàn)在所取得的進展便已令人鼓舞了。他們預計,在未來的20年內,科學家將能夠培育出任何一種人體器官。實際上在這之前,瓦卡迪和另一位細胞工程專家壯格一起,已在老鼠的背上成功培植出一只人類的耳朵。
這些實驗成功之后,醫(y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又在動物身上成功進行了20多項培植或移植器官及組織的實驗。這些實驗包括大動脈、心瓣膜、肌腱及韌帶、乳頭及部分氣管的培植。與此同時,哈佛大學的一位科學家也曾從綿羊胎兒身上抽出膀胱細胞,在實驗室內進行培植,然后在小綿羊出世后植入其體內。科學家相信,人工培植的真骨,將在未來取代傷殘人的塑料或金屬假肢。而用電腦繪制出來的“模子”,將能保證人工培育出來的器官同原來的一模一樣。馬薩諸塞州立大學醫(y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他們能夠在實驗室中培植乳房、眼角膜和人的四肢。到那時,患者將不再擔心無人捐贈器官,而且,由于新的器官是由自身細胞培育而出的,在植到患者身上之后,不用擔心人體免疫系統(tǒng)會產生排斥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