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月中旬,我和幾個朋友到陜西旅游,拜謁了西安歷史雄厚淵深的幾處景區(qū)。于一個夜霰散去,晨曦清露的清晨,我們乘坐一輛豪華美觀的中巴,去宜川觀瞻名噪寰宇的中華一大景觀——壺口瀑布。太陽剛爬到半竿子高,中巴就駛上高速公路,大家在閑聊說笑中,因壺口瀑布的神秘和久仰其大名而成了熱門的話題。手持話筒的導(dǎo)游小王,提高嗓門,請大家安靜下來,然后一張伶俐的櫻桃小嘴,情趣疊生地說起壺口瀑布,小王在講述中的一句話,讓我銘刻于心,我想我這一生,只要想起或和別人說起壺口瀑布,都會在腦海激蕩回響著:“壺口瀑布是世界上最大的金黃色的瀑布!”
當(dāng)我們的車子進(jìn)入宜川縣境內(nèi)。此時,渾圓璀璨的太陽已近中天,我們已馳奔了三個多小時的旅程。小王繼續(xù)她妙語連珠的說辭,她說等會兒沿著309國道往東行駛,我們將在黃河的岸邊,可以陶然怡然地欣賞黃河的奔流了。而當(dāng)驅(qū)車行駛在黃河岸上蜿蜒狹窄的公路上,我就陡然吃了一驚,身旁的黃河并沒有我想象中的聲勢浩大,震駭我的心靈。它的水面顯得低落,且水的流動,是那樣的纏纏綿綿,緩緩慢慢。為這,我心里起了疑竇,即將瞻仰的壺口瀑布是否名與實不符呢?
忽然,小王指著黃河道上凸起的一座高處,朗聲說道:你們看,那就是壺口瀑布!隨著距離悠忽幾下子的拉近,我圓睜著雙眼,終于近距離地看到壺口瀑布了。當(dāng)壺口瀑布揭開千年的神秘紗幔,波濤之翻騰,聲勢之磅礴,讓我感到從未有過的劇烈的震撼!雖然我們還在車上,但無人不精神振奮,有的發(fā)出“壺口瀑布,我來了”的喊聲。顯然,眼前的瀑布與我在旅途上所見的黃河之水的徐緩有致,形成鮮明的對比。只是我乍見瀑布,已將世間的一切一切,拋向九層天十萬八千里去了。
車子一停下,我們跳了下來,皆生翅長翼地向前飛奔而去。我也如斯。連接黃河兩岸的壺口高凸、傲岸、寬大,尤其是瀑布大潮,沿著狀如“龍槽”的嶙峋石壁俯沖而下,波濤翻滾,激蕩澎湃,聲若雷鳴,震撼云天。平生見到這么大的瀑布,我的頭腦被炸響,胸懷激奮剛烈地轟鳴。天上飄飄灑灑的金黃色的水珠,把我紛亂的頭發(fā),飛揚的衣襟,或淺或深地濡濕。壺口瀑布的四周,并沒有保證游客安全的措施,但我們?nèi)匀辉趲滋帋r石陡峭,濕潤光滑的高危之地,與瀑布渾融一體,觀賞和感受眼前激濺漫天水霧的絕世景觀。目睹心測,壺口瀑布落差約三十米;想象著連綿千里的黃河,驟然從“龍槽”傾注而下,才有這驚濤巨浪,倒卷半天煙云之浩然氣勢。壺口瀑布的歷史,應(yīng)追溯到那個朝代呢?我與身邊的一位朋友閑聊,見他一無所知的赧顏,不由來了大雅之興,我說的“禹治水,壺口始”(《水經(jīng)注》),也就是說因為大禹在壺口治水,壺口瀑布就載入后世各朝的文字中。而為什么稱之為壺口瀑布呢?我引了一句古言:“蓋河旋渦, 如一壺然(書.禹貢)”,尚未解釋一下,沒想這位朋友也是聰慧絕頂,因我道出的一“壺”,使他頓悟,說這龍槽還真的像一只大壺呢。我必須作補充的是,壺口即是因此句古言而得名。我們在壺口約莫半個小時,鎂光燈一閃一閃的,各自拍了些彌足珍貴的留影,雖然意興已趨飽和狀態(tài),但我仍然三步一回頭地走了下來。不知來過壺口多少次的導(dǎo)游小王,在后面的坡地上佇望,當(dāng)我們返回時,她與我們開了個玩笑:“瀑布這么大,你們是連命都不要了?。 ?/p>
我問導(dǎo)游小王,壺口瀑布的人文景觀在哪里,小王話匣子一打開,幾乎說個沒完沒了,因我斯斯文文地打斷話題,她才嘎然而止,讓我感到訝異的是,小王并沒有帶著我們?nèi)ビ斡^,而是招呼我們上車。見我忤著不動,她說上車后再說。小王說的“黃河三絕一線游”,即先壺口、次孟門、后龍門,雖然旅游部門以壺口瀑布為大背景,把孟門月夜、鎮(zhèn)河神牛、旱地行船、清代長城、明清碼頭、梳妝臺、古炮臺等景區(qū)羅致在內(nèi),但要到達(dá)最近的孟門,徒步行走也得個把小時,更別論更遠(yuǎn)的其他的古韻悠然的景致。原來如此。不過我還是為不能前往游覽和觀瞻而抱憾不已。
掉轉(zhuǎn)車頭的中巴,駛離壺口不過幾里,我望著窗外的黃河,心里又起了疑竇,黃河怎么這么快就失去洶洶的氣勢,而是柔柔軟軟,靜靜美美地流向遠(yuǎn)方?來壺口的路上,因未見到奔流直下三十米的瀑布,面對這黃河尚感到愕然的話,那么,這下子可就驚心動魄了。壺口瀑布那么高騰躍而下,那么多湍急而去的水,怎么沒有伴著我們一起奔流了呢?
返回西安,已是街燈冷寂,車少人稀。我們住進(jìn)一家賓館,每個人都不因為長途的旅行而感到疲倦,想著進(jìn)洗手間酣暢淋漓地沖洗之后,上柔軟的席夢思裹著潔凈暖和的棉被進(jìn)入夢鄉(xiāng),而是聚集在一間房子里暢快恣肆地海侃,好像還在壺口觀賞著瀑布,情緒激昂亢奮。恐怕只有我一人沉默不語,孤零零坐在一角,成了一個局外人了。
當(dāng)我突然插嘴,說壺口瀑布如同詩仙李白吟詠的“黃河之水天上來”的巨波大浪,不知流到哪里去了?一位經(jīng)常走南闖北,十幾二十次經(jīng)過黃河的老友,聽了我的話,為我的大惑而嗤之以鼻,他說黃河水流量的日漸缺少不足為奇,并有鼻子有眼地說起黃河流域有的地區(qū)狀況的惡劣,如某地在岸邊云集著水泥廠、鋼鐵廠、化工廠等,如某地寬達(dá)八公里的河床成了平坦而肥沃的土地,如某地因為水淺已經(jīng)不能駕舟行船,如某地因為斷流而完全裸露的河床……,他這么一說,我不由發(fā)自內(nèi)心地感嘆:黃河的水位會不會不斷地垂低,黃河的水流量會不會不斷地減少,尤其是黃河上游一旦水源缺乏,那么壺口瀑布不也就失去其驚世駭俗的雄渾偉岸之氣勢了嗎?這下子,不止是這位見多識廣的老友,其他人也嘴快舌利地附和,說我把黃河存在的現(xiàn)實問題看的太嚴(yán)重了,說我沒必要那么深沉地憂黃河之患和壺口瀑布之患。
大家在喋喋不休的議論之中,都因為國家高屋建瓴,宏旨大略地把治理黃河列入堪稱重中之重的工程而興致勃發(fā),如在黃河上游開發(fā)水源,在兩岸廣袤的土地上植樹種林和退耕還林,也是大墨落處的一筆是嚴(yán)格限制導(dǎo)致水污染的項目,等等。聽說國家有這么多力治黃河的舉措,我的心情不由轉(zhuǎn)陰為晴,我怎能不相信,黃河必將保持波濤洶涌澎湃的勢態(tài),繼續(xù)它的壯麗和輝煌。
“天下黃河一壺收”,壺口瀑布也將一如既往地咆哮,奔騰!黃河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是中華文化的旗幟,壺口瀑布無時無刻都在向全世界昭示:東方巨龍的騰飛,華夏大地的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