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大學生返鄉(xiāng)開創(chuàng)新路子
1981年,曹艷春出生于內蒙古赤峰市郊區(qū)。2001年,他考上了北京農學院農林經濟管理專業(yè)。2005年初,當京城成千上萬的應屆畢業(yè)生匆忙奔波于大小人才市場時,他也在四處尋找著自己的“飯碗”。屢次碰壁之后,他想過回內蒙古老家去,可他沒勇氣面對那里的父母和鄉(xiāng)親。
就在這時,北京市第一次向社會公開招聘一批京郊農村村黨支部書記助理和村委會主任助理,招聘的范圍為普通高校北京生源應屆畢業(yè)生和北京地區(qū)普通高校非北京生源本科以上(含本科)應屆畢業(yè)生。曹艷春通過媒體看到這一消息后,覺得很適合自己,因為既可以留在北京,又能就業(yè)。按照招聘方相關規(guī)定,第一年每月薪資2000元,第二年2500元,第三年達到3000元!
2005年4月,曹艷春正式被聘請為北京市平谷區(qū)大華山鎮(zhèn)泉水峪村村主任助理。不久,他就鉆進了大堆的數(shù)據(jù)材料中,仔細研究村里的“經濟發(fā)展史”。他了解到,自己所供職的大華山鎮(zhèn)歷來出桃,1997年還被北京市政府命名為“京郊大桃第一鎮(zhèn)”,而泉水峪村地處半山區(qū),村民主要經濟來源就是賣桃,但村里的桃年年總是供大于求,村民的付出沒有完全得到回報。于是,他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進城去幫農民賣桃!
2005年6月底,正是村民們?yōu)樽约姨业匿N路犯愁的時候,聽說新來的大學生“村官”要幫大家進城去賣桃時,一個個爭先恐后地找到了曹艷春。過去,村民們賣桃都是各賣各的,先是等果販來收購,賣不動了再挑到市場上去賣,花費很大精力。
開動腦筋打開一片天
許多村民在曹艷春的幫助下學會電腦和上網后,大開了眼界,也更加信服這個大學生“村官”。2006年3月底,村里的早春桃又結滿了枝頭,曹艷春按照老辦法到北京城里去賣桃,可農民的產量實在太大,而且集中上市,大批熟透了的桃子給了商販們壓價的空間,價格眼見只能一降再降,最終6角錢一斤村民們也認了!
看著此情景,曹艷春寢食難安。這時,他從報紙上讀到了幾篇關于如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社評,有專家評論說:“大學生村官‘領跑’新農村,需要的不僅僅是燃燒的青春,更重要的是創(chuàng)造性、專業(yè)性的技能,也就是說,一定要讓農村這棵老樹結出新的果實來……”曹艷春仔細想想也是,如果樹上的果實還是“老樣子”,并不“出眾”,自己再努力,可能也賣不出高銷量和好價錢。
琢磨來琢磨去,曹艷春決定在村里的桃身上下點功夫,比如提高果農的種養(yǎng)技術,使桃的口感更好、外形更漂亮等,哪怕在包裝上弄得獨特些也好,總之要與別的地方生產的桃有明顯的不同之處才行!
一次,曹艷春跟村支部書記一起喝茶,那茶壺上面的精美圖案讓他靈感突發(fā):“這個方法是不是也適合用在桃上呢?”村支書說“不太可能吧?這好像是刻上去的,桃是水果,咋刻呀?”曹艷春笑著說:“這不是刻出來的,而是燒瓷器時用模具燒出來的,我們也可以給生長時期的桃子套上模具,這樣桃成熟后不就也有圖案了嗎?”曹艷春還分析說,|中國桃文化源遠流長,民間稱桃樹為神木,奉桃子為仙果、神果、壽桃,是祈福祝壽、吉祥平安的象征,因此他認為最好把圓形的桃子做成壽星佬的形狀。村支書聽了后也高興地說:“妙,這辦法真是妙!”
2006年8月,用于首先做試驗的兩畝果園里終于結滿了一個個可愛的“壽星桃”,只見它們的額頭高高隆起,濃濃的眉毛,雙眼開心地笑得都瞇起來了,慈祥的臉龐紅彤彤的一一真像是老“壽星”!這種桃子不僅外形獨特,個頭比原來大了,味道也很不錯。大伙品嘗之后都高興地說“好吃,肯定能賣個好價錢!”
桃花盛開前程似錦
可村領導們給這批“壽星桃”算了一筆賬后,卻怎么也喜悅不起來。因為僅模具設計費和制作費,一個“壽星桃”的成本就近10元錢;而為了培育它,要去掉周圍三四個桃子為代價,還要算上培育材料費、人工費等,所以大家都認為:如果一個“壽星桃”不賣它50到100元的話,果農恐怕連人工搭上都掙不了錢!最終,村里的合作社將桃價定為批發(fā)50元一個,零售100元一個!可這么高的價格是空前未有的,要知道過去6毛一斤都沒人要啊!曹艷春不禁冒了一身冷汗。
但曹艷春已經沒有退路了!他將摘下來的“壽星桃”直接運到北京阜城門的專賣店,然后印制了一些充滿喜慶韻味大小不一的包裝盒,最便宜的是一盒一個桃,標價100元,最貴的是一盒8個桃,標價800元!開始根本沒人敢批發(fā)這樣的桃,許多商販一聽嚇了一跳“有沒有搞錯?一個100元!誰吃得起啊!”曹艷春只好自己在店門口擺攤吆喝:“賣‘壽星桃’啦,賣‘壽星桃’啦!前所未有,天下第一桃啊!”但叫嚷了一整天,也沒賣出去一個,許多人只是圍過來看熱鬧,紛紛發(fā)表意見說:“這桃雖然很特別,很新鮮,寓意也深刻,但也太貴了……”
幾天后,曹艷春決定上門去推銷,因為這既然叫“壽星桃”,價格又奇貴,一般老百姓是絕不會買來吃的,只有賣給那些做大壽過生日的人家才有可能!那天,他提著兩盒樣品專門守在一家生日蛋糕店附近推銷,他開始瞄準中老年人。下午,他終于看到一個開車的中年男人從生日蛋糕店里出來了,便急忙上前說:“老板,您一定是給老人家過生日的吧?您看看我這個生日禮物怎樣?瞧,‘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如意吉祥,喜氣洋洋’,這‘壽星桃’可是最近非常流行的生日禮品,象征著您的拳拳孝心啊!”
那老板打開包裝盒看到如此奇特的桃之后,也不禁驚喜地捧起來看了又看,并連連贊嘆:“有意思!真是有意思!明天我老母親80高壽,今天我開車在北京城轉了一天也不知道買什么禮物好,看來就這個桃最有新意了!”
2006年10月底,為了迅速向超市、商販、酒店等推廣“壽星桃”,曹艷春提議將村里的合作社正式注冊為北京勝泉康匯食品有限公司,他擔任銷售總經理。不久,他又在北京海淀區(qū)文慧園路、西城區(qū)西直門連開了兩家“生日禮品桃”分店,專門代理銷售京郊農民的“壽星桃”。同時,他在2006年底,向平谷區(qū)11個鄉(xiāng)鎮(zhèn)27個村的320余農戶推廣生產“壽星桃”,并全權代理這些農戶們的“壽星桃”銷售業(yè)務。市場一下子大了十幾倍,他又該如何打好這一仗呢?
2007年春,曹艷春決定再開拓新的賣桃渠道。由于泉水峪村有一個名叫勝泉庵的旅游風景區(qū),每天有不小的客流量,這些游客都是從城里來郊游的,因此曹艷春就像導游一樣,天天往景區(qū)里鉆,直接給游客們介紹村里的“壽星桃”。
“朋友們,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不信的話你們親自到果園去摘吧!”從此,他每天都把景區(qū)的游客引到由他負責銷售的農戶的桃園里,親自講解生產過程,這樣不但消除了誤會,還可讓游客們體驗到采摘的樂趣!這辦法特別奏效,他一個季度就推銷出去了1萬多個“壽星桃”,農戶們的果園簡直成了一個旅游景點!
2007年夏,為了滿足年輕顧客的需求,曹艷春又進購了一批12生肖模具,然后生產出“生肖桃”作為年輕人的生日禮物來賣。
8月18日那天,他在勝泉庵景區(qū)拉來了一個大旅行團。游客們男女老少都有,進到果園看見那些“壽星桃”后,都興奮得手舞足蹈,曹艷春不斷地笑著提醒道:“別輕易摘啊,100元一個,摘了就要付錢呢!”
2007年9月,在首屆北京鄉(xiāng)村旅游商品拍賣會上,曹艷春帶去參加的一箱“壽星桃”(共有9個),竟然拍得了3.5萬元的高價,一個桃子賣了4000元!得主將這9個“壽星桃”獻給了過90歲大壽的父親,其孝心實在令在場的人感動不已!而曹艷春也被北京平谷區(qū)的農民兄弟們親切地稱為“賣桃大王”、“賣桃能手”。為了把“壽星桃”銷往全國,2007年底,他又來到廣州開拓市場,準備在這邊成立一個銷售分公司,負責華南地區(qū)的業(yè)務。如今,除了批發(fā)、零售、配送等銷售渠道外,他還采取了上門送貨、網絡郵購、郵政快遞等方式銷售生日禮品桃。
迄今為止,曹艷春已賣掉了10多萬個“壽星桃”和“生肖桃”,總銷售額達到了1000萬元,他的年薪在10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