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李崢嶸大專畢業(yè)后,就業(yè)一直磕磕碰碰,從武漢到深圳,又從深圳回到武漢。當工作情況稍微好一點的時候,丈夫陶黑然卻被檢查出骨壞死,一條腿完全不能用力,李崢嶸又懷了孕。兩人一商量,干脆趁機開家店算了。
2004年年初,夫妻倆的鐘表維修店在陶黑然的老家黃陂倉促開業(yè)了。店面設(shè)在一個小學的旁邊。事實很快證明,這條路行不通,現(xiàn)在很少有人帶表,質(zhì)量好的表不容易壞,質(zhì)量差的表別人不愿意修,即使修也賺不了幾塊錢。店開了幾個月,完全是入不敷出,只得擴大維修范圍:配鑰匙、修單放機、復(fù)讀機、替人開鎖等等。
這一切都是在摸索中進行,然而摸索的成本太高了。大約不到半年,他們的鐘表維修店宣告關(guān)門,虧了8000元。這次開店給他們留下的一個教訓就是:倉促上馬,絕對沒有好果子吃。要開店,還得做足調(diào)查,選一個好的項目才行。
2005年春節(jié),生活上捉襟見肘的他們回到了李崢嶸的老家新洲李集。在閑聊中,李崢嶸無意中聽說村里的一個同鄉(xiāng)在武漢開了一家手機維修店,生意還不錯。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李崢嶸馬上找到這個同鄉(xiāng)李保峰,希望他能夠教陶黑然維修手機、小靈通。李保峰爽快地答應(yīng)了。
2005年5月8日,李崢嶸的“玉峰通訊”手機維修店開業(yè)了。由于手上資金不多,所以只能尋找那些租金較低的店面,但是也要考慮到人流量,如果位置太偏僻,顧客都不知道,肯定也吸引不了人氣。
幸運的是,他們很快找到一個街面上的小店。這個小門面只有8~9個平方米,李崢嶸與陶黑然將墻面進行簡單的粉刷,做了兩節(jié)柜臺,除了修手機、小靈通,還附帶著賣配件、充電器、電池等。生意居然還不錯。
李崢嶸說,做生意,里面其實有很多學問。
首先是定價低,做事認真。李崢嶸的老公陶黑然是個比較實在的人,每次別人拿手機來維修時,他都仔細檢查,清楚地指出手機哪里有毛病,不像有的手機維修店一開口“語不驚人死不休”,說你手機這里有毛病,那里有問題,必須大修,不管是不是,狠狠剜你一刀再說。在報價上,他也通常狠不下心來報高價,除掉成本加路費,有點利潤就行。為此,他的親友常常嘆息著對他說:“這個伢,不是發(fā)財?shù)牧稀!?/p>
其次是要有耐性。維修手機是個細活,有些零件是單獨設(shè)置在里面的,有些零件卻是有連接性的,要是個性急的人,修理這個零件可能會不小心破壞了另一個零件,這也是手機維修成本較高的原因之一。陶黑然是個很有耐性的人,很小很小的手機配件,他可以穩(wěn)穩(wěn)幾個小時坐在那里幫你細心地換、粘、焊等。所以他做出來的活,總能夠令顧客滿意。
再就是經(jīng)營要靈活。所謂一張一弛,一黑臉一白臉,都是有道理的。小店只有生存下去,才能繼續(xù)為顧客服務(wù)。對于一些看上去比較破舊的手機,陶黑然通常是開價極低,他覺得這么破的手機,收高了價,別人肯定不會修。他總是能夠站在顧客的角度,替顧客著想。這也是他的小店得以生存下來的原因。
要開店,就注定要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雖然大部分顧客都對小店的評價很好,但時間長了,終究還是會遇到一些難纏的人。對待顧客,你只要和氣就好,和氣自然會生財。
進貨方面,也有訣竅。李崢嶸有自己的一套首先是貨比三家,這是經(jīng)久不衰的真理。其次是“三少”原則:質(zhì)量不好的供貨商少去,不守誠信的供貨商少去,服務(wù)態(tài)度不好的供貨商少去。
李崢嶸眼里閃爍著的自信光芒,昭示著她的明天會更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