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華爾街天翻地覆,無數(shù)英雄好漢競折腰。這里單單要講講我的朋友D女士的故事。
這位中年女強人與華爾街親密接觸的軌跡頗為曲折。她第一步移民的是加拿大。事先做過兩份售貨員的工作,但她志存高遠,想起以前在內(nèi)地操作A股威震大戶室的往事,便去一家當?shù)氐拇笮徒鹑跈C構(gòu)應聘交易員。當時里面的弟兄就透風,讓她千萬不要說自己有過炒中國股票的經(jīng)驗。當時她雖然莫名其妙,但還是按照大家的囑咐堅決執(zhí)行,果然在后面的兩輪面試一輪筆試中有驚無險。直到她當上經(jīng)理才體會到北美股票和中國股票的規(guī)則完全不一樣,一張白紙更好繪圖。所以,那邊的證券商里遇到有人說自己是A股交易老手的,一般立馬就被掃地出門了。
自然任何一行入門時都有難點,進去之后只要人不偷懶,就都會水到渠成。D女士之后從加拿大公司跳到美國公司;從美股做到期貨、外匯;從交易員到培訓主管;從交易經(jīng)理到自己創(chuàng)業(yè),在中國和加拿大成立投資公司,總的感覺是勤奮加上興趣就能找到所在領域的立足點。D女士平時常說,漂泊了這么多行,還是覺得金融最適合自己,畢竟一不需要像職場那樣戴著面具看人臉色,二來既有挑戰(zhàn)性又足夠自由。應該不會再跳來跳去了,可是命運的安排卻只有“誰用誰知道”。
今年8月,回國看奧運的人潮之中,就有D女士一家四口。她其實沒有怎么看比賽,她精打細算地買了三張票,讓丈夫和兒女去看。自己則旋風式地7天約見了20多撥人,暢談如何組合投資VC、PE,如何去華爾街抄百年不遇的大底云云。忘記說了,她現(xiàn)在的業(yè)務主要是拉資金,就是替私募基金拉來入伙的資金,然后自己拿提成。按照她的說法是“旱澇保收”,行情好壞都不愁。
那時“到美國抄底”成為國內(nèi)的一小撮人群里的風尚。首先是抄樓市的底,因為內(nèi)地的媒體天天在說,美國的這場金融危機就是樓市不景氣而引發(fā)的,而危機的逐漸加深也就意味這樓市的日益探底。常有人說,報紙上說的那些一美元一棟的大house咱們就算遇不上這樣的好事,但幾十萬美元買一棟,怎么都比幾百萬在北京買一套上沒天下沒地的公寓強吧,雖然傳說中的地稅高得驚人,但好歹能在美國擁有一塊土地,想想也覺得是百年不遇的好機會。
其次是抄股市的底,這和國內(nèi)A股的表現(xiàn)有關系,愿意花錢做投資的人,沒幾個沒在A股濕過鞋的,可是看著美國那邊的壞消息天天有,而中國的股市應聲天天跌,炒股的人沒了脾氣,你不理性,咱不玩了還不行嗎?再加上D女士特意帶了她在美國某個華人開的金融學校學習的教材,厚厚的一大本,見人就拿出來說,美國股市是雙邊市場,不象國內(nèi)股市是單邊市場,漲的時候大家賺錢,跌的時候除了賠錢就是傻眼。她從她粉紅的LV大包里把教材拿出來,翻到她最熟悉的那一頁說,“no no no,象中國股市這樣的制度是不合理的,玩美國股市,漲的時候能賺錢,跌的時候一樣賺錢,因為漲的時候我們可以做多,跌的時候我們可以做空啊?!敝辉诿┒艿摹蹲右埂分锌催^多頭空頭激烈混戰(zhàn)的場景的中國投資人還真有因此而拿出真金白銀投給她的私募基金的,他們的想法很淳樸,竟然真的只是為了體會一下做空的感覺——“國內(nèi)的融資融券政策不是快出來了嗎,咱們先進市場去學點本事?!?br/> 當然,D女士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美國證監(jiān)會竟然有時候跟中國足協(xié)一樣不講道理,發(fā)了文說不讓做空就不讓了,她和那些想學本事的國內(nèi)投資人也只好看著美國股市“過山車”,除了賠錢就是傻眼。
之后,內(nèi)地有些投資人不樂意了。最近D女士協(xié)助牽線的基金之中,已經(jīng)有好幾家悄然清算。她前幾天在郵件里抱怨,“有些客戶素質(zhì)不高,虧了錢就找基金經(jīng)理?!彼€感慨萬千地說,20多年前,電影《華爾街》之中有一句經(jīng)典對白,就是“想在華爾街找朋友,那就找只狗吧?!彼X得,就象某些買樓的業(yè)主發(fā)現(xiàn)房價降了就去沖擊售樓處要求退房一樣,“這些人很沒有契約精神,也很沒有信托責任?!?br/> 她在離紐約30分鐘的新澤西(也就是華遠任志強舉例美國房地產(chǎn)時常說的一個郊區(qū)名稱)有一套大別墅,接近上千平米。不過,據(jù)一位熟人說,前幾天似乎有一些操著國語的大漢去擾攘。這兩天大別墅已經(jīng)烏燈黑火。而D女士的手機,也已經(jīng)停機了。
中國新時代 2008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