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步入“調整期”:既是經濟周期性回調的表現,也受到全球經濟環(huán)境變化的深刻影響
在經歷了過去五年“高增長、低通脹”的經濟繁榮后,去年下半年以來,我國經濟增長與通貨膨脹的均衡關系逐步發(fā)生變化,經濟運行總體上表現為“經濟增速回調、物價高位運行”的特征。今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0.4%,同比回落1.8個百分點;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7.9%,同比提高4.7個百分點,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將高于去年4.8%的水平。經濟增速和通脹水平的逆向變動,表明我國經濟正在由過去5年的“繁榮期”進入“調整期”,
我國經濟步入“調整期”,既是經濟周期性回調的表現,也受到全球經濟環(huán)境變化的深刻影響。我國2001年加入WTO后,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明顯提高,特別是2005年、2006年和2007年分別上升到24.1%、19.3%和21.5%。但今年以來出口明顯回落,上半年出口增長21.9%,同比回落5.7個百分點。
當前,美國次貸危機對世界經濟的沖擊繼續(xù)顯現,美元貶值加劇了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使全球經濟陷入“增長放緩、通脹加劇”的態(tài)勢。這一輪全球經濟調整雖然以美國次貸危機為誘因,但更深層次原因主要是全球化進入調整期、新科技革命擴散效應減弱和全球經濟失衡加劇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預示著全球經濟環(huán)境的深刻變化。全球經濟調整將對我國帶來比以往更大的風險和壓力。全球經濟特別是美國經濟減速對我國出口將產生較大影響,美元大幅度貶值增加了人民幣升值壓力,各國利差格局發(fā)生變化使我國貨幣政策調控難度加大,國際資本流動更趨復雜也將使我國金融市場面臨的風險明顯增大。
從今年上半年宏觀經濟指標看,下半年總需求和總供給有可能延續(xù)上半年下降趨勢,經濟運行面臨的主要矛盾是:
第一,物價上漲形勢依然嚴峻。今年5、6、7月居民消費價格同比連續(xù)3個月下降,下半年翹尾因素減弱,農產品價格漲幅回穩(wěn),以及下半年經濟增速回落,使需求拉動因素減弱,為下半年抑制物價上漲創(chuàng)造了條件。但也要看到,下半年新漲價因素依然較多,農業(yè)生產成本提高,勞動力成本總體上趨于上升,能源和原材料價格受到國際輸入因素的明顯影響,成本推動和國際輸入逐步成為價格上漲的主導因素,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將明顯高于去年,通脹壓力依然較大。
第二,經濟減速壓力繼續(xù)增大。由于價格指數的全面上升,三大需求的名義增速與實際增速的差距擴大。凈出口的名義增速和實際增速都趨于回落,是當前經濟增速下滑的直接因素??紤]到人民幣升值和外需放緩等因素,全年貿易順差將保持縮減態(tài)勢。投資的名義增速保持在較高水平,但實際增速趨于下降,特別是房地產投資調整將引發(fā)投資增速繼續(xù)回落,對投資的總體影響較大。消費名義增速加快,但下半年消費增速受到居民實際收入水平增長趨緩和股市財富效應衰減的制約。
第三,企業(yè)生產經營困難加劇。上半年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加值保持高位增長的態(tài)勢,特別是制造業(yè)沒有因為能源價格大幅上漲而出現明顯放慢,但受外需萎縮、人民幣升值和生產成本高企的影響,外貿出口企業(yè)和紡織化纖行業(yè)出現生產和效益下滑。從下半年的走勢看,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上漲壓力會進一步顯現,部分行業(yè)生產經營困難會有所加劇,并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就業(yè)形勢。
第四,潛在金融風險可能加大。房地產市場出現周期性調整跡象,市場觀望情緒濃厚,銷售額明顯下降,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月度漲幅回落,房地產開發(fā)投資意愿下降。隨著美元匯率逐步回穩(wěn),我國房地產市場不確定性因素增加,加之股市持續(xù)低迷,潛在金融風險明顯加大,短期資本流入存在反向調整的可能性,
國際國內市場的不確定性因素增加,新的矛盾和問題顯現,預示著明年宏觀經濟運行的不確定性因素增大。
“經濟轉型”勢在必行:產業(yè)轉型升級是當前主要任務
中國經濟進入“調整期”,預示著新一輪“經濟轉型”的開始。從更長期的趨勢看,由于“人口紅利”逐步消失和勞動力低成本優(yōu)勢減弱,土地和礦產資源稀缺將繼續(xù)推動成本上揚,加大環(huán)境治理力度使“環(huán)境成本”上升,技術擴散效應下降使生產率增長趨緩,這些變化都對“經濟轉型”提出了迫切要求。
經濟轉型是以全球經濟減速、能源資源價格大幅度上升,國內生產成本上升為背景的,經濟轉型的主要任務是:積極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通過調整收入分配,增加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投入,提高居民收入,培育新的消費領域,提高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加快推進產業(yè)轉型升級,提高服務業(yè)和高附加值制造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