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開店好幾個月,卻未能接到一筆單,原因是不愿公開自己的“商業(yè)秘密”。眼下,武漢不少漢正街老板遭遇了“成長的煩惱”——對漢正街正在重點打造的電子商務平臺又愛又怕。
去年底,武漢硚口區(qū)政府和漢正街管委會決定打造一個官方電子商務平臺,欲大力發(fā)展?jié)h正街的電子商務。今年1月,漢正街管委會聯(lián)合電信、銀行及網絡科技公司共同建立的漢正街電子商務平臺(www.gohzj.com)正式誕生。通過電腦、電話相結合的電子商務服務模式,漢正街老板們可坐在家里,實行網上交易、網上下單接單。
為吸引漢正街老板參與,管委會提出,針對所有的漢正街老板,實行全免費服務:包括網上開店、網上交易培訓、上門拍照、上門采集商品信息等全部免費。然而,對于如此禮遇,不少漢正街老板是羞羞答答,又愛又怕。
“想做電子商務,卻又擔心商業(yè)機密通過網絡外泄?!睋h正街電子商務平臺一負責人稱,在上門發(fā)展會員的過程中他們發(fā)現(xiàn),不少老板們不愿在網上開店,有的開了店卻不愿標價、或不讓拍照,目的是為了提防競爭對手。這將直接影響網上交易的成功率和漢正街電子商務的發(fā)展。
漢正街多福商城一孕嬰服裝經營戶曾老板在網站開店4個月,但至今未能接到一筆單子。對此,他坦承,零成交主要因為他網上的商品沒有標價,全部寫的是“價格面議”,加上自己不愿把新款和暢銷款掛出去,所以其網店缺乏吸引力。
在漢正街,像曾老板這樣的商戶不在少數(shù),在網上如何掛出新品,又該如何標價?這令老板們左右為難。漢正街全新服裝商戶會長鄭斌舉例稱,服裝批發(fā)生意最怕對手仿冒,其款式和價格視為商業(yè)機密。
據了解,與義烏小商品市場不同的是,由于大多漢正街商戶屬于中間商,而非上游生產廠家,導致所經營商品的供貨及價格受制于人。武漢大學經濟學教授吳傳清認為,缺少產業(yè)支撐是漢正街電子商務、網上訂單發(fā)展壯大過程中最大的障礙。他建議,可先挑選一批重點行業(yè)、龍頭企業(yè)或產銷一體化的商戶先做示范。除更新觀念、打破傳統(tǒng)經營模式外,漢正街急需“補鈣”,要在自主創(chuàng)新、產銷一條龍上下功夫。(來源:《武漢晨報》5月15日 編輯/劉麗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