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桂紅
萍姑并不是我的親姑姑。我第一次見到她是在我八奶奶去世的時候,聽大人們說要等萍姑回來八奶奶才能下葬。
那天正好天降大雨并且不停地打雷,突然聽到街口撕心裂肺地哭娘聲,我就隨著大人們一起跑出門外,看到一個中年婦女懷里還抱著一個嬰兒,跪倒在泥濘中,大家急忙過去攙扶,我才知道她就是八奶奶的大女兒,我的萍姑。
關(guān)于萍姑的故事,我是陸續(xù)在長大以后才知道的。萍姑是家里的長女,父親雖然是個木匠,腿卻有殘疾,母親脾氣暴躁,兩個人經(jīng)常斗氣。扯回來新布做衣服,她嫌他剪得不好,他嫌她活做得不細,叮叮咣咣吵起來,把眼看做成的新衣服撕成碎布條,結(jié)果誰也不能穿。割回家一塊肉,她嫌他做得咸,他嫌她炒得生,唏哩嘩啦千起來,把肉扔一地,眼看到嘴的肥肉成了雞狗食。就是在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中,萍姑生性要強,很小就會紡棉花,戴著紅兜肚就學縫單子邊。稍大一點就幫助大人鋤地、擔糞。那一年發(fā)大水,萍姑背著一套剛犁完地的農(nóng)具過河,一個漩渦過來把萍姑打了個趔趄,農(nóng)具被水沖跑了,萍姑不顧一切追過去,嚇得爺爺在岸上直喊:“別追了,沖跑算了!”可是最終萍姑還是濕漉漉地把農(nóng)具一件不少地搶回來了,那年月農(nóng)具可是莊稼人的大半家產(chǎn)啊!
萍姑很愛學習。那時候上學要跑幾十里以外的學校,早上起五更,還要鉆過玉米地,再遇上刮風下雨天,一個女孩子可真夠害怕的,但是,這些萍姑都不害怕,最怕的是家里不讓她上學。原來是弟弟也到了上學的年齡,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意識影響下,更主要的是家里供不起幾個孩子讀書,萍姑自然就掇學了,但她并不甘心,更不愿意在這封閉的盆地終其一生,于是她萌發(fā)了走出去、見見世面的念頭。正好,這時候有人向父母提親,說是男方在千里之外的煤礦當正式工,結(jié)婚以后可以供萍姑念書,天真幼稚的萍姑就帶著一個姑娘的浪漫情懷,義無反顧地踏上西去的列車。然而,那個煤礦也是在一個封閉的小城,那里也并沒有她向往的精彩世界,更糟糕的是兩人沒有感情基礎(chǔ),她盲目地嫁給了一個很沒有責任感的丈夫。整天整夜地不回家,柴米油鹽不管不問。剛結(jié)婚時萍姑上了一年衛(wèi)校,后來由于有了第一個孩子就被迫在家操持家務(wù),接二連三孩子降生,萍姑就如同掉進深淵,成了地地道道的家庭主婦,但是她還得為孩子們的生活奔波。白天帶著孩子煤礦上撿煤核,晚上還要為孩子們縫縫補補,生活上的清貧辛苦倒在其次,兩人性格不合更加劇她精神上的痛苦。舉目無親,有苦無處訴,只有抱著孩子坐在火車道上看著東去的列車流淚,那時候連買一張回家的車票都難啊!更何況生性要強的萍姑也不愿意讓自己的父母操心,也不想讓別人知道她過得很難,就這樣她一直咬牙挺著。
萍姑像水上的浮萍漂在外,她不斷地感慨自己的命運,心強命不強,她總是說她這一生坷坎曲折,出生在一個爭吵不休的家庭,嫁給了一個沒有責任感的丈夫,造成了一個不和睦的家庭,一輩子爭爭吵吵,她再也不愿這樣過下去,終于和丈夫分手了。萍姑帶著幾個孩子過,并且娶了兩房媳婦,嫁了兩個姑娘,退休后她除了照顧孫子,還擔任居委會主任職務(wù),專門調(diào)解鄰里糾紛,雖然自己的家庭不融洽,但她希望別人都過得比她好。
萍姑生性好強,風風火火,干活雷厲風行,說話干脆利索,快六十的人了,仍然精神飽滿,精力充足,我也深深地祝福萍姑:好人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