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嘉
還記得小時候,人們管那種裝上膠卷一按即可的相機叫做傻瓜相機。當然并不是說相機的智商有多低,而是人們用來形象地比喻這種相機使用起來是多么容易。傻瓜相機也由此成為當時幾乎每個家庭中都必備的一件電子產品。時過境遷,如今電子產品已經空前豐富,不僅型號、樣式大有不同,新穎功能也層出不窮,但是這個“傻瓜”的產品設計理念卻始終沒變。
無論十幾年前還是現在,人們對待電子產品,始終都將簡單易用放在重要位置。因為不是人人都能成為專家,要想讓用戶真正享受到科技所帶來的樂趣,只有把它改造得讓每個人都覺得簡單才行。
廠商為了能拉近這些高科技與普通消費者的距離,也是付出了大量精力。就拿相機來說,相比十幾年前我們用的那種傻瓜相機,當今已經完全數碼化的晚輩們自然在功能上強出很多,但要做到還像以前一樣“傻瓜”,就需要設計人員的智慧了。為此廠商開發(fā)出諸如臉部識別、智能場景識別這樣的功能。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原來需要人們親自去完成的操作如今交給數碼相機自己就可以搞定了。在手機領域也同樣是如此。如今那些智能手機廠商為了解決其產品操作繁瑣專業(yè)的問題,開始在手機的操作界面上大做文章,傳統(tǒng)的復雜界面被一張張直觀明了、更接近于人們使用習慣的簡單結構界面所代替,這也讓智能手機真正開始在更多用戶中進行普及。
其實這些舉例都說明了一個道理:將科技簡單化,才能讓更多人體驗到其中樂趣。而這也正是我們本期為你講述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