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旭
2008年5月12日14點28分,四川省汶川縣發(fā)生了里氏8.0級大地震。突如其來的災難使成千上萬間房屋成為瓦礫,無數(shù)人被埋在廢墟里。
黑色的災難,讓我覺得生命是如此脆弱和渺小。當災難突然降臨,我們無能為力,許多鮮活的生命瞬間化為烏有。可是,面對災難,全國人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一個又一個生命的奇跡不斷誕生,生命又是那樣偉大而堅強。我由衷地贊美生命。
我贊美生命的頑強。我記得有一個叫樂劉會的大姐姐身陷廢墟,在被發(fā)現(xiàn)后,她笑著告訴救援者:“我沒事,我知道你們會來救我的?!蔽矣浀糜幸粋€比我還要小的孩子,為了獲救,在試過各種方法后,只能鋸掉被巨石壓住的雙腿。但他沒有哭,卻悄悄地問大夫:“我是不是很勇敢?”我記得有一個被埋在廢墟中100多個小時的黃叔叔,靠吃衛(wèi)生紙、喝尿液堅持到救援隊的到來。他對記者說:“我不僅要活下來,我還要重建家園?!?/p>
我贊美生命的無私。生命只有一次,可在災難面前,更多的人卻用自己的生命換取了他人的生命。我看到無數(shù)父母在地震發(fā)生時張開雙臂,把孩子攬在自己懷里;我看到很多老師在生命的最后時刻,把學生拉到桌下,用自己的后背抵擋塌下來的樓板,把生的希望留給學生,把死的威脅留給自己;我看到數(shù)不清的解放軍叔叔,在余震中,冒著廢墟再次倒塌的危險,鉆進去搶救被壓的人。
我贊美生命的燦爛。我忘不了,殘壁斷垣旁,三歲的郎錚被救后躺在擔架上,向解放軍叔叔敬的少先隊禮是那樣標準;我忘不了,都江堰市的一所小學,很多學生被埋在廢墟里仍然一起高唱國歌,互相鼓勵;我忘不了,那個在黑暗中仍然照亮手電筒讀書的小學生,仿佛對我說,生命如此美好,珍惜現(xiàn)在的每一刻。
這就是生命,面對災難,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災難只是一瞬,精神卻是永恒。無情的大地震毀壞了我們的房屋,卻更堅定了我們的信心。就像溫家寶爺爺說的那樣,“中國人民是不可戰(zhàn)勝的”!讓我們擦去淚水,重建家園,相信未來會更加美好!
圖阿方
[簡評]
在汶川大地震百日祭的今天,讀到趙旭同學的這篇習作,編輯仍禁不住熱淚盈眶。汶川大地震震撼了億萬華夏兒女的心,我們的同學們也寫來了眾多的習作,表達他們的感想與感受。但這畢竟是場驚天動地的大災難,中華兒女抗震救災又是感天動地的大事件,以同學們的表達能力而言,大家駕馭這個題材還是比較費力的,因此寫得成功的習作并不多見。這篇習作的成功在于,作者沒有就事論事地重復災難,表達同情,而是從災難中升華出他對生命本質的認識,從而“禮贊”生命。在表達方式上,他分別禮贊了生命的頑強、無私和燦爛,既使表達層次分明,也使他的認識細化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