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遠喜
《沁園春·雪》是毛澤東詩詞中的名篇,歷來倍受讀者推崇。詩人以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的氣魄、文學家的筆力,成就此篇。《沁園春·雪》上闋描繪了北國壯麗的雪景,熱情謳歌祖國的大好河山;下闋在寫景的基礎上縱橫議論,評論古今英雄人物,極力贊美當代無產(chǎn)階級革命英雄。整首詞上下闋,寫景、議論和抒情渾然一體,構成一個博大浩瀚的時空,鑄就一個完美獨特的藝術篇章,表現(xiàn)出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超凡脫俗的精神境界。
一、寓情于景
開篇起筆不凡。詩人登高望遠,視野極為開闊,巧妙借用想象,極力拓開視覺形象,使視線遠達千萬里,形成了廣闊的意境?!扒Ю铩薄ⅰ叭f里”,緊承“北國”,從地下、天上交錯展開,極寫冰雪范圍的廣闊高遠; “冰封”、“雪飄”承“風光”兩字,一靜一動,互相映襯,構成了包舉天地、雄渾一氣的巨幅動感畫面。開頭的三句,為我們展示出一個壯闊雄奇、玉砌銀妝的冰雪世界,震懾讀者的心魄,激起了讀者情感的波瀾。
接下來的七句,詩人用“望”字領起,具體描繪冰封、雪飄的畫面,抒寫豪邁、激昂的情懷?!巴L城內外,惟余莽莽”一句,呼應“萬里雪飄”;“大河上下,頓失滔滔”一句,呼應“千里冰封”;寫出了一個冰封玉砌的雪的世界。“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詩人極目遠望,大膽想象,在詩人眼里,連綿的群山,聳立的高原,一派生機勃勃,好像要跟天公一比高下!而“欲與天公試比高”,更是賦予群山頑強的生命力和競爭意識。這是人格化的雪景,更是個性化的詩意。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統(tǒng)一,客體風景與主體心境相交融!
詩人意猶未盡,又發(fā)揮豐富而獨特的想象,以浪漫主義的筆調、擬人化的手法,辟出奇境:“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痹诒┟C5母咴?,想象雪霽天晴之時,紅艷艷的陽光照耀著白雪覆蓋的祖國山河,此時的群山猶如紅裝素裹的少女,更加絢麗多彩,嬌媚動人。而一個“須”字,表達出詩人樂觀期待的心情;“看”與“望”呼應,一遠一近,相映成趣。上闋通過寫景,抒發(fā)了詩人對祖國山河無限熱愛的激情,喚起了讀者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寓情于議
下闋承接上闋極寫祖國江山之壯麗,用“江山如此多嬌”總結上文,又用“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引出下闋的議論,仿佛異軍突起。以下七句,詩人大膽而論,列舉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等五位封建皇帝加以評說。一個“惜”字,著筆傳神,寫出惋惜之意,“略輸”、“稍遜”、“只識”,以婉轉含蓄的筆調,詼諧風趣的語氣,客觀而公允地評價了歷史人物的功過是非。這些歷史上功業(yè)赫赫,雄視一代的“真龍?zhí)熳印保菤v史的巨子;只可惜他們武功有余,文采不足,都配不上如此美麗的大好河山。結尾的一個“矣”字唱嘆,富有感情色彩,流露出詩人對這些歷史人物的惋惜之情,也彰顯出無產(chǎn)階級和他領導下的人民的自信和自豪,言有盡而意無窮。歷代英雄人物統(tǒng)統(tǒng)被滾滾的歷史洪流席卷而去,只有無產(chǎn)階級才是推動歷史前進的真正動力,才是祖國大好河山當之無愧的主人。
總之,《沁園春·雪》以宏偉的氣魄、生花的妙筆,寫景論史,熱情贊美祖國大好河山,謳歌無產(chǎn)階級革命英雄,激發(fā)人民群眾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鼓勵人民群眾為建立新中國而奮斗。全詞寫景、議論與抒情,密切關聯(lián),互相映襯,渾然一體,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不愧為詩詞中的上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