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 葉
現(xiàn)代家庭中使用掛歷是很普遍的事,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掛歷是怎樣產(chǎn)生的。
在古羅馬,有一批專門從事放高利貸的人,他們按月向借戶收取利息。為了防止差錯,他們往往使用一種特殊的小本子,以月為單位,按日期排列,何月何日什么人該還多少債,收多少利息,都一一記在小本子上,還附有記事欄,讓人一覽無遺。后來,這一簡便的方法逐漸為其他行業(yè)所借鑒,作為記事備忘之用,流行開來。
香港著名英商太古洋行第二任華人買辦莫藻泉上任后,興建了一家糖廠。1884年,他推出一種類似海報廣告式的“月份牌”,用以宣傳太古糖廠的產(chǎn)品。莫藻泉特意聘請設計師關(guān)蕙農(nóng)設計畫面,內(nèi)容多為花卉、吉祥人物、福、祿、壽、喜、中國古代天官賜福、迎春接福及仕女圖等,凡購買太古糖者,贈送這樣的“月份牌”一幀。后來,許多廠競相印制免費贈送這樣的“月份牌”,并不斷改進形式。隨著歲月的流逝,一些人把月歷訂在一起,一年一本,“討債本”和“月份牌”遂逐漸演變成了今天的掛歷。
1.掛歷的發(fā)明者是誰?第一個給掛歷設計畫面的人是誰?
2.開始的掛歷畫面內(nèi)容是什么?
3.掛歷是由什么演變而來的?
【參考答案】
1.莫藻泉關(guān)蕙農(nóng)2.畫面內(nèi)容多為花卉、吉祥人物、福、祿、壽、喜、中國古代天官賜福、迎春接福及仕女圖等。3.掛歷是從古時的“討債本”和后來的“月份牌”演變而成的。
(作者地址:山東無棣縣第一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