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 仲
一年四季之中,8月是學(xué)生們最自由快樂的月份。這時候,暑假進(jìn)入了一個分不清日子的時期。剛放假的時候,你還沒有從學(xué)習(xí)期的慣性里擺脫出來,雖然不必去上學(xué),但腦子里還是有星期一、二、三這樣的概念,日子總是分明的。到了八月,日子模糊了,每天的標(biāo)志只是日出日落。這一期我們就來說說這個“日子”。
為什么要成為“日子”呢?因?yàn)樗枺ǎ┯嘘P(guān)。古文字中的“日”字,也有寫成這樣的—— 。中間的那個“”,表示“氣”的意思。說明在古人眼里,太陽很大程度上是氣態(tài)的。
每天早晨,太陽出來了,稱作“旦”()——像不像一輪紅日升出地平線的樣子?到了傍晚,太陽落下了,稱作“暮”。最早的“暮”其實(shí)就是我們今天常用的那個“莫”字,后來“莫”有了其他的意思,所以才造出一個“暮”來專門表示日落。古文的“莫”是這樣寫的——,中間是一個“日”,也就是太陽,它落到了草叢中,表示天快黑了。如果天完全黑透了,那就是“暗”—— ——表示太陽完全被什么東西給蓋住了。古人把暗夜也叫做“冥”,也是太陽被蓋住的意思,字形跟“暗”很相似——。
那么,中午是什么呢?我想了很久,發(fā)現(xiàn)中午其實(shí)就是“中”。在古文字里,“中”字通常是這么寫的—— 。一般都解釋為這是在一塊空地的正中央插了一面旗。但是這看起來有點(diǎn)牽強(qiáng)。因?yàn)椤爸小弊诌€有一種更簡便的寫法,寫作“”,難道是只剩下旗桿了嗎?換一種解釋可能比較好理解——中間的“”其實(shí)表示太陽,上下貫通的一豎,表示太陽直射。這不就是中午嘛!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nèi)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