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軒
1948年英國倫敦奧運會
近60個國家3714名男運動員抵達倫敦,發(fā)現(xiàn)這里并沒有奧運村或者旅館。主辦方把他們拉到分散在倫敦各處的近30個帳篷營地,包括英國皇家空軍的營地
毫無疑問,第二次大戰(zhàn)不可能將大英帝國所有的偉大田徑運動員“一網(wǎng)打盡”,比如歐洲最好的110米跨欄選手,同時也是帥哥的1938年的歐洲冠軍 Donald Finlay,戰(zhàn)時他在服役;歐洲最好的400米跑冠軍的Godfrey Brown,以及綽號為“偉大的原子”的中長跑選手Sydney Wooderson(綽號八成源于他不足1米7的身高)。Godfrey Brown于1938年創(chuàng)下的1英里4分6.4秒的世界紀錄,維持了差不多5年。
這些人都沒能成為倫敦奧運會最風光的火炬手。
馬克·約翰,1948年倫敦奧運會最后的一棒火炬手,在開幕式上,他舉著火炬在溫布利體育館臨時性的400米跑道上,經(jīng)過80000雙眼睛,以及數(shù)臺攝像機(倫敦奧運會是奧運會歷史上第一次電視直播的運動會),身體有節(jié)奏地奔跑著,直到圣火臺旁,將其點燃。
有一種說法是,Sydney Wooderson是將火炬帶進溫布利體育館的既定人選。但是組委會希望能有一位更英俊的人,于是找到了馬克·約翰。從歷史照片看,他確實是一名陽光少年,擁有和海報上擲鐵餅者一樣的身材,身高在1米85?1米87之間。
另一種說法是,出于公平競爭原則,組委會不想讓任何一個體育大腕因沒有被選上火炬手而感到失落,所以才找了一個只在劍橋大學與牛津大學比賽中出過風頭的無名小輩。
值得注意的是,彼時,選擇體育大腕作為奧運會圣火臺點火者的習俗還沒有出現(xiàn)。直到1952年在芬蘭赫爾辛基奧運會上,才由55歲的前中長跑世界冠軍Paavo Nurmi和62歲的Kolehmainen攜手執(zhí)火。
馬克·約翰是誰,為什么選擇他當火炬手,我們知之甚少。谷歌和維基百科上找不到線索。奧組委和當年相關的資料也對此只字未提。
我們知道的是,馬克·約翰是英國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劍橋大學醫(yī)學專業(yè)的學生,同時是該校體育俱樂部的一名田徑愛好者。同樣,在劍橋大學體育俱樂部的網(wǎng)站也找不到一丁點的線索。
據(jù)David Thurlow先生考察,馬克·約翰在奧運會后參加過幾次非一流的田徑比賽,最好的國際賽成績是銀牌,并很快退役,在英國的罕布什爾郡成為一名受人歡迎的醫(yī)生。1991年12月8日去美國過節(jié),中風,隨即去世,享年66歲。
劍橋大學體育協(xié)會前主席哈佛博士說,馬克·約翰在克雷格私立學校念書時就是跑步好手。這所學校在英國體育界有很好的口碑。奧組委中不少人和牛津大學有瓜葛,包括主席Lord Burghley。1948年3月,馬克·約翰剛好參加了劍橋大學與牛津大學的田徑對抗賽。他贏了。此后他幾次代表劍橋大學到法國與蘇格蘭進行比賽,但都是大學生級別的比賽。
有一天,奧組委的人找上門,要他作為最后一個火炬手點燃溫布利體育館的火炬。
馬克·約翰沒有告訴同學這件事,但是在夜晚他舉著火炬練習的時候(火炬很重),事情暴露了。同學們舉著點燃的煙圍著他,一起奔跑。
有人說,“他像一個希臘的神靈”。
種種跡象表明,無名小卒馬克·約翰被選為火炬手,與倫敦奧運會的宗旨并非是體育精神上的相關。
如果純以今天選擇奧運會舉辦城市的標準衡量,那么無論如何,1948年的奧運會都不會在倫敦舉行。
1948年的倫敦與二戰(zhàn)前“日不落帝國”時代的倫敦無法相比。二戰(zhàn)結束近3年,倫敦還驚魂未定。室內自行車賽場在二戰(zhàn)期間被征用作軍用氣球基地,而今雜草叢生。1948年年初,在私人捐助下,雜草才被清理,鋪上瀝青。
整個歐洲還在緩慢的恢復期。二戰(zhàn)結束不到3年,由美國援助歐洲的馬歇爾計劃剛剛執(zhí)行1年。1947年,歐洲又遭遇到百年不遇的自然災害(先是洪水,后是旱災)。
而同臺申奧的5個城市,都沒有受到戰(zhàn)爭的摧殘,4個在美國(巴爾的摩、洛杉磯、費城、明尼阿波利斯),一個在瑞士(洛桑)。
事實上,承辦的過程也證明這是一場倉促而就的奧運會。近60個國家3714名男運動員抵達倫敦,發(fā)現(xiàn)這里并沒有奧運村或者旅館。主辦方把他們拉到分散在倫敦各處的近30個帳篷營地,包括英國皇家空軍的營地。余下的385名女選手則被安置在漢普頓大街的薩朗學院。
假若倫敦奧運會多少是為了收拾被戰(zhàn)爭摧殘的人心,而非簡單是為了體育運動,那么也許如上問題就有了答案。這場比賽并沒有邀請德國和日本的運動員參加。
在僅存的幾張關于馬克·約翰執(zhí)火的照片中,我們多少可以看出這一用心。照片上的火壇不過1人高,馬克先生將右手高舉,就可以將火種點燃。照片是黑白的,而且是在十幾米外拍攝。因此,我們看到他的運動褲與背心在照片上呈現(xiàn)為白色。在他身后,看臺上密密麻麻的人群都在扭頭向他張望。
再遠處是跑道。那是為奧運會臨時鋪設的。 ★
1948年,倫敦
奧運會主辦國會對1948年奧運會置之不理嗎?記者們已經(jīng)不再關心這個問題?,F(xiàn)在他們要做的是把82000個人的熱情引向開幕式現(xiàn)場——7月29日的倫敦溫布利體育場。
5000名運動員組成的隊伍被各式各樣的廣告包圍著,緩慢向前推進,接受皇室家族成員的檢閱。有一位運動員在行進時給皇室拍了照片。
各種顏色的氣球裝點在皇室衛(wèi)隊和樂隊中間,與數(shù)以千計的鴿子同時被放飛到體育場上空。奧運圣火從希臘開始傳遞,這一刻終于出現(xiàn)在體育場中央。
紐約每日論壇報的Red Smith覺得這樣的開幕式是典型的好萊塢模式,每個人都會喜歡它。美國的一個潛水員Pretty Vickie Draves則認為這樣的開幕式帶給他最大的驚喜。
(美國《新聞周刊》194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