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 夏
這是一個讓人驚嘆的女孩兒。1歲時。被親生父母拋棄,先后七次轉(zhuǎn)手,在八個家庭里飽嘗人間冷暖。她很小就學會了隱忍,學會了愛和被愛。為了實現(xiàn)命運自主,她8歲就開始幫啞巴媽媽做生意,11歲嘗試自立,18歲站在流水線上點燃夢想,以驚人的付出和努力,考上了大學。
命運終于突圍,如今她又有了新的渴望——挪就是找到她所有的爸爸媽媽,把他們聚到一起,感謝他們養(yǎng)育了自己,給他們磕個頭。
她就是湖南省懷化學院經(jīng)管系2007級學生陳泉羽,這個沒看過《士兵突擊》的奇女子,被她的校友比成了榜樣許三多:“不拋棄,不放棄!”
幾多溫暖幾多冷,想家的童心遭血洗
時間回溯到1988年秋天,陳泉羽顛沛流離人生的開始。
一個下午,湖南洪江市桃李園的向湖蘭在糧店排隊買米,一個背著背簍的農(nóng)婦過來。懇求說:“好姐姐,我要去上一下廁所,麻煩你幫我照看一下孩子?!?/p>
背簍里是一個一歲左右的女嬰,正呼呼地睡著覺。向湖蘭接過了背簍,可過了兩個小時。那個女人也沒回來,小女孩兒開始哇哇大哭。向湖蘭把她抱出來哄時,發(fā)現(xiàn)了背簍里的幾塊錢,還有女嬰的生辰八字。
看到這些東西,明白了的向湖蘭只好把孩子抱回了家,喂養(yǎng)了4天后,向湖蘭就把女孩兒送走了。經(jīng)過五次轉(zhuǎn)手,女孩兒終于得到了最珍貴的母愛。但在這個家里。也遭受到了常人無法想象的折磨。
這一次接手的媽媽叫舒宗蘭,她給女孩兒取了一個動聽的名字——莉莉。初去的那些天,小莉莉就像一只受驚的小老鼠,兩只眼睛滿是驚恐。舒宗蘭用母愛溫暖了那顆千瘡百孔的心靈。
但是,好日子只有一年。一年過后,奶奶患了輕微白內(nèi)障。算命先生說,這都是小莉莉克了奶奶。奶奶開始折磨小莉莉,小莉莉天真地以為自己再乖一點,奶奶就會放過她了。所以,奶奶一說什么,她就馬上去做,即便如此,她還是沒少挨罵挨打。
日子一長,連鄰居家的奶奶聽到隔壁響動不同就會及時地大叫:“莉莉,快過來,幫我穿一下針!”這成了小莉莉逃脫暴打的最好理由??伤齾s不敢告訴媽媽,小小年紀的她已經(jīng)學會了隱忍。學會了把所有苦痛都往肚里吞。
1994年5月的一天,媽媽又上山了,小莉莉拿起掃把掃地。奶奶突然從房里沖了過來:“掃地為什么不幫我關門!你想嗆死我嗎?”猛然沖上來一手抓起她的肩,一手按住她的頭,狠狠地往桌子的硬角上撞!鄰居奶奶趕過來的時候,小莉莉已經(jīng)休克過去。到鄉(xiāng)衛(wèi)生院縫了十幾針!此時舒媽媽才知道小莉莉的苦。
之后奶奶還是一有機會就打她,還威脅她,你會告訴媽媽嗎?告訴她。我不會放過你!有一天,舒媽媽給小莉莉搓澡,發(fā)現(xiàn)女兒的腿上到處都是奶奶掐的淤青:“莉莉,你是好孩子,是媽媽對不起你呀。媽媽保護不了你。媽媽決定給你找戶好人家。要是再不把你送走,你真會被她害死的!”
最盼自立和自強,苦水喝盡女孩兒長大了
第一次,舒宗英把小莉莉送到了鄰村一戶人家,發(fā)現(xiàn)那戶人家對孩子不好。三個月后,舒宗英又給小莉莉找了一個新家。
1995年6月28日,舒宗英帶小莉莉來到了常青鄉(xiāng)巖門村二組——她的第八個家,豆腐作坊里有個啞巴媽媽和說話大嗓門的爸爸,小莉莉一直哭了七天才接受這個新家,也接受了她的新名字——陳芳。
第一年,新爸爸對陳芳很不錯,這么一個懂事的孩子,讓一家人都滿心歡喜。
1996年夏天,一場洪水淹沒了整個村莊。把爸爸囤積的黃豆沖了個一干二凈。爸爸從此消沉,迷上了賭博,對老婆孩子不理不睬。
啞巴媽媽四處借錢。又撐起了一間豆腐房。從那時候開始,陳芳每天放學回家。就幫媽媽做飯。吃完飯。再跟媽媽一起磨豆腐。機器沒有了,母女倆只能用石磨磨到深夜。
早上,小陳芳很早就要起床,幫媽媽推板車去村口賣豆腐。成了媽媽不可缺少的翻譯和助手……在學校,小陳芳是老師最喜歡的學生,但她的學費。爸爸卻經(jīng)常拖欠。
五年級時,小陳芳的老師天天催她交學費。一天。她放學去找爸爸,沒想到她剛進門,爸爸打麻將輸了錢。不僅沒有給她錢還甩手給了她一巴掌!
爸爸不給,只有自己想辦法。第二天,收橘子的來了。她想起收橘子都要求裝保鮮袋。這活兒,她也可以做。那一天,她干得很拼命。到晚上收工,小小的她竟然收入二十三塊錢。比一般的婦女還多。
當時,陳芳興奮得流下了眼淚。她終于真正地有了長大的感覺!她知道自己與眾不同,所以時時不能停歇。夏天上山采金銀花賣。冬天幫人包橘子。
2001年9月,她考進了省重點中學洪江一中初中部,為了取得爸爸的支持,陳芳硬是不吃午飯,餓了很多天,從每天兩塊五毛錢的飯錢里省出三十塊錢,在爸爸生日那天,給爸爸送了一個禮物。當爸爸打開盒子時,禁不住熱淚盈眶!
但是感動只是一瞬間的事。過后,他還是沒有改變。初中畢業(yè)后。爸爸不讓她讀高中。沒有辦法的陳芳只有擦干眼淚,坐上開往深圳的列車!
流水線上考大學,山般沉重的命運終突圍
2004年8月,陳芳進了一家電子廠,上了流水線。從小吃苦的她很快就適應了工作環(huán)境。每次開支,陳芳只給自己留下很少的生活費,其余的都寄回家。
那段日子打電話回家,陳芳聽到的都是父親的歡聲笑語。陳芳也感覺到了自立的自豪。
但是日子一久,又有一種隱痛開始襲上心頭,由于沒有學歷,處處被人看不起。就像以前渴望自立一樣,一種強烈的與命運抗爭的愿望再一次在她心中涌起。
一天,陳芳撥通了家里的電話,跟爸爸說她要辭工,回家上學。爸爸阻止說:“你別胡思亂想了,有時候,人就那個命!你得認。更何況你的工資已經(jīng)很高了,丟掉了那份工作,以后到哪兒去找?”
那個時候,陳芳的工資已經(jīng)漲到了1600元,這樣的薪水在家鄉(xiāng)已經(jīng)很不錯了??墒?,爸爸又怎么知道她的心。
苦悶的陳芳,走到了一個網(wǎng)吧,在和一個QQ好友聊起自己的身世時,那個好友說:“你知道羽泉嗎?他們的歌唱得好,要不,你就把他們的名字倒過來,叫陳泉羽吧。這個名字很適合你,你想想,其實人生就是一個旅程,我們都應該像山泉一樣歌唱。像小鳥一樣飛翔!”
陳芳被最后一句話深深激勵了。
第二天,她馬上就去工廠附近的一個補習學校報了名,趁工休的時候抓緊惡補高中的課程。因為工作時間本來就很長,所有的同事一下班就虛脫一樣地倒在床上,而她,為了趕時間,工裝都來不及脫,就飛快地朝那兒跑。因為實在太累,上課的時候她的眼皮總是止不住地打架。為了提神,她想了一個絕妙的辦法,就是像以前的那個奶奶一樣,狠狠地掐自己的大腿。那種疼不僅讓她精神大振,更讓她想起了過去,那段不堪回首的歲月,成了支撐她好好聽課的強勁動力。
2006年6月的一天,陳芳再一次給爸爸打電話,要求辭工回家專心考大學。最后,父女倆達成了這樣一條協(xié)議:讀大學期間,陳芳不要家里負擔一分錢,但是給家里寄錢也只能量力而行了。
2006年7月,陳芳回到洪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派出所,把自己的名字改成陳泉羽。緊接著,陳泉羽在懷化一個學校報了名,又租了一間小房子。為了獨立生活,她在一個快餐店里做起了洗碗工。
因為只有初中底子,陳泉羽學習起來格外艱難。除了比別人更勤奮一點,更賣力一點,她沒有別的選擇。上課的時候,她是記筆記最認真的一個。下課的時候,她最愛找老師問這問那。為了記好英語單詞,她常常在路上念念有詞。有一次不小心撞傷了。她硬是一瘸一拐地拄著拐杖堅持去上學。
付出終有回報。2007年成人高考,陳泉羽一舉考上了懷化學院,成為經(jīng)管系經(jīng)濟管理專業(yè)2007級的本科生。收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天,陳泉羽喜極而泣。她喘了一口氣后,又開始為自己的學費奔波。
如今享受著大學校園的陽光,在知識的海洋里徜徉,她感覺是那樣幸福。與此同時,感恩的她又想起了那些曾經(jīng)養(yǎng)育過她的父母們。她暖暖的內(nèi)心里又升起了一個奇特的愿望——把養(yǎng)育過她的十六個父母統(tǒng)統(tǒng)聚到一起,給他們磕個頭,說一聲謝謝!
2007年11月,湖南教育電視臺《快樂成長》欄目聽到陳泉羽的事跡后,為她做了一期節(jié)目,并專程與她走了一趟“感恩回訪之旅”。細心的陳泉羽給每一個家庭都帶去了禮物。
2008年1月11日,記者和她去了第六個媽媽舒宗蘭家。在那兒,記者見到了鄰居奶奶,說起陳泉羽,老人家禁不住淚花顫動,感慨不已。她對陳泉羽說:“孩子,人是三節(jié)草,總有一節(jié)好。以后,你就會好起來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