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功強
小樹袋熊又叫考拉,生活在大洋洲,是澳大利亞奇特的物種。長期以來,考拉一直保持著樹居的生活方式,以大洋洲特有的桉樹葉為食。在漫長的歲月里,考拉進化出了一套非常完善的生理系統(tǒng)與機制??祭男玛惔x非常緩慢,從而保證食物可以長時間地停留在消化系統(tǒng)中,并最大限度地消化吸收食物中的營養(yǎng)物質(zhì)。而這種非常低下緩慢的新陳代謝活動,同時也讓考拉可以最大限度地節(jié)省能量,保存體力。所以。我們就會經(jīng)??吹剑祭刻鞎?8—22個小時。因為新陳代謝緩慢,考拉對水分的需求也低得難以想象。平時,桉樹葉蘊含的微量水分。以及樹葉上的露水,就足夠考拉生存之用。到了雨季,它們則痛飲甘霖,將水分保存在身體中。
只要有一點兒樹葉和水,就能讓考拉很好地活下去,活到自然壽限。所以。除非必要。絕大多數(shù)考拉畢生只待在一棵樹上。直至死去,從不下到地面。更不用說遷往別的樹上,即便是近在咫尺的桉樹更為枝繁葉茂。
同樣的,在大洋洲還生活著澳大利亞林豹。林豹以捕獵其他動物為食,活動范圍很大。一只林豹的生存領(lǐng)域大約有五十平方公里。為了吃上新鮮可口的肉食,它每天奔波在叢林里,穿梭、逡巡,捕獵成功后,林豹飽餐一頓,往往只是吃掉整頭獵物的一半。它會把剩下的一半拖到高處的樹杈暫時保存著,然后四處巡視前幾天吃剩后放在別處的獵物是否還在,或者查看領(lǐng)地中是否有了擅自闖入者。林豹每天捕獵、巡視,疲憊不堪,可是卻成為慣例,毫不輕易改變。除了疲憊、憂慮,林豹為了護衛(wèi)自己占有的整片叢林,還經(jīng)常在和擅自闖入的同類的打斗中受傷。
兩者相比,一只澳大利亞林豹占有的物質(zhì)總量是一只考拉的天文倍數(shù),但是,如果從一個生命所享有的原生態(tài)幸福的角度來看,澳大利亞林豹無疑是一個弱者。林豹每天能夠心無掛礙地酣睡的時間不足5個小時,多數(shù)時間。即使無所事事,它也只能打個盹,神經(jīng)得保持必要的捕獵或者防御的警覺。如此算來,在它15年的一生中,它安享美好時光的時間僅有2萬7千個小時。相反,考拉的生活是如此的簡單,它的所有生活就是吃一點兒東西,曬曬太陽。吹吹清風,然后酣然入睡。這么簡單乏味的日子,看似毫無意義,可是,它能夠活著的15年里,總共有10萬零8千多個小時供它享受本色的幸福。它沒有地盤需要照看,沒有多余的財產(chǎn)需要打理,也沒有對手需要防范。它的所有,看起來只有一棵樹上的部分葉子和黏附在上面的幾滴露水。實際上,還有世上所有的生靈可望而不可即的足量而純粹的安逸和自在。
或許正因為如此,考拉的生活方式為當今歐美一些年輕人熱捧。他們找一份最簡單的工作。拿一份剛夠溫飽的薪水,租最便宜的房子,吃最簡單的飯菜,胸無大志,深居簡出,過得逍遙自在,他們甚至把自己熱衷且在踐行的這種生活方式稱之為“考拉主義”。據(jù)說,“考拉主義”者在西方已經(jīng)超過了6千萬人,有了一個相當大的規(guī)模。
簡單到極致的生活。自有本質(zhì)意義上的幸福:而生活一旦只剩下“占有”的主題,多半會演變成一種負擔。
其實,一簞食,一瓢飲,即足以滋養(yǎng)一個生命。但是,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如果細細體悟考拉的一生,人們或許會變得清醒和理性一些,不會再打著奮進的幌子干那么多的為名利而折騰的蠢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