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 弦
空間是有情緒的,寫在那每一個細節(jié)里,正如同人的情緒寫在臉上或者心里一樣。
但在所有空間里,恐怕沒有其他任何一種空間能像家那樣具有真性情,那樣無所遮掩與清澈見底——無論你是虛榮或者樸實、驕傲或者誠懇、張揚或者平淡,你的真實,在這里都難以說一點謊。于是,即便是從未與之打過交道的人,只要往其家看那么一眼,或許就能如瞥見人在不設(shè)防情況下的舉手投足,讀出到一些驚喜。
林先生就是這樣一個人。剛開始,只知道他是臺灣人,從事音樂工作,很忙,說話很客氣。后來有幸因為拍片子,才有了今天筆下的諸多文字和新的認識——家真是能夠讓一個人變得豐滿。林先生的家可以說是一個情緒之家,趣味之家。步入大門之后,就宛如進入了一個家庭的心靈世界,一挪步,一抬眼,都是真性情。就這樣,不知不覺地,林先生的話也漸漸多了起來。
“之所以選擇現(xiàn)在的家,是因為它有家的感覺,遠離喧鬧的地區(qū),交通方便,臨近四環(huán)?!?/p>
“收房的時候,都是精裝修,如壁紙、紅色木地板、踢腳等,我們不喜歡,覺得它過于繁復(fù)老氣,所以便全部去掉這些,重新裝修成了這種現(xiàn)代風格?!?/p>
的確,現(xiàn)在這個家更像一個喜歡高爾夫、滑雪,同時又迷戀現(xiàn)代繪畫藝術(shù)作品,并熱衷電吉他的人的家;更像一個喜歡坐在BAllCHAIR里用鐵三角牌的耳機聽音樂、看書,每晚都要欣賞電影的人的家。
這個家,是一個講究隨性與自然的家。男女主人像大孩子一樣穿著居家服,小女兒則穿著可愛的小褲子,一面光著腳丫子高興地跑來跑去,一面肆意和爸爸開著玩笑。林先生說,為了讓孩子生活得更愜意,所以專門裝了地熱采暖,讓喜歡光腳的她,即便是在冬天也能夠有春天般的溫暖。
于是,這個家,在雪白的背景色下紅色更紅了,銀色更亮了,黑色更有光澤感了,金色也更純粹了:在這種雪白色的背景下,即便是書架里隨意露出的書脊,墻上擱置的各色像框,都能成為同一種色調(diào),成為種寫意。這就好比人的性情,在淺色的底子里,那豐富的許多面不但會變得更加豐富,而且還有了生命的張力。
“對于家居風格,我一向很有自己的主張,喜歡現(xiàn)代簡約的風格。但是不能因為喜歡就把所有東西全部堆砌在家中,那樣會破壞家的整體風格?!痹诹窒壬壑校揖褪撬囆g(shù)的調(diào)和,完美的取舍;家就是講究,是格調(diào),是自己對于生活的訴求。
林先生講究風水,就也是這種訴求的一種體現(xiàn)。比如將主臥專門讓給了女兒住,這是因為夫妻的房間要在整個戶型中的正西北;而為了不讓家的中心是廚房或廁所,就又特地進行改造,將正中的位置改成了保姆房;原來的兩間客臥,也出于風水的心理考慮,故意把墻往后推,改變格局,變成了一個不錯的套間(即主臥中含衣帽間的格局)。
對于一般人來說,這些舉動總會讓人難以理解。但生活中很多的樂趣與幸福,不正是源于某種篤信,源于人們的內(nèi)心追求么?往往,只有懂得不斷追求的人,才會更注重生活中的自然,自如、隨性。這就像是追尋音樂中的靈感,更聰明的人總是能更深地體會到“可遇而不可求”的真諦。
林先生的家,更是不拘一格的家。各式的椅子、燈飾,現(xiàn)代繪畫作品、一看就讓人充滿激情的電吉他,還有臺灣的布袋戲偶趙子龍、大大小小的玩具,數(shù)不清的電影光碟,以及專門請朋友在墻壁上隨意勾勒的壁畫線條,都無一不在提示著這個家的舒適與豐富,讓人在羨慕的同時,更向往這個家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