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振華
《易經》中曾有關于穴居的記載,“上古穴居而野處,后世圣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以待風雨,蓋取諸大壯。”后來,隨著房屋建筑的發(fā)展,“穴居”這一名詞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先人告別穴居,是人類文明的一大飛躍,而在社會高度發(fā)達的今天,社會上又出現(xiàn)了新的“穴居”一族,他們崇尚一種自由、嶄新的生活方式:不外出、在家消費、在家工作、在家享受,家就是他們的全部世界。
吃喝玩樂都在家里
明媚的陽光照射進小金的臥室時,小金瞇著眼看了下時間,8:30,轉身又睡了過去。再次醒來時,時針已經指向11:00了,她這才伸個懶腰,慢悠悠起床,先將電腦打開,放起輕音樂,順便還打電話給樓下的小餐館,點了兩個菜讓他們送上來。
這就是小金一天的開始。小金大學畢業(yè)已經有六七年了,以前在公司里擔任美工,每天晚上基本都要加班到11點左右,第二天又要8點上班,這份工作讓她身心疲憊。一年前,她離開公司,開拓自己的業(yè)務,她的工作室就是自己的家,一開電腦就能工作,因為都是從網上接的單子,使她有足夠的時間來自由支配。下午和晚上是小金的工作時間,她還時不時地去天涯、19樓論壇逛逛,分享網友們的經歷、生活?!拔艺J識好多跟我差不多生活方式的朋友,我們還互相督促在家里做運動鍛煉身體?!?/p>
新“穴居”一族平時不出門,他們怎么解決日常所需呢?“我不喜歡到商場購物,熙熙攘攘、擠來擠去的,低價特賣區(qū)域總是圍了一群人在那兒挑啊揀的?!毕啾戎?,小金更中意在家里點點鼠標,從網上搜羅中意商品,而且網店因為不要租金,東西普遍比實體店要便宜,也省得去大賣場血拼和排著長隊等候結賬了。撥撥電話,東西就會送上門?!艾F(xiàn)在連樓下的小賣部、水果店和干洗店都開通了上門服務,真是方便。”
“穴居”在家,也不能整天對著電腦工作,室內娛樂的方式很多,上網、打游戲、看碟片還是傳統(tǒng)的三大巨頭。小金對打游戲不怎么感興趣,有時會在游戲平臺上打打牌,“除了上網、打游戲、看碟片外,還有很多事可以做,你看我家里,有音響有話筒,可以K歌;旁邊的吧臺上我也放了幾瓶好酒,來點音樂就跟酒吧差不多了;前段時間朋友建議我買個健身器,我就在網上訂購了一臺,現(xiàn)在已經收到了,這下連‘健身房都有了?!?/p>
臺灣偶像團體F4中的“仔仔”周渝民也是屬于“穴居族”,沒有工作的時候,整天就待在家里打電玩。此外,還有電影《人魚朵朵》中的插圖家,她一直窩在家里,女主角奉命取插圖,也是遭受冷遇:門開一小縫,將畫稿遞出就完事,但是最后她現(xiàn)身時,則絕非不修邊幅的邋遢鬼,而是個裝扮入時的藝術家。有的白領也很喜歡在節(jié)假日“穴居”,國慶休假也不外出,這是“假日穴居一族”。
足不出戶,能聞天下事
“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這是古代富家千金的成長法則,不出則已,出則驚人??v觀目前的穴居人群,有不少人選擇“閉關練功”,以期獲得出關后的叱咤風云?!把ň印辈⒉皇且环N極端的生活方式,而是現(xiàn)代人在某個特定時期的一種萌動,想要獨處的心境。于萬千廣廈之中,開辟一方凈土,24小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獨自享受著家的感覺。他們自我但不自閉,或許也是因為對某些事物的不滿,而選擇了這樣一種隨遇而安的生活狀態(tài),其實他們有很多人還是對生活很樂觀的。
“穴居族”很懂得利用周遭的資源為自己服務,殊不知這些正在慢慢滋長他們的惰性。他們也會為工作忙碌到深夜,但是他們會買份夜宵悠閑地干活,不用為趕不上末班車而焦慮,他們的生活就是這樣自如?!把ň幼濉敝谐藙偞髮W畢業(yè)的年輕人外,還有不少是三四十歲的中年人。他們厭倦了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喜歡把辦公室放在家中,他們有的是自由撰稿人,也有的是服裝設計師。這類人,靈感的萌發(fā)可能僅僅是幾秒鐘之間的事,面對辦公室這樣的工作環(huán)境卻很難發(fā)揮自己的想象。他們選擇“穴居”,也許是厭倦了工作環(huán)境的喧囂,更想要自由支配自己的時間,抑或是喜歡獨處的生活方式,討厭各種社會交際活動。
誰在力挺“穴居族”
電子科技催生出了新的“穴居”時代,而電腦和網絡的普及,也讓原先在寫字樓、辦公室上班的工作群體有了在家里工作的機會。以色列文壇泰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作家阿摩司·奧茲就自稱“穴居族”。老人家每天早晨5點半就起來寫作,日復一日,他卻從來不用網絡,有點偏執(zhí),但不影響他寫出舉世聞名的作品。
然而凡事都有兩面性,“穴居族”在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的同時,也失去了一些東西。人是群居動物,常把自己封閉在一個空間生活,社交等方面能力會有一定的衰退,也少了許多與朋友出游的樂趣。因此,“穴居”只適合某類特殊人群在某個特定時期嘗試,如果人人都“穴居”在家,這個社會也就不成社會了。
(摘自《觀察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