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德寧
去印度前,聽說印度人看電影前先起立唱國歌。2008年2月17日晚,我們在新德里看電影時到是沒有看到這令人激動的場面,但印度人看電影時的“尊重”和“正式”,卻仍讓人印象深刻。進電影院要通過安檢,設備先進如同機場,安檢人員從頭查到腳,一絲不茍。可能看我們是“老外”,只將我們隨身的食品收去寄斧,而印度人被查出的口香糖和香煙等就徑直扔進垃圾桶,有意思的是,被扔東西的人不但沒脾氣,反而向安檢員微笑致歉,好像犯了錯。不知印度電影院為何要如此嚴格安檢,是防盜版,或是防恐?印度電影院曾發(fā)生爆炸,造成多人死傷,警方疑為恐怖襲擊。
盡管電影在其他國家受到網(wǎng)絡和影碟的沖擊,電視機和家庭影院也越來越多地進入印度家庭,但印度人到影院觀看電影,感受音響效果和體驗生活情趣仍勢頭未減。這可能是因為印度城市里的其他娛樂場所很少,很難見到夜總會、酒吧、KTV等,即使有,也競爭不過電影院。
印度人愛看電影,可能也與票價不高的大眾消費有關(guān),例如,我們看的這家影院是印度最好之一的PVR連鎖電影院在新德里的分院,富麗堂皇,坐椅很寬,可以半躺著看,十分舒適,音響效果一流。票價分好幾等,最高是200盧比(約5美元),最低50盧比(約1美元多),還不到10元人民幣。據(jù)說中等城市的影院更便宜。
最主要的原因是,電影已成為印度人生活和娛樂方式的一個重要部分。一位印度電影導演曾說過:“印度電影院既是夜總會又是神廟,既是馬戲場又是音樂廳、還是詩歌研討會的現(xiàn)場?!?/p>
印度電影有載歌載舞和畫面精美的特點,但給人感覺似乎總是唱唱跳跳、打打鬧鬧。所以近年來,寶萊塢推出了“新概念印度電影”,加強了舞蹈、劇情和人物感情之間的緊密結(jié)合,在保持了傳統(tǒng)特色的同時。涉及許多敏感的社會問題,引人思考,也多次獲國際大獎?!犊ǚ抢肪褪歉鶕?jù)非法移民沉船等一系列真實事件改編?!陡实?,我的父親》讓人們看到的不再是圍繞著政治光環(huán)的圣雄甘地,而是作為一家之主的甘地,看到甘地在親情面前的無奈與傷感,看到甘地真實的家庭生活,十分感人。
印度電影在很大程度上是為印度本土觀眾打造的,保持自己的人文特色。也由此培養(yǎng)起自己的世界級明星,首屈一指的當屬阿什瓦婭·蕾(1994年的“世界小姐”),《時代》曾評選她為全球100位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如今,她已是寶萊塢片酬最高的女演員,被印度媒體捧為“美得讓A窒息的女人”。我們到處看到她的大幅劇照。
那一夜,我們看的是一部喜劇,類似于周星馳的“喜劇之王”,一位小人物夢想成為大明星,結(jié)果卻因演技好被黑社會利用,做了對立面的老大、假丈夫和假父親,我們雖然聽不懂本地語,但這并不影響我們的欣賞,每當看到主角那無厘頭表演時,我們與印度人一起捧腹大笑。
電影成了不同國度人們心靈之間溝通的紐帶。
(張志文摘自《揚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