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冶陶
一片沉沉的黑夜中赫然跳出一座燈火輝煌的城堡,如海市蜃樓。睡意未消的我被這突如其來的輝煌震撼了,就像是在沙漠中獨自行走了多日的旅人,突然看到一片草木茂盛的綠洲。
之所以稱克魯姆洛夫為波希米亞裙裾上的花朵,是因為在波希米亞地區(qū),大大小小散落著許多別致的小鎮(zhèn),它是其中最漂亮的一個。
其實,克魯姆洛夫不僅是波希米亞地區(qū)最漂亮的,也是世界上最美的幾座小鎮(zhèn)之一。1992年,小鎮(zhèn)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從此名聲遠揚。
那晚從捷克南部城市布杰維采到克魯姆洛夫的汽車上,兩邊看不到景色,車上的人由于語言障礙也無法聊天,于是打起了盹。再醒來時車上全空了,只剩我一個。下車后問清方向,沿著黑乎乎的小路向小鎮(zhèn)走去。轉過了一個彎,在一片沉沉的黑夜中赫然跳出了一座燈火輝煌的城堡,如海市蜃樓。在那一刻,還有些睡意未消的我被這突如其來的輝煌震撼了,就像是在沙漠中獨自行走了多日的旅人,突然看到一片草木茂盛的綠洲,令人先是無法相信,而后又欣喜若狂。
經過一座小橋后即進入了小鎮(zhèn)。黑黝黝的小鎮(zhèn)偶爾漏出點點燈火,映著高聳的塔樓,耳邊只聽到嘩嘩的水聲、間或不知從哪里傳來的幾聲狗吠和我自己的腳步聲。午夜小鎮(zhèn)燈火通明的城堡和幽暗寂靜的甬道,截然不同,但又恰到好處地融為了一體。城堡的燈火映襯得黑夜更加深邃、小鎮(zhèn)更加寂靜,而小鎮(zhèn)的寂靜也把城堡烘托得更加古老、更加幽深。雖然初來乍到并未見到小鎮(zhèn)的真面目,但所有的感覺都告訴我,它不會讓我失望。
第二天早晨出門一看,小鎮(zhèn)籠罩在一層淡淡的薄霧中,城堡縹緲地閃現(xiàn)于山坡之上。
從廣場向城堡方向信步而去,但聞水聲陣陣。從窄巷出來,赫然一老橋跨越過歡騰而過的河水。此時河岸邊的所有一切都還沉浸在帳紗背后,好像剛剛伸了個懶腰,還在半夢半醒之間。色彩鮮艷的小屋、河邊供人休息的長凳、河兩岸秋意盎然的樹木、彎彎曲曲潺潺流過的河水、還有我所倚靠著的老橋,這樣的一幅畫面,就差一輛從橋上緩緩行過的老馬車了。
順著石板路拾級而上,城堡漸漸清晰了起來。這個城堡是波希米亞地區(qū)僅次于布拉格城堡的第二大規(guī)模的城堡。從伏爾塔瓦河畔仰望城墻,能感到一種震撼力。粉紅色的壁畫充滿了整個塔樓的外墻,塔頂是綠色。這種大膽的色彩搭配,也只有波西米亞這個追求浪漫、別具一格的民族才敢使用,也只有這樣大膽而濃重的色彩才能彰顯出這個民族的獨特魅力。
城堡的位置雖不能稱作天險,但也是居高臨下易守難攻。尤其特別的是城堡內走廊墻上的窗口,透過那小小的窗口望去,剛好從不同的角度俯視伏爾塔瓦河以及兩岸的小鎮(zhèn),每一個窗口都是一幅未經雕琢秋意正濃的小鎮(zhèn)風情畫。
我著實慶幸自己選擇了秋季來捷克。捷克是屬于秋季的,波西米亞更是只有在秋色中才盡顯其嫵媚妖嬈、狂放不羈。藍藍的天空下,紅紅的屋頂似乎是各種表情,尖尖的塔頂述說著久遠的故事,金燦燦的樹葉翻飛其間,一條波光粼粼的飄帶舞動著向遠方奔去。
走在小鎮(zhèn)窄窄的石板路上,游人寥寥,正好適合晃晃悠悠漫無目的地閑逛。小巷兩邊多是咖啡館、餐館、玻璃品店、工藝品店。建筑本身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全是二三層的小樓,頂著紅紅的斜屋頂,間或有一兩個黑色的點綴其間。倒是外墻的顏色各不相同,黃色的、粉紅色的、灰色的、淡綠色的、赭紅色的,在窄窄的石子路上,構成了一幅幅淳樸浪漫率性的波西米亞小鎮(zhèn)風俗寫真畫。
街巷里的商店雖然店面不大,但櫥窗都非常別致漂亮,讓人忍不住要進去看看,尤其是那些玻璃器皿店。與布拉格玻璃品店的精致不同,這里的玻璃多是采用一種被稱作森林玻璃的略顯粗糙的原材料制作,樣式也是極普通的。這種森林玻璃的命名有兩種說法,一是因為其制作多是在森林中完成,二是這種玻璃本身帶有淡淡的綠色,像森林的顏色。這些款式樸素、材料粗糙的玻璃制品,擺放在石板路旁用原木做襯板的櫥窗里,散發(fā)出的氣息卻是極端的浪漫。如果說布拉格玻璃店是大家閨秀般的公主,那這里的就是波西米亞女郎,雖然未施粉黛,但風情萬種、顧盼生輝,那一抹淡淡的綠最是撩人,每次都將我的目光旋入無邊的森林深處。
小巷里的餐廳也各具特色。除了光顧過的幾家裝飾別致的主題酒吧、咖啡館以外,其中有一家餐廳按中世紀風格裝飾,供應最傳統(tǒng)的波西米亞食品,叫KRCMA,以美味烤魚而著稱。它的作法簡單:將剛釣上來的魚收拾干凈后,表面涂抹上作料然后上火架上翻烤。用這種純原始工藝加工出來的魚味道純正鮮美,能吃出魚的原味。更特別的是這里盛湯的容器,竟然是烤得較硬的一個面包,將頂部切開,把里面的瓤掏空,煮好的湯就盛在里面。湯的味道雖然沒有特別之處,但盛具卻使這平凡的吃食平添了魅力。
小鎮(zhèn)的一切都是那么完美,這里有我想要的美景,有我想要的浪漫,有我想要的寧靜,有我想要的自由。當我離開小鎮(zhèn)時,當火車長鳴緩緩開動時,我不禁自語:克魯姆洛夫,我會再來的;捷克,我會再回來的。下次再來時,要把散落在波西米亞地區(qū)更多的小鎮(zhèn)仔細看個夠。
如何到達
從捷克首都布拉格搭乘火車或者汽車,到連南部城市布杰維采,從布杰維采搭乘汽車即可到達克魯姆洛夫。車次非常多,整個路程耗時大約4小時。
住宿
克魯姆洛夫的旅館非常多,從豪華酒店到青年旅舍,各種檔次的都有。
注意事項
英語在捷克不是非常通行,所以最好將目的地的地名事先寫好,買票或問路時才不會有麻煩。
公路在歌唱
邊開車邊聽音樂是很多司機的習慣,現(xiàn)在在日本中部和北部的三條“音樂公路”上你會多一個選擇,聆聽來自公路的美妙聲音。
日本北海道工業(yè)研究所的工程師們根據音叉原理鋪設了一條帶有6~12毫米寬特殊溝槽的公路,車輛駛過時路面就會發(fā)出聲響。車駛過時發(fā)出的高低不同、錯落有致的聲響,共同“演奏出”一首有美妙旋律的樂曲。同時路面上還標有不同顏色的音樂符號,可謂聲色俱全。
當然就目前的技術而言,“音樂公路”只能按照設計好的模式播放一首固定的樂曲,不能滿足人們的不同音樂品位。同時,想要得到美妙的旋律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必須關好車窗,把車速控制在時速45公里才能讓“音樂公路”盡情歌唱。開得快了就會產生快進的聲音,時速低于20公里則會產生慢放的效果。而對于那些充滿激情、想要尋求動感十足的搖滾發(fā)燒友和崇尚音樂DIY的人們來說,“音樂公路”還有太多需要改進。
芭蕾演繹“現(xiàn)代版巴別塔”
在中央芭蕾舞團新一年的演出季中,最大的亮點無疑是中芭和英國舞壇炙手可熱的編舞家阿庫讓·漢聯(lián)手推出的新作《Bahok》。
阿庫讓·漢是英倫最有名的編舞大師。7歲起接受印度傳統(tǒng)舞蹈卡達克的訓練,他是帶著傳統(tǒng)心法,闖蕩西方現(xiàn)代叢林的習武者,一路吸納歐美現(xiàn)代舞技巧的精髓。
《Bahok》是令觀眾們期待已久的新作。Bahok緣于孟加拉語,含義為來自不同國度和民族的人們走到一起,把自己的母族文化交融貫通。演員們來自中國、韓國、印度、南非和西班牙等不同的國家,承載著迥異的傳統(tǒng)和舞蹈背景。阿庫讓·漢希望呈現(xiàn)出一個現(xiàn)代版巴別塔故事。這次在中芭演出季的演出,是全球首演。
時間:1月25日~1月27日
地點:天橋劇場/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