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危害癥狀
玉米整個生育期均可感染粗縮病,其中以苗期至7葉期發(fā)病最盛。植株感病后,表現(xiàn)為植株嚴重矮化,莖稈變粗,葉片緊湊,節(jié)間縮短,葉片變成深綠色,變得寬、短、脆。雄穗退化,雌穗畸形,發(fā)病早的不抽穗,發(fā)病晚的雄、雌穗雖抽出,但扭曲畸形,雌穗小,甚至不結穗,有的1棵玉米結4~5個穗,但抽穗后不再生長。有些玉米品種感病后,心葉卷結,特別是葉角黏結,由于莖部繼續(xù)生長,使心葉彎成弓狀。
二、藥劑防治
在玉米染病初期,用20%病毒A500倍液或1.5%植病靈1000倍液噴霧,可有效緩解病情。對于發(fā)病地塊,可選用1.5%植病靈800倍液或20%病毒寧1000倍液,加入0.2%磷酸二氫鉀混合后噴施,對玉米粗縮病有一定的預防作用。也可在灰飛虱傳毒危害期,尤其是玉米7葉期前噴灑2.5%撲虱蚜乳油1000倍液及10%病毒王可濕性粉劑600倍混合液,每667平方米(1畝)噴兌好的藥液30~40公斤,隔6~7天噴1次,連噴2~3次。
三、田間管理
做好玉米健身栽培,增強植株抗病力;及時拔除病株,帶出田外集中燒毀;對個別發(fā)病嚴重的田塊,應及時毀耕,并改種豆科作物,最大限度地減輕經濟損失。(山東省菏澤市農業(yè)技術推廣站 李繼生 龔建國 郵編:274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