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廬山舊事:牯嶺抗日座談會

        2008-04-29 00:00:00馬社香
        讀書文摘 2008年10期

        楊虎城奉召二上廬山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后,蔣介石采取分而治之、軟硬兼施的辦法對付“肇事頭目”。12月25日,張學良陪同蔣介石夫婦、宋子文回南京,蔣答應張數(shù)日即返。誰知到南京被扣,以張學良為籌碼,要求西安放回了與蔣介石同時逮捕的陳誠等國民黨要員。在陳誠等安全回到南京后,12月31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派李烈鈞、朱培德、鹿鐘麟組織軍事法庭,審判張學良,判有期徒刑十年。1937年1月4日,宣布特赦,交軍事委員會嚴加管束。自此張學良被軟禁幾十年。東北軍群龍無首,很快被蔣介石軍隊收買的收買,擊破的擊破,分而化之。

        對楊虎城,蔣介石采取了另一種手法。

        1937年3月9日-13日,蔣介石來廬山,小住數(shù)日,返回杭州,詔令楊虎城到杭州相見。

        1937年5月27日,蔣介石再抵廬山,同時命令4月份已革職留任的楊虎城來廬山面訓。楊虎城當日和鄧寶珊、周梵伯、申明甫、亢心栽、于明江、樊雨農(nóng)和白澈如等九人乘歐亞航空公司的班機于下午3時抵達上海。周恩來同乘這架飛機從西安到達上海。

        6月4日,楊虎城和周恩來、宋子文、宋美齡、鄧寶珊等人同機向九江飛去。

        宋子文和周恩來早在廣州國民政府時期(1925-1927)已比較熟識,自然地談到1937年5月國民黨中央考察團由涂思宗、蕭致軍率領赴延安考察的新聞。

        周恩來再次贊揚了楊虎城1937年2月4日領銜諸將領主張和平解決事變的通電,相詢“漢卿自由”問題,宋子文對張學良即將恢復自由比較樂觀,并告知2月15日,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已接受中共團結(jié)御侮的主張,蔣委員長對過去誓死消滅的共產(chǎn)黨尚且講團結(jié),對漢卿和虎城更要講友愛了。宋子文的話亦真亦諧,不知對他的妻弟黨國領袖是褒還是貶。

        宋美齡矜持地微笑,右邊展露出深深的酒窩。有人說,宋美齡照相是很喜歡照右面的。

        楊虎城沒有說話,他可能想起數(shù)月前在杭州與蔣介石、宋美齡的兩次見面,陰影就像機艙外面忽高忽低的云層。

        1937年3月16、17日,楊虎城在機要秘書李志剛的陪同下,乘飛機到杭州見蔣。會見時在座的有宋美齡、宋子文、鄧寶珊、于學忠、胡宗南。坐定后,楊虎城問蔣:“委員長身體好些了吧!”蔣答:“腰痛漸漸地好了,不要緊?!庇终f,“我對身體上的折磨,向來很能忍耐,吃一點苦,不算什么。我向來對人寬大,不記舊怨,以往對人,你們是全知道的,不必多說,但對部下,過于信任,以致發(fā)生這次事故,使各方面受到損失,我身為長官,自覺不足為訓。”說到這里,驟然改變語氣,對著楊、李指桑罵槐地糟蹋張學良,蔣介石說:“張漢卿常對我說,有他老子,他跟著他老子走,沒有他老子了,他跟我走,勸我搞法西斯組織,他說服從領袖?,F(xiàn)在他竟如此,你看這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又說,“他打不住共產(chǎn)黨,就向共產(chǎn)黨投降,若是打不住日本時,還不是向日本投降嗎?”又說,“他的部隊正在火線上犧牲,他和王以哲竟秘密到陜北與敵人議和了,怎樣對得起長官,怎樣對得起部下!”愈說聲調(diào)愈高,大發(fā)脾氣,嘴里說張顯然是對楊的。這時候,宋美齡一再上樓拿蘋果和梨給在座的人們吃,小心翼翼地把削了皮的梨和蘋果送到蔣的嘴邊,蔣的語調(diào)漸漸地緩和下去了。蔣接著說:“張漢卿這樣一個人,虎城竟是跟著他一路走,仔細想想,能對得起誰!幸虧還沒有荒謬到底,假如后來不肯回頭,還能有今天嗎?”

        第二天,蔣介石邀楊虎城繼續(xù)談話,與第一天的“旁征博引”相反,用最短的時間直奔主題,表達了兩個意思。第一,蔣問他事變解決后,中央對他的部署安置,有不恰當?shù)臎]有,要他提意見,可以改正。楊虎城沒有提什么意見,覺著提了,對人對事不僅沒有益處,甚至會起相反的作用,不如不提。第二,問楊虎城經(jīng)過這次事變,繼續(xù)任職,情感上是否覺著有不方便處。楊虎城還沒有開口,蔣即說出下言:“在事變中各級人員對你是有不滿情緒的,這是一時轉(zhuǎn)變不過來的,你繼續(xù)任職,在情感上有些不便,不如先往歐美參觀一個時期,回來再任職。出國費用可由公家負擔,啟行的時期也不必規(guī)定,可以從容準備……”楊虎城感到蔣介石的老辣就像一個設套的獵人。

        從杭州回陜不久,楊虎城被“革職留任”,5月初,蔣介石派人催楊虎城準備移任出國。5月27日,蔣介石一到廬山,一天都不許耽誤,叫楊虎城飛上海,續(xù)飛九江。

        6月4日晚,楊虎城一行登上廬山。在小天池路口,陳立夫和邵力子等正在焦急地展望,一見來人,立即高興地上前,握手寒暄。邵力子在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上被正式任命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長一職,6月1日,他和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長陳立夫一起上山。此時見到西安事變以前的舊搭檔,笑著問:“楊將軍是第一次到廬山吧?值得看一看?!?/p>

        楊虎城臉上也帶著些許笑容,回答:“我1933年夏天來過,那是在火蓮院參加過將軍訓練班。我和鄭洞國、衛(wèi)立煌還是訓練班的同學。”

        邵力子大笑,幾分遺憾地說:“阿拉那時已到陜西上任了,年紀不算老,怎么記不住了?”邵力子當年五十五歲,在國民黨中央一級干部中已屬高齡。

        陳立夫在旁邊跟著大笑,眼睨著楊虎城的舉止軒昂,笑聲漸漸低沉下來。捫心自問:如果他不是國民黨中央的組織部長,如果他和蔣委員長沒有非同尋常的淵源,如果他不是在政治漩渦中滾打幾十年,他會不會在數(shù)日前布置暗殺這位西安事變中叱咤風云的人物?在5月27日楊虎城到達上海前幾天———

        陳立夫命令國民黨中央黨部調(diào)查科季元樸請來鎮(zhèn)江江蘇區(qū)監(jiān)察使署的褚龍吟,在自家住宅南京常府街18號二樓,親自向褚龍吟如此說辭:“這一次張、楊擁兵叛變,劫持統(tǒng)帥,個個都欲得而甘心。委座豁達大度,對張學良僅判十年徒刑,還要呈請政府特赦。對于楊虎城毫不懲處,讓他逍遙法外。我今天作個持平之論,張學良對于黨國起碼有功有罪,如統(tǒng)一東北,統(tǒng)一華北,解散擴大會議,都不無微勞。楊虎城完全是委座提拔起來的,竟然犯上作亂,實在是罪不容誅。許多忠黨忠國之士都激于義憤,要求殺他。我不能不俯順輿情,又不能不善體委座德意,所以把你特地找來,和你商議。只要你肯承認楊虎城是你殺的,事實上不一定要你動手,絕對保障你的生命安全。為了遮掩外人耳目,頂多讓你坐上五個月牢,由中央提請國府特赦,我私人出資,供你出洋留學,到哪一國去,你自行決定。回國以后的職位,我完全負責。至于具體行動,你和季元樸商量,這件事我想你一定不會不干的?”

        但陳立夫想錯了,褚龍吟雖然其父與楊虎城有宿怨宿仇,但他寧愿死,也不愿做不明大義,殘殺愛國人士的兇手。此事后來在陳果夫的干預下,以“目前尚非其時,以后相機處理”為結(jié)束。

        陳立夫此時在廬山上百般感觸地看著楊虎城這位從生死簿上活過來的人,搔了搔早生的華發(fā)。陳立夫面目清秀,惟“少年白”,三十七八歲的年齡,已白發(fā)參半。他對楊虎城表面上非常恭敬,聲音低啞地說:“楊將軍的住處勵志社已做了安排。不到處請隨時指正?!彪S之緊緊地握住楊虎城的手,充滿著熱情和敬佩。似乎一切都順理成章。

        6月7日下午,蔣介石在13號官邸接見楊虎城。那天蔣介石穿著長衫,很隨意親切。宋美齡穿著淡色旗袍,指著桌上的西瓜、葡萄請楊虎城隨用。一看楊虎城滿身戎裝,連風紀扣也扣得緊緊的,宋美齡連忙吩咐,“這又不是在軍委會,快解開解開?!笔Y介石也笑著點點頭。

        楊虎城仍然沒有解開風紀扣。他正襟危坐,費力地聽著蔣介石的浙江話:“中央叫你出國,是對革命將領的愛護。你是個苦出身,是總理的忠實信徒,中原大戰(zhàn)是立過功的,我是記得很清楚的。黨對你的信任和提拔,也不能忘記?!?/p>

        楊虎城認真地點頭。

        楊虎城是陜西蒲城東鄉(xiāng)人,父親楊復興是個木匠,辛勤勞作勉強維持全家生活。楊虎城十三歲便從鄉(xiāng)村私塾輟學到飯店當徒工。1908年十五歲時,父親被清朝殺害。國恨家仇一起爆發(fā),便與幫助葬父的知友們商議,成立殺富濟貧的“中秋會”。拉起隊伍參加了辛亥革命,1918年所部成為陜西靖國軍第三路第一支隊。1926年以國民三軍第三師師長的名義率部堅守西安八個月,隨后東出潼關參加北伐。1929年中原大戰(zhàn)前夕,馮玉祥為了縮短戰(zhàn)線,令楊虎城部撤離山東到河南集中。楊對參加派系斗爭甚為厭煩,便召集參謀長等高級軍官會議,聽取他們主張留在山東,維持地方治安,部隊番號、軍費由中央解決,被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十四師?!爸性瓚?zhàn)爭”發(fā)生后,南京電令楊虎城部進軍河南,轉(zhuǎn)向南陽阻擊陜西的馮玉祥部隊出陜。楊虎城部幫助蔣介石打垮了駐馬店的唐生智軍,受命編為陸軍第十七師,后又編為第七軍和第十七路軍,楊虎城任軍長兼十七路軍總指揮。

        1930年,楊虎城部奉蔣介石命令向陜西挺進時,中央電令楊虎城籌組陜西省政府并任主席。楊虎城任西安綏靖公署主任后,不久辭去陜西省主席職務。南京政府派邵力子擔任。

        這一段經(jīng)歷就是蔣介石此時所說的“立功”“信任和提拔”,更彰顯了張、楊發(fā)動西安事變的民族大義。

        “我記得你是1893年生吧?今年四十四歲。正是干事業(yè)的好年齡,要好好珍惜,出國后,要好好學習,回來后要好好工作。”

        蔣介石對他屬下的大員生日經(jīng)歷,以及父母的生日都是有專人搜集登記的。楊虎城還是認真地點頭,他不知如何表達此時的復雜心情。

        蔣介石話畢,即揮揮手,請楊虎城做好準備早日出國,接見完畢。

        楊虎城出來后,向鄧寶珊等人講了講經(jīng)過,心懷僥幸地說:“我真不愿出國,等一等找機會和日本軍干一場!”

        “機會總是有的,留著青山在?!编噷毶簞裎空f。

        楊虎城于6月11日下廬山,去上海。這一天,蘇州開審沈鈞儒、章乃器、王造時、鄒韜奮、李公樸、沙千里、史良七君子,全國聲援七君子呼吁抗戰(zhàn)救國的運動在救國會的領導下蓬勃展開。楊虎城深受鼓舞,期待著抗日炮響。從廬山回到上海,多次與宋子文交涉,希望遲一段時間出國。宋子文稟報蔣介石后,回復:出國時間越早越好。

        1937年6月29日,于右任、鄧寶珊等在上海新亞酒店為楊虎城出國考察餞行,并合影留念。隨即,楊虎城偕妻子謝葆真、兒子楊拯中、隨員王麟閣、亢心栽(通英文)、樊雨農(nóng)(通德文),無奈踏上出國征程。

        楊虎城將個人生死和抗日大業(yè),無窮盡的疑問和期盼都留給了廬山。

        第一期談話會序幕

        楊虎城6月29日出國的同一天,蔣介石偕宋美齡坐轎來到鹿野山莊,拜訪林森。

        林森于6月28日下午到達廬山,蔣介石夫婦、馮玉祥親往小天池迎接。這種難得的禮遇隱隱地表達了蔣介石面臨非常時期大動作的前兆。馮玉祥是1937年6月18日蔣介石電邀第二次上廬山的,第二天,蔣介石和馮玉祥見面,對全國政局進行晤談?!皟蓮V事變”馮玉祥的諫言,對照楊永泰、熊式輝廬山上對李宗仁、白崇禧“調(diào)虎離山”的謀劃,可能讓蔣介石感到這位拜把子大哥對自己仍顯示出一種站在國家利益上的關愛。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后,蔣介石曾到老家溪口雪竇山療養(yǎng)腰傷多日,面對和廬山一樣綺麗的山景,蔣介石也可能悟到馮玉祥“忠言逆耳”的一面,終于漸漸接受了結(jié)束內(nèi)戰(zhàn),團結(jié)抗日的這一呼喚。作為一個執(zhí)政黨的最高軍事領袖,蔣介石又想兼顧黨內(nèi)各派不同利益,使這一新決策更容易被各方接受,也容易操作。宋美齡,這位蔣介石西安被扣時愛情和智慧的化身,頓時出了一個主意,在盛夏避暑勝地牯嶺,像西方臨時議會的形式一樣舉辦一個茶話會,豈不樂哉?

        蔣介石一聽,如沐春風,欣然接受。立即吩咐6月25日上山的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秘書長張群具體辦理。張群這個秘書長的來歷頗不尋常。據(jù)說,蔣介石從西安回到南京的第二天,也可能為了掩蓋張群奉命與日本大使秘密談判這一秘密,對張群說,“聽說你不想干外交部長了?”張群愕然,只好說他干不下去了。當晚,四處打聽,原來孔祥熙已受蔣介石之命,和王寵惠商定接任。次日,蔣介石又找張群去,問由王寵惠接任好不好?蔣介石玩這一套,使張群大為傷心,離開南京去了上海。蔣介石要張群任內(nèi)政部長,閑職一個,張群不愿干,發(fā)牢騷道:蔣先生不夠朋友,有事有人,無事無人。這樣張群改任中央政治會議秘書長。

        6月28日,蔣介石夫婦前往林森別墅正是面呈此事。本來已經(jīng)在操辦的事情,匯報不過是一個形式,林森早就明白就里,但由“中央政治會議”發(fā)起,邀請全國各大學著名教授,各階層各黨派領袖于廬山開抗日談話會,林森舉雙手贊成。這次見面,自然雙方都顯示了一種難得的親密。蔣介石對政界的人情世故,是運用嫻熟的。中國幾千年來都是一個政俗互通的社會,故曹雪芹嘆曰:“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p>

        7月3日下午5時汪精衛(wèi)抵潯,隨即上山。7月4日上午,蔣介石夫婦拜訪汪精衛(wèi)。據(jù)蔣介石身邊工作人員回憶,蔣介石一年四季習慣于每日六點以前起床,輕手輕腳掩門而出洗漱。宋美齡喜歡夜生活,每日轉(zhuǎn)鐘才睡覺,上午很遲才起床。在生活習慣上夫妻倆相互尊重,相安無事。但遇見蔣介石有政事相邀,宋美齡必毫不含糊地早起床,伴隨夫君。這天蔣介石和汪精衛(wèi)商談的主題也是廬山談話會。兩人商計被邀請者“二百余人,意在利用暑假余暇及幽勝環(huán)境,以開拓心胸,披誠商榷,交換意見。談話會分三期,時間定為7月15日至8月15日,凡一個月”。

        汪精衛(wèi)自1935年11月1日在國民黨四屆六中全會開幕式左臂、左頰及背部三處被槍擊,當天緊急送往中央醫(yī)院搶救、治療。左臂縫合,左頰取出大部彈片,背部子彈傷進脊骨,未敢施行手術。1936年2月19日,登德國“格蘭新年”號輪船前往德國就醫(yī)療養(yǎng)。在國外期間,汪精衛(wèi)對兩廣和西安事變都極為關注,和陳璧君電文往返,了解一切。于1937年1月12日抵香港,邵力子、周佛海、陳公博等上船迎接。1月14日,抵上海,葉楚傖、李石曾、孔祥熙、張群、陳紹寬等到碼頭迎接。汪精衛(wèi)當即電告在寧波溪口老家療養(yǎng)的蔣介石,告已抵滬,稍緩數(shù)日即到溪口探望。1月18日去南京。1月22日,發(fā)表廣播談話《怎樣救亡圖存》,大談“必須認清環(huán)境,立定腳跟,仍向著救亡圖存整個計劃和一定步驟做去,萬不可為共黨所謠惑,中了他挑撥離間的毒計”。1月24日,汪精衛(wèi)偕褚民誼、曾仲鳴飛往寧波,蔣介石從溪口前往二十里外的寧波迎接。相偕赴溪口蔣宅,游覽當?shù)孛麆伲?7日,蔣介石又親送至寧波,兩人儼然一對親密無間的政壇老友。

        1937年2月15日,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召開。在預備會上,汪精衛(wèi)、蔣介石、戴季陶、王法勤、馮玉祥、于右任、孫科、鄒魯、居正九人被推為主席團。這是國民黨中央久違的一次抗戰(zhàn)派雄踞高層的較量。以敢說敢沖的馮玉祥為代表的抗戰(zhàn)派在高層與于右任、孫科、鄒魯、居正的結(jié)合,對蔣、汪為核心的中央領導力量是一個沖擊和瓦解。繼西安事變后,蔣介石如果還跟著汪精衛(wèi)跑,不僅在全國失去民心,在高層也將失去黨心。所以,五屆三中全會對蔣介石和國民黨高層來說,都是一個帶有轉(zhuǎn)折性的會議。在這次會議上,宋慶齡、何香凝、馮玉祥、李烈鈞等十三人提出落實三大政策的提案得以通過,從不同側(cè)面表示了蔣介石由此在國民黨黨內(nèi)開始向抗戰(zhàn)派靠攏。會議還提出了“容共”問題。

        汪精衛(wèi)公開反對“容共”。2月22日,南京國民政府外交部舉行紀念周,汪精衛(wèi)出席發(fā)表講話,特別提到“中央內(nèi)政外交實際原系一事,主張容共無異飲鴆止渴”。汪精衛(wèi)希望在“容共”問題上,拖住結(jié)束內(nèi)戰(zhàn)的后腿。在這點上,蔣介石表面上給汪精衛(wèi)很大尊重,廬山談話會沒有邀請中共代表以及中共文化界名人,實際上,蔣介石正在廬山和中共代表周恩來談判。汪精衛(wèi)暫時被蒙在鼓里。

        7月7日,汪精衛(wèi)偕褚民誼去牯嶺官邸回訪蔣介石,商談國內(nèi)政情及廬山談話會事宜。蔣介石此時又像數(shù)年前對待馮玉祥“是是是”“唯唯唯”的方法對待汪精衛(wèi),汪精衛(wèi)沒有摸到蔣介石真實態(tài)度。

        7月7日,日軍在盧溝橋龍王廟一帶進行軍事演習,借故炮轟宛平城,發(fā)起沖鋒,駐守在該地的國民黨二十九軍三十七師一一〇旅二一九團第三營奮起還擊,改寫了自“九#8226;一八”以來中國軍隊對日本軍隊的進攻蠶食一味退讓的歷史,史稱“盧溝橋事變”。8日清晨,號外傳遍了北平,日本便衣隊謠言惑眾,中日對峙情勢十分緊張。

        7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國發(fā)出《中國共產(chǎn)黨為日軍進攻盧溝橋通電》,號召全國團結(jié)抗日。

        同日,蔣介石電令冀察當局:“宛平城應固守勿退。并須全國動員,以備事態(tài)擴大?!?/p>

        7月8日下午,盧溝橋沖突傳遍牯嶺,這次是戰(zhàn)還是像過去那樣妥協(xié)成為中外人士關注的焦點。

        7月9日,杜月笙抵山,報告滬紗交易所風潮真相,日本利用經(jīng)濟強勢花、紗漲價,停止本月交易。

        7月10日,上海大資本家銀行家虞洽卿抵山,當日,蔣介石召見。虞洽卿和吳鼎昌匯報了日商投資幾百萬巨資操縱滬紗交易所的情況。

        7月11日,日本首相近衛(wèi)召開內(nèi)閣緊急會議,“決定采取必要措施,立即增兵華北”。

        7月12日,蔣介石在廬山召開軍政要人會議,汪精衛(wèi)等在山要員一律出席,商討盧溝橋事變后對日政策。會議決定對當前事態(tài)進行和、戰(zhàn)兩手準備,萬不得已時,將不辭一戰(zhàn)。蔣介石一面電示宋哲元,不屈服不擴大方針,就地抵抗日軍。一面派出和平談判代表,不放棄最后“溝通”的可能。

        在這種緊張激憤的氣氛中,廬山第一期談話會代表應邀陸續(xù)到山,分別安排在“美國學校”和“仙巖飯店”兩處招待。據(jù)傳,美國學校用西餐接待,代表們吃不飽,仙巖飯店粵式、蘇式應有盡有,來賓大飽口福。談話會地點定在“圖書館”之大禮堂。初定7月15日會期開始,因“七七”事變爆發(fā),交通受阻,赴會者多在途中未能如期趕到,故延期。

        7月16日晨,廬山第一期談話會開幕式在圖書館舉行,初到賓一百五十八人。后梁實秋等人續(xù)到,實際參加人數(shù)超過一百六十人。邀集人行政院院長蔣介石、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主席汪精衛(wèi)同時蒞會。談話會由秘書長張群主持,汪精衛(wèi)致詞,發(fā)表引論說:“這次兄弟等,邀請各位來此,共同談話,其原由系我們各人因職務關系不能常在一處,對于國家社會各種問題,所有抱負及意見,很不容易得到互相切磋砥礪的機會。如今借此暑期共同談話,于集思廣益上是很有意義的?!M魑恢獰o不言,言無不盡,要批評的盡量加以批評,要發(fā)表的意見,多多發(fā)表,千萬不存客氣,不存芥蒂。目前急務在于怎樣排除國難復興民族。其中關系問題很多,例如政治、外交、經(jīng)濟、財政、教育等等。談話的方法擬于每次談話中專就一個問題發(fā)言,庶幾得有邊際。兄弟如今先作一引論,這引論的意思在于略述過去的情形,至于現(xiàn)在怎樣做法,將來應該怎樣做法都愿意充分聽取各位先生的高見。自從‘九#8226;一八’以來精誠團結(jié),共赴國難成為全國一致的口號。共赴國難是我們共同的目的,精誠團結(jié)是達到此目的所必需之條件。幾年以來不但本黨同志共本此心不斷努力,即全國知識界、產(chǎn)業(yè)界的有力分子,也是共本此心。對于國家危急只宜設法挽救,不宜因見解或政策之不同,而輕言破壞。”汪精衛(wèi)對于“九#8226;一八”以來國民黨“先安內(nèi)后攘外”的國策,沒有一句檢討。

        緊接,到會代表張志讓、王云五、張壽鏞、曾琦、江恒源發(fā)言,主要講擁戴政府,希望政府在言論自由、特種刑法、新聞檢查、國防教育等方面速予改善。上午11時發(fā)言完畢,全體歡宴。仍然是汪精衛(wèi)起立致詞,胡適被推舉做答詞。

        胡適和汪精衛(wèi)一樣,都有一副好面孔,一副好口才。此時他代表大家對政府的信任和虛懷若谷表示感謝。同時很坦然地說7月7日下午,他與梅貽琦、張懷九、傅斯年等赴北平市市長秦德純的晚宴,交換對當時華北緊張局勢的看法,誰也沒有想到晚上雙方交火激烈。7月8日,朋友送行還問他對時局的看法,自己還認為盧溝橋只是局部事件,或者不至于擴大,就上火車到了南京,11日上午上了廬山。下午,蔣委員長邀請吃茶。政府的禮賢下士使人感動,我們要相信政府,才能共赴國難。

        下午,代表們繼續(xù)發(fā)言。

        7月17日,蔣介石報告盧溝橋事件。蔣介石主要講了以下四個問題:

        第一,中國民族本是酷愛和平的民族,國民政府對外政策向來主張對內(nèi)求自存,對外求共存。本年二月三中全會宣言,于此更有明確的宣示。近兩年來的對日外交一一秉此旨向前努力,希望把過去各種軌外的亂態(tài),統(tǒng)統(tǒng)納入外交的正軌,去謀正當解決。這種苦心與事實國內(nèi)大都可以共見。我常覺得我們要應付國難,首先要認識自己國家的地位。我們是弱國,對自己國家力量,要有忠實估計,國家為進行建設,絕對的需要和平。過去數(shù)年中,不惜委曲忍痛,對外保持和平即是此理。前年五全大會本人外交報告所謂“和平未到根本絕望時期,決不放棄和平,犧牲未到最后關頭決不輕言犧牲”。跟著今年二月三中全會對于“最后關頭”的解釋,充分表示我們對于和平的愛護。我們既是一個弱國,如果臨到最后關頭,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國家生存。那時節(jié)再不容許我們中途妥協(xié),須知中途妥協(xié)的條件便是整個投降,整個滅亡的條件。全國國民最要認清所謂最后關頭的意義,最后關頭一到,我們只有犧牲到底,抗戰(zhàn)到底。惟有“犧牲到底”的決心,才能博得最后的勝利。若是彷徨不定妄想茍安,便會陷民族于萬劫不復之地。

        第二,這次盧溝橋事件發(fā)生以后,或有人以為是偶然突發(fā)的。但一月來,對方輿論或外交上,直接間接的表示都使我們覺到事變發(fā)生的朕兆,而且在事變發(fā)生的前后,還傳播著種種的新聞說是什么要擴大《塘沽協(xié)定》的范圍,要擴大冀東偽組織,要驅(qū)逐二十九軍,要逼迫宋哲元離開,諸如此類的傳聞不勝枚舉??上胍娺@一次事件并不是偶然。從這次事變的經(jīng)過,知道人家處心積慮的謀我之亟。和平已非輕易可以求得,眼前如果要求平安無事,只有讓人家軍隊無限制的出入于我們的國土,而我們本國軍隊反要受其限制,不能在本國土地內(nèi)自由駐扎,或是人家和中國軍隊開槍而我們不能還槍。換言之,就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我們已快要臨到這極人世悲慘之境地。在這世界上,稍有人格的民族都無法忍受的。我們東四省失陷已有了六年之久,繼之以塘沽協(xié)定,現(xiàn)在沖突地點已到了北平門口的盧溝橋。如果盧溝橋可以受人壓迫強占,那末我們百年故都北方政治文化的中心與軍事重鎮(zhèn)的北平就要變成沈陽第二。今日的北平若果變成昔日的沈陽,今日的冀察亦將成為昔日的東四省。北平若可變成沈陽,南京又何嘗不可變成北平。所以,盧溝橋事變的推演是關系中國國家整個的問題,此事能否結(jié)束,就是最后關頭境界。

        第三,萬一真到了無可避免的最后關頭,我們當然只有犧牲只有抗戰(zhàn)。但我們的態(tài)度只是應戰(zhàn),而不是求戰(zhàn)。應戰(zhàn)是應付最后關頭必不得已的辦法。我們?nèi)珖鴩?,必能信任政府已在整個的準備中。因為我們是弱國,又因為維護和平是我們的國策,所以不可求戰(zhàn)。我們固然是一個弱國,但不能不保持我們民族的生命,不能不負起祖宗先民所遺留給我們歷史上的責任,所以到必不得已時,我們不能不應戰(zhàn),至于戰(zhàn)爭既開之后,則因為我們是弱國,再沒有妥協(xié)的機會。如果放棄尺寸土地與主權,便是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那是便只有拼民族的生命,求我們最后的勝利。

        第四,盧溝橋事件能否不擴大為中日戰(zhàn)爭,全系日本政府的態(tài)度。和平希望絕續(xù)之關鍵全系日本軍隊之行動。在和平根本絕望之前一秒鐘,我們還是希望和平的,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盧事解決。但是我們的立場有極明顯的四點:

        (一)任何解決不得侵害中國主權與領土之完整;

        (二)冀察行政組織,不容任何不合法之改變;

        (三)中央政府所派地方官吏,如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宋哲元等不能任人要求撤換;

        (四)第二十九軍現(xiàn)在所駐地區(qū)不能受任何的約束。

        這四點立場是弱國外交最低限度。如果對方尚能設身處地為東方民族作一個遠大的打算,不想促成兩國關系達于最后關頭,不愿造成中日兩國世代永遠的仇恨,對于我們這最低限度之立場,應該不至于漠視。

        蔣介石當日講話震撼了整個會場,群情肅穆激憤,自然無人追究委員長多年奉行“先安內(nèi)后攘外”國策種種。蔣介石講話內(nèi)容并沒有像現(xiàn)在流傳所說當日對外廣播。

        國民黨不少重臣元老參加了第一期談話會,于右任也上山來了?!洞蠊珗蟆房偩庉嫃埣钧[也在山上。

        下午,胡適、林宰平、馬君武、張君勱等人對抗戰(zhàn)局勢踴躍發(fā)言。蔣介石下午沒有出席會議,他去一個重要地方會見了幾位重要的客人。

        7月18日,一部分會員赴海會寺參加軍官訓練團畢業(yè)典禮。這次軍官訓練團于7月5日開學,湖北省政府新主席黃紹竑任總隊長,陳誠任教育長。蔣介石這一天也沒有去海會寺。

        7月19日上午,分組討論政治;下午分組討論經(jīng)濟、財政;7月20日上午分組討論教育,下午第一期談話會結(jié)束。

        周恩來兩登廬山

        7月17日下午,蔣介石會見的重要客人,就是周恩來一行。國民黨代表蔣介石、邵力子、張沖;中共代表周恩來、林伯渠和秦邦憲,雙方在廬山圖書館旁邊傳習學舍會晤,商談國共合作有關事宜。

        周恩來這是二上廬山了。

        1937年6月4日,周恩來和楊虎城、宋子文、宋美齡同機從上海飛九江,隨即第一次上廬山。6月8日至6月15日,周恩來同蔣介石進行多次會談,宋美齡、宋子文、張沖都參加了。1936年西安事變時,周恩來曾作為中共代表參加了張學良、楊虎城與蔣介石、宋子文、宋美齡的會談。蔣介石曾當眾人面表示,在他回南京后,周恩來可以直接去談判。張學良被扣后,毛澤東提議為了避免周恩來成為張學良第二,歡迎國民黨代表張沖到西安來與周恩來協(xié)商。

        從1937年2月開始,國共西安談判開始,國民黨的代表是西安行營主任兼第一集團軍總司令顧祝同、張沖、賀衷寒;中共代表是周恩來,后來葉劍英也參加了。毛澤東提出五項原則,黨和軍隊保持一定的獨立性,不放棄共產(chǎn)主義信仰。西安談判達成了一些初步協(xié)議,如紅軍改編成三個師,在西安建立中共辦事處等。3月下旬,周恩來飛抵杭州,同蔣介石直接會談。蔣介石提出希望中共這次改變政策后,與他個人永久合作,要求承認一個領袖。周恩來回延安向中共中央作了匯報,6月初帶著新的意見上了廬山。

        在6月廬山會談中,周恩來首先提交中共中央提出的《關于御侮救亡、復興中國的民族統(tǒng)一綱領(草案)》,綱領共52條,包括由蔣介石提出同他個人合作的問題。蔣介石卻突然撇開周恩來帶來按照他的有關要求擬寫的“綱預(草案)”,另外提出一個成立國民革命同盟會的主張。企圖從組織上把共產(chǎn)黨溶化于國民黨內(nèi)。在許多具體問題上,蔣介石也推翻了在杭州的承諾。周恩來對蔣介石態(tài)度的變化有所準備,從黃埔軍校時期,周恩來對蔣介石的領導作風和隨機應變是比較熟悉的。當即表示,國民革命同盟會事關重大,必須請示中共中央后才能回答。有關取消紅軍指揮機關和邊區(qū)政府人事安排以國民黨為主,也不能同意。對蔣介石要安排朱德、毛澤東出洋的提議,嚴詞駁斥。宋子文、宋美齡兩面說服磋商,仍不能達成一致的意見。6月15日下午,周恩來下山。

        6月18日周恩來回到延安。中共中央書記處研究了蔣介石的意見,做出新的重大讓步。原則上同意組織國民革命同盟會,但要求先確定共同綱領,軍隊改編為三個正規(guī)師,同意改編后的紅軍以政治機關名義指揮,力爭以朱德為政治主任。并向蔣介石推薦在張繼、宋子文、于右任三人中選擇一人任邊區(qū)行政長官,林伯渠任副長官。

        6月26日,南京政府電邀周恩來再上廬山繼續(xù)談判。

        7月初,周恩來起草了《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的草案。7月4日,周恩來偕秦邦憲、林伯渠到西安,7日到達上海。7月13日前往九江。7月14日抵山。

        7月15日,周恩來、秦邦憲、林伯渠向蔣介石、邵力子、張沖送交《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的草案,蔣介石的態(tài)度很冷淡,隨意修改了兩點,根本不準備發(fā)表,用當事人周恩來的話說“總想把共產(chǎn)黨合法這一點抹煞掉”。現(xiàn)在不少黨史資料都將《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記載為1937年7月15日是不確的。那一天,蔣介石在軍隊的指揮權上又推翻了6月廬山談判的承諾,說紅軍改編后的各師政治機關只負責聯(lián)絡,無權指揮。

        7月17日,毛澤東致電周恩來、秦邦憲、林伯渠三人,提出:“為大局計,可承認平時指揮人事等之政治處制度,請要求設正副主任,朱正彭副。但戰(zhàn)時不能不設指揮部,以資統(tǒng)率。”在當日下午與蔣介石、邵力子、張沖的談判中,周恩來鄭重闡述了我黨的這一讓步。蔣介石未置可否,僅請周恩來寫成書面意見。

        7月18日,周恩來將這些問題寫成十二條,通過宋美齡交給蔣介石,蔣介石仍沒有認可,不同意設在共產(chǎn)黨的軍隊中統(tǒng)一的軍事指揮機關,甚至提出政治主任周恩來為正、毛澤東為副。當即遭到周恩來的堅決反對。

        7月國共廬山談判再陷僵局。

        在蔣介石否決共產(chǎn)黨提出條件同一天,宋哲元遵照蔣介石指令,往天津日軍司令部會晤日本大使香月,發(fā)表“平則和,不平則不和”的談話。19日,宋哲元回北平,拆除市內(nèi)防御設施,接受香月所提“休戰(zhàn)”條件:(1)冀察當局向日軍道歉;(2)二十九軍從平津、盧溝橋、永定門以東撤退;(3)鎮(zhèn)壓抗日救亡運動,實行中日共同防共。

        南京政府在內(nèi)部講“打”的同時,以局部談判往來于平津,反復試探和尋找“和”的可能。

        7月20日,毛澤東致電周恩來等三人:“日軍進攻之形勢已成,抗戰(zhàn)有實現(xiàn)之可能。”“我們決定采取蔣不讓步,不再與談之方針?!碑斕?,周恩來、秦邦憲、林伯渠下山,去上海。

        8月1日,南京政府向延安急電,蔣介石密邀毛澤東、朱德、周恩來飛南京參加國防會議。8月13日,日軍突然進攻上海,中日之間的全面戰(zhàn)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爆發(fā),蔣介石迫切需要紅軍開赴抗日前線,國共談判長期拖延不決的所有問題一日之間得到解決,朱德、彭德懷被任命為八路軍正副總指揮,中共合法地位等問題隨之解決。

        毛澤東對日軍侵華戰(zhàn)略大勢與時機的正確判斷,在審時度勢方面確實比蔣介石技高一等,雖后發(fā)制人,實際掌握了國共談判的主動權。而蔣介石在1937年6月、7月兩次廬山談判卻失去了“統(tǒng)一”和“控制”中共和紅軍的最好時機,為中共和八路軍在抗日戰(zhàn)爭中的獨立壯大留下了最大的伏筆。

        第二期談話會奇聞

        7月20日,蔣介石與周恩來三人同一天下山,偕宋美齡去了南京。

        汪精衛(wèi)留在廬山主持了第二期談話會。

        在第二期談話會開幕前一天7月27日晚,汪精衛(wèi)邀請與會來賓聚餐,胡適等人當時還在廬山,應邀參加。席間,對時局問題高談闊論。胡適談到7月6日北平市長秦德純在中海的一家餐館為他餞行,陳豹隱、羅隆基等人作陪。羅隆基歐美做派,直筒子脾氣,他旗幟鮮明地嚷道,他主張華北特殊化,以避戰(zhàn)爭。他說日本既要求國民黨撤出華北,何妨就讓我們各黨各派干一下。胡適當即表示:“努生,你這句話說錯了,我不是國民黨員,也不贊成黨治??墒墙裉飕F(xiàn)行的政制,國民黨撤出華北,就是中國的主權撤出華北。還有日本要求國民黨撤出華北,就是國民黨反日,國民黨因反日而撤退,以后各黨各派,除非你是漢奸,國民黨撤退了,你怎么站得住?!焙m說這番話自然是在表示他對國民黨的反日是有所認識理解了。并且講到他7月8日到天津時,宛平已不通車。北平到南京的火車,在豐臺站有日本的便衣隊。他們參加廬山談話會的幾位,都是繞道天津。天津的租界旅館,人滿為患,他和一個記者擠在一家旅館的賬房間,第二天才得以南下。戰(zhàn)亂,何等可怕的戰(zhàn)亂。接著,汪精衛(wèi)在胡適等人的要求下,宣讀1935年5月至7月9日幾次軍事諒解文件,即所謂《何梅協(xié)定》的前后文件。

        這天晚上宴請,主要以上海方面的客人為主,頗具海派風情。有的一見面就討論“何梅協(xié)定”,有的一見面就恭喜“國民大會”代表當選。有一位到處找人研究“何梅協(xié)定”的先生,突然舉起酒杯,向大家宣布“國軍收復豐臺”,大聲慶祝勝利,人人興致勃勃,好像戰(zhàn)爭從此縮了回去。東四省不要了?日軍放下屠刀了?!當晚牯嶺街,到處一片鞭炮聲。胡適等于7月28日晨下山。

        第二期談話會于7月28日上午9時在廬山圖書館開幕。人數(shù)比第一期縮小近四分之三,僅四十余人,仍由汪精衛(wèi)致詞。汪精衛(wèi)的這次講話與7月16日講話大有不同,將多年的妥協(xié)說成是為和平的忍耐,將人們對親日派的批評,說成是挑撥離間。將全民抗戰(zhàn),預測為永劫不復的深淵。汪精衛(wèi)說:“自從‘九#8226;一八’以來,我們政府及人民,受不能受的痛苦,忍不能忍的屈辱。所祈求的,只是欲得一些和平的時間,以完成建設現(xiàn)代國家的工作,不但是中國本身的需要,并且是國際共同希望。我們相信這工作的完成,于日本正是有益無損的。因為共存共榮,是人類之共同利益,我們因此之故,數(shù)年以來,不惜以最大之忍耐,期待中日兩國,有真誠攜手之一日。然至于今日,實已瀕于最后關頭了。過此一步,國家民族的命運,便將處于永劫不復的深淵。所以我們不能不以一致決心,殉此最后關頭?!弊詈?,汪精衛(wèi)說“當此最后關頭,我們是弱國國民,我們百無所恃,惟持這一點以身殉國之精誠,以之自勉,要知我們?nèi)绻麄€個都愿以身殉國,則是最后的勝利,必在我們。因為侵略者之所勇于侵略,無非想占領我們的土地,奴隸我們的人們,使人民為之服役,土地供其利用。如果侵略的結(jié)果,所得的只是滿地尸首,一片瓦礫,那么侵略有何用處。人人如此,處處如此,侵略者便終于不能不回頭了?!?/p>

        上午跟隨發(fā)言的有任啟珊、吳康、許仕廉、王蕓生、章益、吳南軒、洪深等。下午3時至4時,分經(jīng)濟、財政、教育各組談話。

        7月29日上午9時,第二期談話會繼續(xù)開大會。陳立夫、張群、曾仲鳴續(xù)到。張群向大會報告北方時局。上午11點50分談話會結(jié)束,在圖書館舉行宴會,并以會議名義,發(fā)電宋哲元及二十九軍全體將士:“同仁等不敏,竭心力以從諸公之后,中國每一塊土地,皆滿布每一個國民之血跡,寧使人地都成灰燼,決不任敵人從容踐踏而過。”

        第二期談話會時間短,人數(shù)少,但會外的談論卻像廬山雨前的烏云,一層又一層,并形成了幾個中心,有的言打,有的怕打。有的看著汪精衛(wèi)受傷后的臉頰,傳說著這位“美男子惜臉”的新聞。

        汪精衛(wèi)1935年冬被刺,傷勢并不十分嚴重。送到中央醫(yī)院急救包扎后,汪本人心情十分沉重,夫人陳璧君更氣得不行。醫(yī)院外科將二樓病房南頭四間房間給汪住,每天探望的要人們絡繹不絕。病房堆滿了花籃,出入的過道也好像是“百花深處”。醫(yī)院門內(nèi)外軍立,戒備森嚴,如臨大敵。數(shù)日后汪病情好轉(zhuǎn),他知道沒有性命危險,只是擔心他的受損,前額愈合后結(jié)成一個大疤,不勝遺憾,終日焦慮。家屬時常追問外科大夫,外科便將這個問題轉(zhuǎn)給理療(整容)科,這是個整復外科手術,首要的應當進行緩解結(jié)疤纖維,其次盡量化解堆積的皮色素,再則應當按壓新凸硬結(jié)。于是開始平流電解結(jié)合紫外線、紅外線照射與輕微度電振治療等。汪每天抱著鏡子,顧影自憐。眾人皆知汪精衛(wèi)是個美男子,他自己對于修容也特別注意。汪精衛(wèi)在醫(yī)院休養(yǎng),蔣介石經(jīng)常來探望。經(jīng)過一個階段治療后,汪臉上疤痕并不明顯。出院后還請理療(整容)科常到他家里出診。等臉部完全看不出來后,他才出國繼續(xù)治療脊部和療養(yǎng)。

        在國民政府召開兩次談話會期間,太虛法師于7月17日至24日在大林寺舉行了一次法會。講《解深密經(jīng)成所作事品》,各界名士戴季陶、朱慶瀾、饒鳳璜、周百朋、許止凈等均與會。這次法會與往年一片“阿彌陀佛”不同,會上會下傳誦著7月16日太虛電《告全日本佛教徒眾》和電《告全國佛徒》的“詵電”:

        茲值我國或東亞或全球大難臨頭,我等均應本佛慈悲:一、懇切修持佛法,以祈禱侵略國止息兇暴,克保人類和平。二、于政府統(tǒng)一指揮之下,準備奮勇護國。三、練習后防工作,如救護傷兵,收容難民,掩埋死亡,灌輸民眾防空防毒等戰(zhàn)時常識諸項。各隨宜盡力為要!

        盧溝橋事變,太虛法師7月7日滿含悲慨書寫《廬山住茆即事》一詩,更是上下吟誦:

        心海騰宿浪,風雨逼孤燈。

        卅載知憂世,廿年勵救僧。

        終看魔有勇,忍說佛無能!

        擲筆三興嘆,仰天一撫膺。

        國難七月,悲憤七月,廬山內(nèi)外僧俗各界一致要求政府全面抗日的七月。

        需要說明的是,廬山兩次抗日談話會,并不像現(xiàn)在不少書籍宣傳的類似于各界政治協(xié)商或咨詢會議。兩次談話會均沒有邀請中國共產(chǎn)黨的代表參加;與此前后,蔣介石對兩次上山抗日談判的中共代表周恩來提出的各項提議沒有接受,而是橫加挑剔,國共談判破裂。

        蔣介石抗戰(zhàn)講話發(fā)表真相

        汪精衛(wèi)7月29日上午尚在廬山圖書館主持談話會,下午下山返南京。同日,北平失陷。蔣介石對記者發(fā)表談話,重申17日廬山談話會最后講的四點立場,表示不能復視平津之事為局部問題,政府要領導全國一致奮斗,為捍衛(wèi)國家而犧牲。

        晚上,汪精衛(wèi)在南京發(fā)表廣播講話,題為《最后關頭》,慘兮兮地說道:“‘九#8226;一八’事變以來政府對日本的一忍再忍,一讓再讓,都是為了使日本進得慢些,中國退得慢些,趁著這慢些趕快做種種準備工作。目前時局已臨最后關頭,因此,我們要有絕大的決心與勇氣來犧牲。我們要使每一個人,每一塊地,都成為灰燼,不使敵人有一些得到手里。我們?nèi)绮粻奚侵挥凶隹芰?。?/p>

        7月30日,天津失陷,傀儡組織“北平維持會”成立。從廬山飛到南京的胡適到高宗武家吃午飯,同席者有蕭同茲、程滄波、裴復恒。胡適在日記中記載,“我們深談國事,決定了兩事:(1)外交路線不能斷絕,應由宗武積極負責去打通此路線。(2)時機甚迫切,須有肯負責任的政治家擔負此大任”。

        7月31日中午,蔣介石夫婦邀請胡適、梅貽琦、張伯苓、陶希圣、陳布雷一起吃飯。蔣介石告知決定作戰(zhàn)。說可支持六個月。張伯苓附和。胡適心存憂慮,未作表態(tài)。據(jù)胡適的日記記載,臨別時,胡適對蔣介石說:“外交路線不可斷,外交事應尋高宗武一談,此人能負責任,并有見識?!焙m憂郁寫道:“我們此時要做的事等于造一件奇跡,其難無比,雖未必能成,略盡心力而已。”高宗武,時任南京國民政府外交部亞洲司司長,后牽線汪精衛(wèi),一起投降了日本,任偽南京政府外交部長。高宗武、胡適、陶希圣、梅思平等人當時都屬于低調(diào)俱樂部的,常在高宗武家中舉行活動,他們的論調(diào)是投降主義,認為中日正式開戰(zhàn),打不了三個月中國就要垮。國民黨內(nèi)部也有人堅決反對他們,孫科聽到低調(diào)俱樂部的活動很沖動,說可以把他們抓起來。但不少人不同意:“孫先生,不能這樣做,像世界有名的胡適,抓起來是不好的?!?/p>

        這些情況胡適還蒙在鼓里。7月31日,他從蔣宅歸來給好友中國駐蘇大使蔣廷黻寫了一封信,談對時局的看法。說“蘇俄預備了這么久,還不能不以避戰(zhàn)為外交方針,何況我們這個國家呢?但事勢雖如此,其中有一點重要區(qū)別:蘇俄可以有避戰(zhàn)的資格,而我們沒有避戰(zhàn)的資格。蘇俄所以能避戰(zhàn),第一因為對外有抵抗力量,第二因為對內(nèi)能有控制的力量,我們這兩件都沒有?!焙m的思想引起國民黨高層的多方關注。錢昌照特向外交部建議胡適去歐美解釋我國的抗日政策,他不可能在外國人面前講投降。得到了蔣介石的同意。

        7月31日晚,蔣介石公開發(fā)表《告抗戰(zhàn)全軍將士書》,稱:“和平既然絕望,只有抗戰(zhàn)到底。”宣布了7月17日廬山談話會的基本思想。直至7月31日,蔣介石才最終決定放棄談判全力對日作戰(zhàn)。

        不久,蔣介石約見胡適對他說,“你是懂得政策的,無須我多講?!焙m欣然同意以特使身份出國,錢端升和周鯁生隨行。胡適到了美國,負起蔣介石的使命,只得放棄他的低調(diào),和高宗武、汪精衛(wèi)等分道揚鑣。

        1937年7月廬山抗日座談會,梁寒操寓仙巖飯店,偶集聯(lián)句:“一葉榮枯視天下,此山不語看中原?!泵罱^!

        (選自《廬山舊事》/馬社香 著/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11月版)

        亚州精品无码人妻久久|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品爱网| 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激情亚洲的在线观看| 经典黄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片无码区在线播放|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影院对白| 国产在线无码免费视频2021| 日本一二三区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成在人线视av| 欧美交换配乱吟粗大25p| 日韩中文在线视频| 少妇高潮呻吟求饶视频网站| 日韩精品 在线 国产 丝袜| 无码中文字幕日韩专区视频| 久久人人做人人妻人人玩精|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电影网| 小13箩利洗澡无码免费视频| 少妇被粗大猛进进出出男女片| 玩弄放荡人妇系列av在线网站| 人妻无码人妻有码中文字幕| 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高| 有坂深雪中文字幕亚洲中文| 日本久久高清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免费jjzz在线播放国产| 一区二区三区av资源网| 国产成人a级毛片| 无码人妻少妇色欲av一区二区| 亚洲欧洲国无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激情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二区三区| 91免费永久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美女av|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男同| 一本大道久久东京热无码av| 99久久精品久久久| 青青草成人在线播放视频| 国产深夜男女无套内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