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雙膜就是在早春稻種(或其他種子)播種后,蓋上平鋪和拱架兩層塑料薄膜,利用“兩膜一氣”(即內(nèi)層平鋪膜+中間的空氣層+外層拱架膜)構成的復合結構給種子提供一個溫度、水分適宜的有利環(huán)境,從而提高成秧率的一種覆膜方法。
一、應用方法
1.做好秧廂,施足肥、水,均勻播種,土壤消毒。以水稻旱育秧為例,秧廂一般高0.1米、寬1.4米、長6~7米。要求廂面平整、土細,除凈雜草及草根。一般秧廂1平方米施入腐熟且分散性好的農(nóng)家肥5公斤、過磷酸鈣0.1公斤、鉀肥或復混肥0.05公斤、鋅肥0.005公斤、呋喃丹0.004公斤。要求肥土交融,分布均勻,肥土層厚達0.1米。水分用稀釋的肥水或淡水均可,要求廂面濕潤,達飽和狀,然后用清溝的細土掩蓋澆水時出現(xiàn)的土縫。播種要求稀、勻,保證種子有均勻的營養(yǎng)空間。播種前后,用過篩(孔徑1厘米)的細壤土均勻覆蓋廂面,厚1厘米,同時用700倍的敵克松液噴霧,進行土壤消毒。
2.覆內(nèi)層平鋪塑料薄膜。內(nèi)層平鋪塑料薄膜要輕貼地面,四周用土蓋住,不要露出空隙。
3.起拱,覆外層拱架塑料薄膜。拱架要求外拱形狀一致,呈自然圓形拱,圓拱的頂端應在廂寬的中間。拱高以50~60厘米為宜。拱的間距視膜的厚度而定。一般0.014~0.017毫米厚的地膜以0.6米的間距為宜。外層塑料薄膜要緊貼拱條,略拉緊后覆蓋于拱架上,然后用土蓋住四邊。
4.揭去內(nèi)膜。當?shù)痉N80%立針以后,要及時揭去內(nèi)層的平鋪地膜,讓秧苗在拱架塑膜的空間中生長。
5.通風煉苗,揭去外膜。秧苗一葉全展以后,要根據(jù)當時的天氣情況,注意敞開拱架塑膜的兩頭進行通風煉苗。當氣溫穩(wěn)定通過14℃后,可以揭去外層塑膜,進行常規(guī)管理。
二、應用效果
1.提高溫度。在山東魯南地區(qū)2年觀測結果,育秧覆膜期間(4月6~25日),雙層平拱地膜覆蓋的平均氣溫為18.7℃,比單層拱架地膜覆蓋氣溫高2.28℃,比單層平鋪地膜覆蓋氣溫高1.65℃,比露地氣溫高5.46℃,并且無爛種現(xiàn)象。
2.廂面水分均衡。覆膜以后,溫度的升高加速了水分的蒸發(fā),這些水分在內(nèi)層塑膜的內(nèi)壁上凝聚,進而返回土中,如此反復。此時廂面土層中的水分除了一般的毛細管水之外,更多的是冷凝水,而且分布十分均勻。而單層塑膜拱架覆蓋的秧廂上因為有“水分蒸發(fā)凝聚在拱架塑膜后的附壁作用,從而滴在廂邊及部分廂面”的水分2次分配過程,其廂面的水分分布很不均勻,常常出現(xiàn)干一片濕一片的現(xiàn)象。
3.有效生長空間大。單膜平鋪的升溫快、供水狀況好,但有效空間小,只能維持較短的時間,一般在秧齡2葉以前。單膜拱架的溫度平穩(wěn)、有效空間大,能夠將秧苗護送到直至外界氣溫基本適應秧苗的正常生長(一般在秧齡5葉以后),但其廂面水分不均勻,不利于苗齊苗壯。雙膜平拱覆蓋除了溫度效應優(yōu)于前兩者,還兼有單膜平鋪的水分均勻、較充足和拱架覆膜的有效空間大、能維持較長時間的優(yōu)點,對秧苗的生長十分有利。
4.提早播期。由于溫度上的優(yōu)勢,雙膜覆蓋的播種期比單膜拱架的可以提早1周左右,比單膜平鋪的可提早10~12天,對寒冷地帶的生產(chǎn)爭取季節(jié)十分有利。
三、適用范圍
適宜海拔1000米左右的早春溫度低、回升慢和作物對溫度要求較高的地區(qū)。(山東 翟廣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