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xué)們,在初中階段,常圍繞杠桿平衡這一知識點出現(xiàn)一些題目,其實解決這類題目常有規(guī)律可尋。筆者現(xiàn)總結(jié)出以下幾種解題方法和規(guī)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一類 如何畫力臂
方法 畫力臂一般分三步走,如圖1所示。
1、先找支點:方法是假設(shè)杠桿轉(zhuǎn)動,其圍繞轉(zhuǎn)動的那一點就是支點,如圖1所示中O點。
2、再畫力的作用線:沿力的方向可向兩方用虛線延長即是。
3、最后從支點到力的作用線作垂線段既是力臂,如圖l1、l2。
第二類 如何確定力的方向
方法 杠桿上兩個力的作用效果一定相反,即兩力使杠桿向相反的方向轉(zhuǎn)動。
1、如果兩力在支點的同側(cè),兩力一定向大致相反的方向騙,如圖3所示。
2、如果兩力在支點的兩側(cè),兩力一定向大致同一方向偏,如圖2所示。
第三類 如何找最大的力臂
方法 先找到支點,支點到杠桿上最遠(yuǎn)的一點的連線即是最大的力臂。
例⑴如圖4所示,要使杠桿AB在圖示位置平衡,請畫出所需最小動力的作用點和方向。
解析 畫最小的動力就要找最大的動力臂,按照上述找最大力臂的方法可知,支點O距離B點最遠(yuǎn),所以O(shè)B就是最大的力臂,再根據(jù)上文如何確定力的方向的方法可知,力的作用點在B點,作用線垂直于桿向上。
⑵如圖5所示,曲桿AOBC自重不計,O為支點,AO=60cm,OB=40cm,BC=30cm,要使曲桿在圖示位置平衡,請作出最小的力F的示意圖及力臂L。
解析 由題中條件可求得OC=50cm,比較可知O到A的距離最大,所力F的作用點在A點,OA是F最大的力臂。
第四類 當(dāng)原來平衡的杠桿的力或力臂同時變化時,如何判斷杠桿的轉(zhuǎn)動方向。
方法 用變化的力ΔF或力臂ΔL乘以原來的力臂L或力F,看乘積ΔFL或ΔLF變化的大小情況。若某一方乘積增加的多,則這一方將下傾;若某一方乘積減少的多,則這一方將上傾。
例⑴如圖6所示,杠桿已平衡?,F(xiàn)在杠桿左右兩邊鉤碼下同時加一個相同的鉤碼,這時杠桿將_____。(填“保持水平平衡”、“順時針轉(zhuǎn)動”或“逆時針轉(zhuǎn)動”)
解析 觀察圖可知,杠桿右邊力的力臂大,左右兩邊增加的力相同,由上述方法得出,右邊增加的乘積 FL較大,所以杠桿右邊下傾,杠桿應(yīng)沿“順時針轉(zhuǎn)動”。
⑵如圖7所示的輕質(zhì)杠桿,AO小于BO,在A、B兩端懸掛重物G1和G2后杠桿平衡。若將G1和G2同時向支點O移動相同的距離,則杠桿_____端向下傾斜。
解析 由圖可知,G1>G2,又因減小的力臂相等,所以兩邊減小的乘積是ΔLG1>ΔLG2,所以杠桿左邊將向上傾,右邊將向下傾。
這類題目很多,如果應(yīng)用熟練了,做題時將得心應(yīng)手,很快做出判斷。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nèi)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