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落,杏花開,
桃花謝,春已歸,
花謝春歸郎不歸。
奴是夢繞長安千百遍,
一回歡笑一回悲,
終宵哭醒在羅帷。
到曉來,進書齋,
不見你郎君兩淚垂。
奴依然當你郎君在,
手托香腮對面陪,
兩盞清茶飲一杯。
奴推窗只把郎君望,
不見郎騎白馬來。
秋水望穿家信至,
喜從天降笑顏開。
奴是眼花心跳從頭看,
哪知曉一紙休書將奴性命催!
肝腸寸斷首難抬。
姐妹成群來道喜,
笑問狀元何日還?
又說道,官誥皇封非容易,
都是你識寶的鳳凰去掙得來,
善良心畢竟有光輝。
奴是眼淚盈眶陪笑臉,
渾身冰冷口難開。
想人間事,太悲哀,
愿把身軀化作灰,
好飛向郎前訴一番。
這是評彈《情探》中敫桂英的兩段唱詞。評彈《情探》是上世紀50年代初由秋翁(平襟亞)、劉天韻據(jù)趙熙原著川劇《焚香記》改編的,故事述書生王魁落魄,得名妓敫桂英救助,兩人海誓山盟,結(jié)為夫妻。王魁赴京應(yīng)試,得中狀元,竟負盟再娶。敫桂英接到休書,憤而自盡,然而她冤魂不散,競自尋到王魁,先以情相探,冀其悔悟。但王魁絕情,拔劍相向,敫桂英大怒,遂活捉王魁。這“梨花落”唱篇便是敫桂英鬼魂來到相府書房見王魁時所唱。
起句的“梨花落,杏花開”出自川劇原著,不過改編者巧妙地接上了“桃花謝,春已歸,花謝春歸郎不歸”這幾句,使人物現(xiàn)身,立即進入了思郎不歸、離愁滿懷的意境。秋翁寫唱詞,慣以人物的口吻詠嘆心聲,并借當時情景抒發(fā)感情,營造意境。比如他編寫的《杜十娘·沉箱》起句“天昏昏,夜沉沉,虎狼輩,毒蛇心……在中途拋撇賣奴身”,也是以人物直接唱出其感受、揭示其悲慘遭際和困厄處境,使書情迅即進入矛盾之中的。
“梨花落,杏花開,桃花謝,春已歸”,良辰美景已逝,桂英心中悵惘凄苦。在花開花落、春至春歸的漫長過程中,桂英一直在思郎憶郎、望郎盼郎的煎熬中度過。而今桃李已謝,三春逝去,花謝春歸,郎猶不歸。
不僅日間思念,夜間更是魂繞夢縈。長安,這里指的就是京城;“夢縈長安”,便是思念赴京趕考的郎君。雖然思念中帶著希望,卻還是難免失望。希望時,還含著笑失望時,哽咽悲泣。于是換來的是“一回歡笑一回悲,終宵哭醒在羅帷”。
“到曉來,進書齋”。這里是王魁赴考前日日攻讀的地方,是桂英每天與郎君對坐陪讀的地方,也是王魁離去之后桂英思念郎君的地方。縱然不見郎君,縱然暗自垂淚,可桂英依然當郎君仍在書齋,“手托香腮”在“對面陪”。沏好兩盞香茶,一杯為你,一杯自飲,這癡情的假想表露著刻骨的相思。思念久了,更添惆悵,更覺凄惶,于是桂英耐不住站起身來,“推窗只把郎君望”。然而還是“不見郎騎白馬來”,離愁別緒,更重了一層。
第二篇唱詞,轉(zhuǎn)到了桂英接到休書的時刻。收到家信的心情是喜悅的,“秋水望穿家信至,喜從天降笑顏開”:然而打開家信,滿天歡喜陡然化作驚愕悲愴,“哪知曉,一紙休書將奴性命催”!
周圍的姐妹哪里知情,只聽說是王魁高中喜訊到了,便“成群來道喜”,美言相慶賀,無知的賀詞與歡欣,加深了桂英內(nèi)心的傷痛。她所能做的,只有強抑滿心苦澀,強陪笑臉。這種寫法,就是戲劇中常見的“以樂景寫悲情”的反襯手法,能起到“悲者愈悲、痛處更痛”的效果。
“肝腸寸斷首難抬”、“渾身冰冷口難開”直接表現(xiàn)了敫桂英生理上的反應(yīng),這比描述其心理感受(如悲痛、凄愴、怨苦、慘惻、辛酸)給人的感染更強烈,印象更深切,觀眾和聽眾也更會增強對桂英的同情和憐憫。
結(jié)尾處,編者并沒有讓桂英直接訴說自己含恨自縊的實情,而是用了詩化的隱喻:“愿把身軀化作灰,好飛向郎前訴一番?!奔缺砻髁斯鹩⑻N恨含冤不惜殉情的心態(tài),還表示了她堅貞不渝追求愛情的心意。敫桂英作如此含蓄的表述,使自私的王魁當然不能察覺自己面對的已是一個離魂的倩女,而仍然是一個討厭的前妻,于是終于難掩兇殘、狠毒的本性,暴露出猙獰面目,對婉轉(zhuǎn)哀訴的桂英鬼魂拔出了無情的利劍。
這兩段唱詞,刻畫了敫桂英善良多情的美麗形象,表明了她赴京情探的衷由,也由此展開了書情的戲劇性矛盾。詩化的語言,雅麗的文采,給了人們以優(yōu)美的享受。評彈《情探》由劉天韻、徐麗仙初排首演,這“梨花落”唱篇由徐麗仙譜唱。徐麗仙發(fā)展了“麗調(diào)”形象生動、曲調(diào)幽美、抒情性強的特點,使這篇唱詞成了“麗調(diào)”膾炙人口的代表作、評彈選曲中的精品,成為今后流派唱腔演唱會上的常演節(jié)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