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31日“大限”已過,朝鮮果然未能如其于去年“10·3共同文件”中所承諾的那樣,“完整而準確”地提供核項目清單,同時,也沒有完成寧邊5兆瓦實驗反應堆等3處核設施的去功能化工作。至此,國際社會的最大擔心被不幸言中。
新年伊始,美朝即相互指責對方失信:美國務院發(fā)言人凱西表示,對朝鮮“拖延棄核進程”感到失望,并敦促后者馬上履行承諾,“小心后果”。朝鮮外務省發(fā)言人則表示,朝鮮去年11月已經制作核計劃申報書,并將內容告知美方,雙方還有過磋商;而因為有關國家援助物資未如承諾撥付到位,美國也未將朝鮮從“支恐”名單中刪除,朝鮮“不得不根據‘行動對行動’原則調整部分核設施去功能化的速度”,約將滯后100天。
朝美外交波瀾重起的同時,雙方半官半民的親密接觸卻大有越演越深、越演越真之勢:去年10月朝對美展開“跆拳道外交”,其路數(shù)酷似35年前中美間的“乒乓外交”:今年2月,紐約愛樂交響樂團將赴平壤演出,這在朝鮮可算是破天荒頭一遭。
聯(lián)想起8年前,朝鮮以強硬的應對迫使任期所剩無幾的克林頓政權作出巨大讓步,不僅成功化解了第一次朝核危機,而且贏得了核開發(fā)的時間。當今小布什政權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的對朝全面政策轉型,似乎預示著朝鮮強硬“闖關”策略的再度奏效。
在樂觀者看來,美朝關系只差一步。只調整嚴重落后于其它幾方的順勢而變。
為了防止自身完全被邊緣化,且體現(xiàn)日美一致的原則,越來越多的日本人開始考慮對朝接觸。前首相小泉純一郎的秘書、曾兩度隨首相赴平壤的飯島勛,在最近出版的《小泉外交實錄》中說:“現(xiàn)在這種狀態(tài),日朝間諸多懸而未決的事項亦呈膠著化,究竟對我國是否好事?”“我們到底希望與朝鮮達成何種關系,現(xiàn)在到了重新考量的關頭?!?/p>
要邁出實質性的棄核步伐,解除“支恐”國指定、四國(朝韓美中)和談終結半島戰(zhàn)爭狀態(tài)、美朝峰會及邦交正?;阃偈挚傻???吹竭@一可能趨勢的國家當中,日本最為著急,因為它目前政策僵化,難于調整。
2006年,靠對朝強硬言論起家,甚至被稱為“解決綁架問題內閣”的安倍政權,趁著布什政權政策轉型前對朝強硬的“余熱”,迅速把綁架問題做成了民意門檻,將其“全面解決”沒定為日對朝經援和朝日關系正?;南葲Q條件,從而導致永田町的對朝政策被“綁架問題的民意”所綁架。在幾乎不存在轉圜余地的窘境中,安倍勉力玩了一年,結果卻發(fā)現(xiàn)六方會談“座次”大亂,日本的板凳已被人挪到了帳篷之外。到最后,不僅安倍自己黯然謝幕,跟他一起玩的對朝外交班底也不得“善終”,其中不乏相當優(yōu)秀的人才。
主張壓力與對話并行的福田康夫上臺后,迫于綁架問題的“政治正確”慣性,且在日本已錯過上一趟六方會談“班車”的情況下,根本無從與朝鮮實現(xiàn)對話,不得已又延長了對朝制裁的實施期限,致使日朝關系的
同時,朝鮮方面也釋出信號,暗示在綁架問題上進一步對話的可能。據《朝日新聞》披露,去年11月,日著名評論家、早稻田大學特命教授田原總一朗赴平壤,對最高人民會議常務副委員長楊亨燮和朝日邦交正常化交涉擔當大使宋日昊進行了長時間采訪。采訪中,宋表示:“日方如疏通好環(huán)境的話,關于除8名(即此前朝方調查結論中列為已‘死亡’的被綁架者)以外的人,我們可負責調查?!倍^“環(huán)境”,則具體指:1、對過去(殖民時代)的清算;2、全面解除制裁;3、保障“朝鮮總聯(lián)”在日活動的合法化。
對此,日本外務省也不否認是朝鮮方面“向前看”的姿態(tài)。田原認為,以此為契機,接球再投,不失為變“壓力一邊倒”為“向對話傾斜”的政策調整良機。
加上韓國的政權更替已成定局,先恢復與韓國的首腦互訪,再嘗試以日韓間的外交穿梭,致力于說服朝鮮,似乎是日本考慮的一招新棋。為此,福田首相將于2月下旬訪韓。未必能一招制勝,但比起外交上毫無作為的2007年來,未嘗不是一步活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