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無論孩子長多大,走多遠,永遠也走不出媽媽的視線。
——題記
我報名參加了英語演講比賽,希望媽媽到時能去給我鼓勁、加油,可媽媽說,比賽那天她要加班,去不了。聽了這話,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其實我心里也很矛盾,既希望媽媽去給我加油,可又怕媽媽去了,我會更緊張。可媽媽哪知道我的心思,只是一個勁地向我道歉:“對不起,兒子。雖然媽媽不能親自去觀看你的比賽,但媽媽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比賽那天,我總是情不自禁地向門外張望,我多么希望那兒能出現(xiàn)媽媽的身影啊!可事實一次又一次地讓我失望了。很快輪到我上臺了,我最后瞟了一眼門外,奇跡還是沒有出現(xiàn),我鼻子有點兒酸,心里有點兒委屈。
走下賽臺,我忍不住胡思亂想起來:如果媽媽來了,也許我的表演會更精彩些;如果媽媽看見了我的表演,一定會使勁夸獎我的;如果……可這一切都只能是“如果”!
比賽結束了,當我拿著優(yōu)秀獎的榮譽證書和獎品怏怏不樂地走出賽場時,忽然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媽媽。我飛快地跑過去,埋怨道:“媽媽,你怎么才來呀!”媽媽笑瞇瞇地拉起我的手,將我剛才演講時的優(yōu)點、缺點一一指了出來。她還說:“媽媽在上班的路上仔細想了好久,還是覺得應該來觀看你的比賽,所以專門請了假過來,可是我趕到的時候,正巧輪上你上臺。我怕分散你的注意力,就站在門外頭看。你看!沒有媽媽在身邊,你一樣演講得很精彩啊!不過,還有很多選手在某些方面比你強,你以后得更加努力??!”噢,原來我錯怪媽媽了;原來,媽媽關愛的目光一直在伴隨著我呀!牽著媽媽的手,我心里暖烘烘的。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為什么人們總愛唱這首歌呢?我想,這是因為無論孩子長多大,走多遠,永遠也走不出媽媽的視線吧!
【指導老師:王海蓉】
推薦理由
這篇小小的習作中,對“我”的心理描寫得最為精彩。從賽前的矛盾、難過,到上臺前的無數(shù)次希望和“一次又一次失望”,從走下賽臺的“胡思亂想”“怏怏不樂”到和媽媽交談后的“暖烘烘”,都描繪得那么細致和真實。這種寫法很值得我們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