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5日是父親節(jié),而這一天的上午10時,張靜初噙著淚水最后一次親吻了爸爸冰冷的臉頰,淚眼模糊中,她在默默禱告:爸爸啊,一路走好!
慈父呵護,令女兒穿過緋聞風波
張靜初一直給人以知性、秀外慧中的印象。伴著名氣的飆升,一些莫名其妙的緋聞也沸沸揚揚。
1980年2月2日出生的張靜初,是福建永安人,父親張已是一名工會干部,母親是個醫(yī)生。2007年6月的一天,張已在一本雜志上看到一篇用第一人稱的方式寫的張靜初與章家瑞導演從認識到相戀的過程。說起章家瑞,張已知道他對女兒的確有知遇之恩。由他導演的《芳香之旅》、《花腰新娘》這兩部電影全部是女兒主演,但他們只是工作關(guān)系。他有些納悶,正準備求證時,那天夜里11點,張靜初突然給家里打來電話。剛叫了聲“爸爸”,話筒里就傳來了抽泣聲,張已連忙詢問緣由。在張靜初抽抽噎噎的述說中才得知,原來個別媒體無中生有地炒作起她與電影導演章家瑞所謂的緋聞。
父親在電話里對她說:“身正不怕影歪,女兒啊你要挺住。哪個人不是在摔傷后變得堅強和勇敢起來的?”經(jīng)過父親一番開導,張靜初心里敞亮了許多。但年輕氣盛的她實在咽不下這口冤枉氣,她所在的公司和律師準備了相關(guān)材料,給這家雜志社發(fā)出了律師函,并且在新浪網(wǎng)上刊登了出來。
張已得知這個情況后,立即給她打電話:“作為一個藝人,你要有寬容別人的氣度。你是演員,要用作品去吸引觀眾的眼球,而不是靠炒作緋聞來抬高自己的身價?!庇捎谛那椴缓?,張靜初決定回到充滿親情的故土尋找心靈的寧靜,于是回到了父母的身邊。第二天的傍晚,父親領著張靜初來到屋前的小河堤上散步,他倆邊走邊說著話,不知不覺中,又說到緋聞事件。這時父親語重心長地說:“孩子,身處喧囂的娛樂圈,保持清凈不是你一直在努力的目標嗎,何必在這件事上過于糾纏呢?”
一語點醒局中人,張靜初醍醐灌頂般清醒過來。她表情有些夸張地用手拎了拎爸爸的耳朵,笑瞇瞇地說:“我決定不予理睬了,因為不想給人有緋聞炒作之嫌。”
2008年初,張靜初再次掉進緋聞的旋渦。這些緋聞的源頭皆因顧長衛(wèi)獨立執(zhí)導的第二部影片《立春》。顧長衛(wèi)為了“加強影片的節(jié)奏”而將張靜初的戲份全部刪除,這本身是很正常的舉動,而外界卻將此舉說成是因為蔣雯麗霸道、打翻了醋壇所為。
張靜初被鋪天蓋地的傳聞弄蒙了,她躲在屋里哭了好幾場。正當她無所適從的時候,2008年3月3日這天,她收到父親的一條短信:“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p>
要知道此時的張已,得了絕癥正躺在醫(yī)院的病床上,走在生命盡頭的他卻還在關(guān)注著女兒的一舉一動,怎不叫張靜初肝腸寸斷啊。此后,張靜初“兩耳不聞窗外事”,全力投入到工作之中。
嚴父鞭策,使女兒從平凡走向輝煌
人淡若菊,靜若“初”女的張靜初,有著快樂的童年。
4歲時,生性好動的小靜初,每當電視里出現(xiàn)歌舞表演時,就會非常安靜地一動不動坐在那兒觀看著,不大一會兒,就會八九不離十地表演出來。張已見孩子有文藝細胞,于是對妻子說:“我們給孩子報個興趣班吧,看她喜歡學什么?!毙§o初的媽媽猶豫了一下,說:“好是好,只是學費……”他們都是工薪階層,并且雙方老人身體不好,生活很是拮據(jù)。張已說:“我把煙戒了,就用我買煙的錢交孩子的學費吧?!?/p>
小靜初歡天喜地跑到縣文化館報名學繪畫,此后就再沒中斷過。1991年5月,張靜初的一幅繪畫作品在省里組織的一項活動中評為一等獎,全家人興奮異常,張已發(fā)現(xiàn)女兒的藝術(shù)天賦后,執(zhí)意帶女兒到省城福州一個名師那里學繪畫。要知道從永安到福州需要4個多小時的路程啊,他們一星期一趟,風雨無阻。有一次,他們坐班車行在途中,由于山路崎嶇,司機在錯車時躲閃不及竟翻車了,張父緊緊把小靜初摟在懷里,他們隨著車翻了好幾個跟頭后,大巴車才在山溝里停住,萬幸的是小靜初并無大礙,張已卻滿臉是血,把小靜初嚇得哇哇大哭,張已一邊忍著疼痛一邊安慰女兒不要怕,就是這樣,他還是攔住一輛通往福州的大貨車把女兒送到了老師家里,沒有耽誤課程。
1991年8月,11歲的小靜初被福建省藝術(shù)師范學校美術(shù)班錄取。1995年畢業(yè)的她被福建省電視臺錄取為主持人,工作一段時間后,張靜初卻不怎么開心。
一天,張靜初回到老家休假,父親領著她爬山,經(jīng)過1個多小時的艱難跋涉,他們終于到達山頂。
“你現(xiàn)在什么感覺?”父親問道。
“山高人為峰。”張靜初意氣風發(fā)。
父親搖了搖頭,然后用手指了指前面層巒疊嶂的高高的山峰說:“山外有山。其實人生的高度是可以不斷追求的?!睆堨o初臉上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在父親的鼓勵下,張靜初辭掉電視臺的工作,背水一戰(zhàn),于1997年8月考入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在校學習期間,父親叮嚀她到北京新東方學校苦學英語,經(jīng)過數(shù)年苦學,她的口語能力極強。此后,她參加歐洲電影《玉戰(zhàn)士》和中美合作影片《依莎貝爾》的拍攝,完全用英文對白,一點都不費勁,輕松得很。
病父樂觀,讓女兒領悟人生內(nèi)涵
2007年6月13日這天,媽媽悄悄給張靜初打來電話:“你爸爸最近身體很不好,常常用手捂住胃部,我讓他到醫(yī)院去檢查,老頭子倔,說什么也不去。”張靜初明白媽媽的苦心,要不是爸爸身體狀況太差,她是不會打這個電話的。于是,張靜初放下了手邊的工作,第二天就回到了福建。
為了給父親確診,她通過熟人拉著爸爸來到福州最好的醫(yī)院進行體檢。結(jié)果很快出來,是胃癌!得知結(jié)果,她和媽媽抱在一起痛哭不已。許久,張靜初抹了抹淚水,然后扶住媽媽肩頭說:“我們不能趴下,應該微笑著迎接病魔?!辈⑶壹s定對父親保密。
當他們一家人走出醫(yī)院大門時,張靜初突然改變了主意,拿起手機訂了當天飛往北京的航班。2007年6月17日,張靜初扶著爸爸來到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她要給爸爸做個全面體檢。令人悲痛的是,張已再次被確診為胃癌,并且是晚期。拿到檢查結(jié)果的霎那,張靜初悲傷的淚水無聲地洶涌而出……因為她剛剛有能力讓親人們可以生活得更好,可是最親最親的父親卻要離她而去,怎能不肝腸寸斷,她更體會到了“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錐心般的痛楚。
后來,張已開始做化療,到了后期,有時半夜能聽見他坐立不安的聲音,每個小時去看他,都見他以不同姿勢蜷縮在床上的各個角落強忍疼痛,不愿驚擾家人;每有醫(yī)生巡視或護士量血壓時,他總是要努力起身說謝謝,護士們最后都不忍多去打擾。
有一天,張靜初到醫(yī)院陪伴爸爸時,張已對她說:“你幫爸爸刮刮胡子吧?!庇谑菑堨o初仔細地為爸爸刮。完了,爸爸開心地對女兒說:“因為病痛的緣故,我不可能容光煥發(fā),但我應該有樂觀向上的態(tài)度,”他打趣道,“因為我是大明星張靜初的父親啊?!闭f完,他開心地笑了。站在一旁的親人們笑臉上掛著淚水。
2008年6月4日,張靜初從香港影片《證人》劇組趕回家,晚上9時到達醫(yī)院看望父親。父親神智清醒,面容身體極度消瘦,深陷的眼睛欣慰地看著他的女兒。
6月13日凌晨5時,父親瞳孔放大……張靜初在床邊為爸爸誦讀《地藏經(jīng)》,在她平和的聲音中,張已漸漸停止了呼吸,上午9時53分安靜離世。一年以來,在親人的陪伴下父親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段路,這對他也許是種解脫。他曾對家人說過:人生太苦了,沒想到連通向死亡的路都這么難走。
6月15日是父親節(jié),這天上午10時,張靜初父親遺體火化。張靜初最后一次親吻了爸爸冰冷的臉頰,淚眼模糊中,張靜初在默默禱告:爸爸啊,一路走好!
責編/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