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gan:環(huán)保主義新階段
都說美國是個崇尚消費的國家,而如今那里卻出現(xiàn)了“Freegan”族怪人。Freegan是個復合詞,由free(免費、自由)和vegan(嚴格素食主義者)合成。Freegans是指那些不購物(包括食物)、不開車、不買房,盡可能不消耗資源而生活的人。不要以為Freegans都是些窮光蛋,他們絕大多數(shù)都受過良好的教育,有著體面的工作。他們認為過度消費正是導致地球環(huán)境惡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使周圍人真正意識到“浪費可恥”。他們靠別人丟棄的“垃圾”為生,吃的、穿的、家具、電器……凡是還能用的,都可能成為他們的“寶物”。也許當所有人都明白了節(jié)約的重要性,我們的社會才能真正做到“可持續(xù)發(fā)展”。
許三多:“鈍感”無敵
2007年度《新周刊》“新銳人物”稱號首次頒給了一個虛構人物——許三多。獲獎理由是:許三多以鈍感的力量感召了普通人的心靈。“鈍感”最早出現(xiàn)在日本作家渡邊淳一的《鈍感力》一書中,從字面上可以直譯成“遲鈍的力量”。不過渡邊淳一強調,鈍感不等于遲鈍,它強調的是一種耐力和定力,是厚著臉皮對抗外界的能力,是積極向前的人生態(tài)度。我們在觀看電視劇《士兵突擊》后發(fā)現(xiàn),許三多身上的“鈍感力”諸如遲鈍、老實、傻、缺心眼、執(zhí)著、一根筋等,在如今這個人人渴望迅速成功的浮躁時代顯得尤為可貴。“鈍感”不再只是一種性格,更是一種品德。而虛構的許三多最終能擊敗李安、史玉柱等眾多成功人士當選,充分證明了“鈍感”的魅力。
陳沖:我們不需要“偽溝通”
上海市第五十四中學的高二女生陳沖向上海8大區(qū)12所中學發(fā)放了800份調查問卷,并進行了大量電話采訪,花費一年多時間完成了題為“上海市區(qū)高中生與父母溝通狀況研究”的近5萬字的報告。報告顯示,一種只談學習沒有情感交流的“偽溝通”正成為上海高中生與家長交流的通病。
陳沖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有42%的高中生表示父母非常愿意與自己交流,31%與父母每天交流,43%認為父母能耐心傾聽;而另一組數(shù)據(jù)顯示,50%的學生認為父母不太了解自己,69%認為與家長溝通存在障礙?!八坪跤胁诲e的溝通,卻沒多少實際效果,這就是偽溝通的危害!”陳沖認為“偽溝通”的癥結在于父母最關心的是“學習或和學校有關的事”,而同學們“最煩家長整天嘮叨學習”。她建議家長應豐富溝通內容,從關注學習轉向關注全面,變“偽溝通”為“朋友式溝通”。
陳沖的報告引起了全國各大媒體的廣泛關注,這表明研究性學習如果從實際生活出發(fā),就會更有生命力和感染力。而陳沖認為,自己最大的收獲不在論文本身,而是在調查和思考的過程中不斷地反省和領悟,完成了從“叛逆”到“與父母和諧相處”的積極轉變。
泰康數(shù)學獎:創(chuàng)新思維最重要
2007年底,第四屆世界華人數(shù)學家大會在浙江大學召開。除傳統(tǒng)獎項外,大會發(fā)起人之一、世界知名數(shù)學家丘成桐宣布正式啟動面向華人中學生的“泰康數(shù)學獎”。該獎項注重創(chuàng)新與實踐,鼓勵團隊精神,將在全球范圍內獎勵大約10個中學生數(shù)學團隊。每個團隊由三位中學生和一位指導教師組成,他們將圍繞評獎委員會的命題制定研究計劃并撰寫有關數(shù)學專題報告。一等獎的獎金為5萬元人民幣?!霸O立這個獎項主要是鼓勵學生多思考,而不單是會考試?!鼻鸪赏┱f,“我希望中學生能多花點時間學會思考,不僅僅是為了進入北大、清華或者外國名校。一個學生如果一開始就能在思想上創(chuàng)新,至少試圖這么做,那他的思維就會宏達起來,就會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就算今后他不做科學家,去從政,從商,都會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