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非洲,去過歐洲,到過澳洲……哎,我們好像沒有好好瞅瞅我們的鄰居。他們的風土人情,他們的文化,他們的生活與我們的又會有什么不同?接下來的“看世界”,我們將拜訪我們的這些近鄰,它們有些就緊挨著我們,有些與我國一衣帶水。今天,我們先來輕敲柬埔寨的大門……
近代的柬埔寨在世人眼里是一個動蕩不安、戰(zhàn)事連連的災難國度,常常令旅游愛好者裹足不前。然而,硝煙和戰(zhàn)火也難以掩蓋它曾經擁有的風光歷史和輝煌文明。作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吳哥,是柬埔寨的象征,是一個記載千年信仰的圣地,永遠吸引著天涯朝圣者接踵而來。
探訪吳哥的時候是凌晨5點,星空璀璨。當我誠惶誠恐地踏進未知的殿堂,一下子感覺時空錯亂。暗夜里努力睜大眼睛,明知自己站在一個奇跡面前,卻完全無從想象它的樣子。前方,仍在歷史那端沉睡。屏息靜氣,數著心跳,期待和它在新一天的晨曦中邂逅,直到第一縷天光從世界盡頭劃出一道亮線。
用怎樣的語言才能形容吳哥在眼中綻放的樣子?一點點露出輪廓,一點點亮起,那么鄭重地緩步走來,就是要讓你知道,它曾如此輝煌。為這日出,我深深嫉妒一千多年前的高棉人。他們一生都能接受這太陽的召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當年的吳哥王,他就站在空無一人的中央大道上,驕傲地張開雙臂,讓太陽從他頂上升起——感覺整個世界都屬于他!
建造這座偉大寺廟的蘇利亞瓦爾曼二世一生積極開疆拓土,又招募了全國最好的工匠、彩繪師、建筑師及雕刻家,歷時37年建成吳哥窟。帝王的豐功偉業(yè)已經湮滅在歷史的塵埃中,但吳哥窟卻歷經千年依然是柬埔寨的象征,你甚至可以在柬埔寨的國旗正中央看見那高聳的圣塔主殿。
吳哥寺里不時可見黃袍僧人,他們安靜地坐在回廊轉角處沐浴陽光,有的與西方游客低聲交談。跟隨著流動的光影穿行在吳哥寺層層回廊中,黃袍以外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個浮雕的世界,越往上走越精彩。這些浮雕除了統(tǒng)治者事跡的刻畫,就全是翩翩起舞的天女形象:這些以舞蹈形態(tài)呈現(xiàn)的天女都裸露上身,頭戴華麗的頭冠,有的拈花靜默,有的翩翩起舞,顯得雍容華貴。最吸引人的是天女臉上若有若無的笑意,看久了,你也恍惚被帶入她們的盛宴中,歡聲笑語,永遠舞蹈下去。
吳哥遺址中處處可以看到微笑。巴戎寺現(xiàn)存的 54座佛塔,每座都雕琢著四個巨大的微笑著的臉龐,那便是聞名于世的“吳哥微笑”。一千年前,這里是強盛的王朝都城;而一千年后,在叢林歲月的洗刷下,這里的一切都被披上了暗綠苔蘚的衣裳。參天榕樹撐破屋頂,建筑分崩離析,屋與樹相依相繞,只留下這些堅強的面孔,笑對一切。輝煌已成昨日之花,微笑卻是永恒的。沒有什么遺產比這更好,歷經苦難但永遠微笑,柬埔寨人就這樣堅強地面對生活。
太陽西沉,我們要赴另一場盛宴——巴肯山壯麗的日落。路遇一對穿著金色禮服的新人,手拉手在新年的夕陽中走向吳哥寺,他們將依照傳統(tǒng)在這里舉行婚禮最后的祈福儀式。我突然想到一種柬埔寨人有趣的風俗,他們用服裝色彩表示日期,有“七彩星期”之說:星期一穿嫩黃色,星期二穿紫色,星期三穿綠色,星期四穿灰色或淺藍色,星期五穿青色,星期六穿黑色,星期天穿紅色??粗氯私瘘S色的禮服,想到那個星期一的嫩黃色風俗,這又是個美好的開始,不是嗎?
巴肯山下萍水相逢的柬埔寨小男孩向我靠近的時候,臉上怯怯的微笑留住了我的腳步。當這雙黝黑的小手為我?guī)弦粭l他自己編制的手鏈,祝我好運時,我被感動得一塌糊涂。至今,這條手鏈的溫度還時時讓我想起那個微笑。在后來的更多更陌生的旅行中我學會用微笑來化解羞澀、尷尬——這是那個小男孩教會我的“柬埔寨微笑魔咒”。
落日的余暉把整個世界都染成了溫暖的顏色,我在這群快樂的人身上看到了幸福和希望。吳哥的時代已然睡去,柬埔寨國還在歷史中行進。歷經多年戰(zhàn)亂,柬埔寨目前仍是世界上經濟最為落后的地區(qū)之一,人民生活清苦,孩子們很小就在景區(qū)兜售紀念品補貼家用,讓人感慨萬千。但我相信,他們的信念、他們掛在臉上的真誠微笑,一定能支持著他們,在歷史長河中走得更遠,且越走越好……
愿幸福微笑在這片神奇美麗的土地上,永久保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