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人教版)上冊第4頁的圖0.1-3中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隔著放大鏡看,物體總是放大的嗎?
雖然對于剛剛接觸物理這門學科的同學而言,回答這個問題是很困難的.但在我們每位同學手中,都握有一把“利劍”,用它可以去撩開掩蓋某些知識奧秘的面紗,它就是“科學探究”.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是一門科學探究性的學科,它不僅要求同學們掌握課本知識,還要求同學們能利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解釋一些常見的現(xiàn)象.而科學探究正是實現(xiàn)這種統(tǒng)一的基本方法之一.
科學探究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其基本要素包括: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當然,在實際的探究過程中,我們不一定要完全經歷這七個過程的全部,應根據實際探究的需要,有選擇性、有側重性地進行靈活運用.
提出問題
在上圖中,隔著放大鏡看,物體總是放大的嗎?
進行猜想
(1)隔著放大鏡看,物體可能總是放大的.
(2)隔著放大鏡看,物體可能是放大的,也可能是縮小的.
進行實驗
(1)先用放大鏡看自己的手指(如上圖甲),注意要前后移動放大鏡直至看清手指.此時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可看到手指是放大的.
(2)然后手持放大鏡,把手臂伸直,通過放大鏡看窗外的物體(如上頁圖乙).此時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通過放大鏡看到的物體縮小了,而且是倒立的.
(3)為了進一步讓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簡潔、明了,可以利用表格的形式來反映實驗數(shù)據.
分析論證得出結論
隔著放大鏡看,物體的像并不總是放大的.當物體與放大鏡的距離較近時,成放大的像;而較遠時,則成縮小的像.
綜上所述,做好科學探究的關鍵在于經常留意身邊與物理相關的事和物,不斷進行觀察與積累.在平時的學習中,要積極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努力去嘗試科學探究活動的各個要素,從而使自己的科學探究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責任編輯 程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