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斯卡原理——密閉的液體或氣體(注:以下簡稱“流體”)對壓強的傳遞規(guī)律,是液體壓強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科技、生產(chǎn)和生活中的應用廣泛。為此我們設計了下列實驗:
1 引入課題實驗
師:著名的曲藝家馬季和趙炎曾表演過一段“吹牛皮”的相聲,他們倆是“上嘴唇挨著天,下嘴唇觸著地”“不要臉”地吹?,F(xiàn)在咱們一塊做兩個能夠闡明科學道理的“真吹”實驗(注:以下實驗要注意口腔衛(wèi)生)。
(1)用漏斗吹乒乓球
圖1所示的,是我們?yōu)閷W生探究《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用的自制鐵皮漏斗(注:多次試驗證明,吹管直徑不得小于3.2mm;在展平的鐵皮上畫半徑為3.5cm圓,剪掉約1/4圓面積后圍成錐體焊縫,這樣制作的鐵皮漏斗實驗效果最好。(編者注:也可用玻璃漏斗)除常規(guī)實驗、即“向上吹或向下吹球”球均在漏斗里旋轉(zhuǎn)外,若用漏斗口在距球上方1.5cm~2.0cm高用力向下吹氣,球能向上跳進漏斗里旋轉(zhuǎn),以此說明“飛機的升力是怎樣產(chǎn)生的”效果甚佳)。本節(jié)安排此實驗是想讓學生腦子里產(chǎn)生一個懸念:人的“吹力”是不大的(要告訴學生該實驗能夠闡明的道理,下兩節(jié)就會學到)。
(2)向內(nèi)胎里吹一口氣能把人舉高
教師展示一個手扶拖拉機尾輪用的內(nèi)胎。平放在一個桌子上(注:若用膠制游泳圈,其容積較大,吹一口氣顯示的現(xiàn)象不明顯;可以用2個膠制暖水袋、打孔的,8號膠塞、8mm粗短玻璃管、玻璃三通管和粗乳膠管把它倆“并聯(lián)”起來亦可),上面蓋嚴一塊木板(注:木板的適當位置要鉆孔,露出氣門嘴子)。師:請一位身體最重的同學上來站在木塊上,我一口氣就能把他吹高3cm以上,信嗎?(注:實測表明,體力好的男老師深吸一口氣,能把質(zhì)量為50kg~80kg人吹高3cm~5cm;一般女教師也能把40kg~50kg的學生吹高2cm~4cm;圖2就顯示該實驗結果)。
2 探究原理實驗
我們用廢玻璃罐頭瓶制作了“帕斯卡瓶”的瓶蓋(注:瓶蓋鉆9mm粗孔,內(nèi)部焊牢高10mm、內(nèi)徑為9mm鐵皮管,用粗乳膠管密封3根8mm粗玻璃管(圖3),并告訴學生,它們都是U形管壓強計的一部分:左管顯示向右方向的壓強;中管顯示向上方向的壓強;右管顯示向下方向的壓強。其開口浸沒的深度均相同);組裝好的實驗儀器如圖4(注:我們剪短了一次性輸液管;其中連接帕斯卡瓶、顯示外加壓強大小的壓強計和施加外加壓強的注射器用的小三通管,可以從一次性輸液管的“滴管”上端割制(圖5);或采用圖中右前方所示的連接方式。學生開始探究活動,用注射器的推管活塞,對密閉的流體施加一個壓強。結果:
(1)三根管內(nèi)的液柱均上升,說明密閉的流體能夠傳遞壓強;
(2)三根管的開口方向和浸沒深度均不相同,說明密閉的流體能夠向各個方向傳遞壓強;
(3)三根管內(nèi)的液柱高均相等,說明密閉的流體向各個方向傳遞的壓強均相等;
(4)三根管內(nèi)的液柱高跟壓強計顯示的壓強值相等,說明密閉的流體向各個方向傳遞的壓強等于外加壓強。
至此學生自然地會總結出帕斯卡原理內(nèi)容。
注:每年安排此學生實驗,總會有個別學生把注射器的推管向外一拉,顯示出“負壓強”的傳遞規(guī)律,有的學生還說“帕斯卡漏了一半,密閉的流體也能把減小的壓強大小不變地向各個方向傳遞”。我們趁機指出:原理前面的“加”字,是“施加”的意思,施加給密閉流體上的壓強,不論大小或正負,均能被密閉流體大小不變地向各個方向傳遞。
3 補充相關實驗
(1)將圖4的瓶蓋松動一下(注:使其漏氣),不再產(chǎn)生上述(1)~(4)所示的實驗現(xiàn)象,說明“帕斯卡原理的條件是密閉”。
(2)剪一段廢自行車內(nèi)胎,保留氣門嘴子拔掉氣門芯,兩端膠死不漏氣,把鐵架臺底板壓在內(nèi)胎上,斷續(xù)快速地向內(nèi)胎里吹氣,鐵架臺上下跳動,甚至傾倒。
(3)把鐵架臺桿端套上一段管端有刀刃的鐵管,將鐵架臺倒置,讓有刀刃的鐵管端跟內(nèi)胎垂直(注:否則內(nèi)胎將會滾動),不論是誰用力向內(nèi)胎里吹氣,鐵架臺均將紋絲不動。說明“帕斯卡原理的實質(zhì)是大小不變地傳遞壓強、而不是壓(吹)力”(圖6)。
(4)把膠輪車用的內(nèi)胎平放在地面上,上面蓋嚴一大塊箱子板,4名學生站在板子上,讓其中一位學生連續(xù)吹氣,不久他們會離開地面,進而引出《液壓機》的授課內(nèi)容。
(欄目編輯王柏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