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一位美國朋友到我家做客。為了能有酒助興,妹夫叫他那12歲的兒子去買啤酒。
當孩子提著幾瓶啤酒回來時,那位美國朋友驚訝得兩眼都睜圓了,說:“你們怎么可以叫小孩子去買酒的?他還未成年。若在美國,家長和賣酒的商家都要受罰。”我們也很驚訝,說:“這有什么奇怪的?大人沒空,叫孩子到商店買點東西是很平常的事情。況且中國也沒有不準孩子去買酒的法律。”美國朋友一邊聽一邊搖頭。
這次到芝加哥,親眼見識了美國人在酒的買賣上的守法意識和行為,受到很深的觸動。
那天,我和家人在人山人海的棒球場上觀看比賽,運動員們激烈的競技和觀眾席上山呼海嘯般的吶喊聲并沒有影響到觀看秩序的整然,也沒有影響到活躍在走道上的小販們與觀眾之間頻繁的買賣。我說想喝點啤酒,女兒便舉起手向小販示意。他馬上停在了過道上。我們坐在中間,離小販還有十幾個座位的距離,錢從我們的鄰座一個傳一個地到了小販的手里。小販接過錢后并沒有馬上取啤酒,而是抬起頭來審視著我女兒,然后,從口袋里取出他的駕照并晃了晃,女兒馬上意識到這是小販懷疑她還沒有滿18歲,要查驗她的證件,于是一邊開心地笑著對我說:我看起來還那么年輕嗎?一邊拿出了駕照。小販很仔細地看著,可能是光線比較暗吧,小販看樣子也不年輕了,大概有點老花眼,竟然掏出眼鏡來認真地看著,在確認了他的顧客是合法的購買者后,才從籃子里取出啤酒連同女兒的證件一起傳回來。
他的那股認真勁和自覺守法的行為,使我大為震驚。小販只是一個生意人,其最大利益就是多賺一點,他需要充分利用比賽的有限時間盡量多走動,在與其他小販的競爭中爭取多做一點買賣。當時,周圍并沒有任何市場管理人員或其他執(zhí)法者,女兒也不是一個明顯不到買酒年齡的人。當在遠距離中不能十分有把握地確定顧客年齡時,他竟然寧愿花費極其寶貴的時間去核實一個普通顧客的購買資格!如果客人不到年齡,他就會喪失了這到手的生意。如此身份實施如此行為,在中國根本不可想象。比如,很多城市已經(jīng)立法禁止在公共場所吸煙,立法禁止商家用擴音器招攬顧客造成噪音擾民,可是,這些法規(guī)都被商家擱一邊去,也沒人去認真執(zhí)法,餐館里照樣煙霧彌漫,商店門口的高音低音喇叭照樣聲震耳鼓,投訴嗎?人家會懷疑你是否有神經(jīng)?。》ú回煴姷膽T性仍然在拖曳著人們的意識。
跟一位在美國住了30多年的朋友議論起這事,他說,美國已經(jīng)經(jīng)過了二百多年的法治,至今仍然嚴格執(zhí)法,這種自覺的守法意識完全是嚴格執(zhí)法的結(jié)果,現(xiàn)代的文明是罰出來的。在場雖然沒有執(zhí)法者,但是有很多人,這些人當中也包括小販的競爭者,他們都是知法者和守法者。如果小販有違法行為,這些人當中一定會有人舉報他,一經(jīng)舉報核實,他就要受到法律的嚴懲。
他的話使我想起了在加拿大多倫多市的一次經(jīng)歷。那天,我們的車在公路上飛馳。我看見鄰近兩條車道的車輛排起了長龍,行駛十分緩慢。而我們的車道上只有寥寥可數(shù)的幾輛車在飛速行駛。我百思不得其解。兒子說,你看我們的車道上畫有菱形的圖案,這叫菱形車道,是提供給裝載兩個人以上的機動車行駛的。你看看那邊,車上全是一個人。警察經(jīng)常會在你想不到的地方出現(xiàn)。一旦受罰那就慘了,丟掉兩百加元還要扣三分,明年的保險費也會因此被增加。說著,我們到了一個拐彎處,剛拐了彎,就見一輛警車已經(jīng)攔下了一部小轎車。
知道這原因后我大為感慨,要是在廣州,人們才不管那么多,趁著不見警察也沒發(fā)現(xiàn)監(jiān)控裝置的時候,不來個搶道加塞才怪呢!
不過,國內(nèi)媒體最近出現(xiàn)了“用足法律整治交通”的報道,這是很好的開端,很正確的思路,沒有有限的限制,就沒有相對的自由;沒有嚴格的執(zhí)法,就沒有自覺的守法,即使制定再多的法律也沒有用?!艾F(xiàn)代的文明是罰出來的”這句話說得真好,也許這是一個必然的過程。
一泓秋水摘自:《羊城晚報》2008年3月18日 編輯/李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