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衷:減輕父母負擔
成都九里堤星河路68號,湯興旺的健身俱樂部。湯興旺決定創(chuàng)業(yè)的那年,正在成都體育學院上大二。
2005年,剛上大二,湯興旺獲得了全國錦標賽健美操比賽第四名,有幸去了全國幾個大的健身俱樂部。回校后,他利用課余時間到各種培訓機構學習經營管理知識,到俱樂部當健身教練。1個月下來,到手的工資才13 0元。
湯興旺的家在農村,而健美這一行,吃的方面相當講究,1個月下來至少要花費3000元。湯興旺說最初就是因為家庭困難,想為父母減輕點負擔而創(chuàng)業(yè)的。
起步:4個月賺了6倍
湯興旺拿出比賽獲得的獎金和家人湊的1.8萬元,開始創(chuàng)建他的第一家健身會所。那點錢只夠門面裝修租賃。為尋找一家合適的店,白天,湯興旺騎著單車走街串巷,晚上,拿著一張地圖圈圈點點。
2003年11月2日,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后,湯興旺的第一家健身會所在西門開張,面積僅97平方米??恐斀叹殨r結下的人脈,會所里幾乎所有的健身器材都是賒欠來的。
開張4個月后,有人高價收購,出價超過投入6倍以上。這一來,不僅還清了所有的器材賒欠余款,還小賺了一筆。
湯興旺心里有了個更遠的打算,依靠自己首次創(chuàng)業(yè)積累的實戰(zhàn)經驗,重新選擇一個位置,擴大規(guī)模。
發(fā)展:俱樂部越開越大
第二家店定在石人小區(qū),面積347平米,僅租金就花了3萬多元。由于這一次開店門面比較大,他選擇了和學校其他三個老鄉(xiāng)一起做。為節(jié)省成本,俱樂部所有的洗浴設施都是二手的。
4個大男人走東串西,哪樣便宜就先買哪樣回來。那時候,由于都還是在校學生,學校、店鋪兩邊都不能耽誤。往往是上午在學校上課,中午顧不上吃午飯就去店鋪打掃,深夜兩三點再返回,光打掃就花了整整5天5夜。
這家店生存了1年零7天后又遇到高價收購。結束了這家店后,湯興旺繼續(xù)前進。2004年11月11日,他的第3家店在高升橋開張了,面積1500平米,啟動資金11萬。有了兩次創(chuàng)業(yè)的經驗,湯興旺開始單飛。這家店一直經營到現在。
規(guī)劃:3年擴展到8~10家
現在,在健身俱樂部的經營上,湯興旺不僅有了實戰(zhàn)的經驗,還專門創(chuàng)新了模式,將類似房地產的“預售”模式引入俱樂部營銷概念。
看著前來健身的人絡繹不絕,他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湯興旺說目前自己的2號店和3號店已經進入了裝修階段,預計在3年內將擴展到8~10家。
摘自《大眾商務》2008年第6期
編輯 馮 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