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在業(yè)界已經被賦予太多的傳奇色彩。剝離光環(huán),回歸本真,這家公司究竟能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
商海試水無疾而終
海博翻譯社是而立之年的馬云試水商海邁出的第一步。
開張的第一個月收入僅700元。就在很多人舉棋不定的時候,馬云獨自一人背著大麻袋去義烏販賣小商品、賣書、賣衣服,他要用這些收入來緩解翻譯社入不敷出的艱難狀況。
然而,這遠非馬云能量的全部。1995年,他遭遇一段很不愉快的經歷。
那年,杭州市政府準備修建一條高速公路,一家美國的投資方跟杭州方面談判了1年,錢卻一直沒有到位。雙方認為談判時翻譯有問題,于是請來精通英語的馬云。讓馬云意想不到的是,投資者居然是個地地道道的國際詐騙犯。發(fā)現真相后,馬云受杭州市政府的委托來到了美國調查。
發(fā)現事情敗露的美國“投資者”把馬云軟禁了起來。最后,馬云假裝和那個美國人合作,表示要投資互聯網,這才準許他回國看看。其實,當時的馬云,只是偶然從一個外教那兒聽過有互聯網這么個東西而已。
于是,馬云連行李箱都顧不上拿,懷揣著從賭場贏來的600美元奔向機場。馬云回憶起那段經歷不無后怕,“后來我到美國還被黑社會追殺?!笔艿骄薮篌@嚇的馬云逃脫之后并沒有立即回國,而是悄悄從洛杉磯飛到了西雅圖。
兩次遭遇“滑鐵盧”
在西雅圖的一家公司,馬云第一次接觸了互聯網。那家公司的人告訴他,想查什么在電腦上一敲就能出來。于是,他敲了“Beer”這個單詞。德國啤酒、美國啤酒都出來了,但就是找不到中國啤酒的數據。
回國之后,馬云決定在中國成立一個互聯網公司,他要做一個網站,把國內的企業(yè)資料收集起來放到網上向全世界發(fā)布。
“我請了24個朋友來我家商量。我整整講了兩個小時,他們聽得稀里糊涂,我也講得糊里糊涂。最后說,到底怎么樣?其中23個人說算了吧,只有一個人說你可以試試看。我想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決定還是干,哪怕24個人全反對我也要干。我覺得做一件事,經歷就是一種成功,你去闖一闖,不行你還可以掉頭;但是如果你不做,晚上想千條路,早上起來還走原路?!?/p>
1995年4月,馬云墊付7000元,聯合妹妹、妹夫、父母和親戚朋友湊了2萬元,創(chuàng)建了中國最早的互聯網公司之一“海博網絡”,并啟動了“Chinapage”項目——日后著名的中國黃頁。
在成功地發(fā)布了無錫小天鵝、北京國安足球俱樂部等中國第一批互聯網客戶的主頁后,中國黃頁開始在圈子里小有名氣。就在1997年年底,網站的營業(yè)額不可思議地做到了700萬元!
1996年互聯網在中國升溫,當時與“中國黃頁”競爭最激烈的當屬杭州電信。這是一場實力懸殊的戰(zhàn)爭,杭州電信注冊資本3億多元,馬云注冊資本僅2萬元。馬云最終向對方出讓了70%的股份,失去決策權的馬云在自己創(chuàng)下的公司完全施展不開手腳。
1997年,當時的外經貿部向馬云伸出了橄欖枝,他將自己所持的21%中國黃頁股份以每股二三毛錢的價格賤賣給了公司,帶著5個創(chuàng)業(yè)人員遠走北京,繼續(xù)開發(fā)網上貿易站點。在租來的不到20平方米的小房間里埋頭苦干15個月后,不僅讓外經貿部成為中國第一個上網的部級單位,而且將凈利潤做到了287萬元。然而,外經貿部此前對馬云的團隊許諾的股份卻因種種原因遲遲沒有落實。
阿里巴巴誕生記
馬云敏銳地覺察到:全世界互聯網高潮馬上就要到來!馬云約齊團隊的所有人,說出了自己的決定:“我給你們三個選擇:第一,你們去雅虎,我推薦,雅虎一定會錄用你們的,工資會很高;第二,去其他門戶網站,我推薦,工資也會很高,第三,跟我回杭州,只能分800塊錢,你們住的地方離我5分鐘車程以內,你們自己租房子,不能打出租車,而且必須在我家里上班。你們自己作決定。”馬云給他們3天時間考慮。
眼見從杭州跟自己闖到北京來的親密伙伴陸續(xù)走出房門,馬云心里有些失落,卻依然十分堅信自己的選擇。僅在3分鐘后,所有人全部折回,說,馬云,我們一起回家吧。那一刻,堅強的馬云流淚了。也就是那一刻,他對自己說:朋友沒有對不起我,我也永遠不能做對不起他們的事情!我們回去,建一個我們這一輩子都不會后悔的公司。
1999年1月15日,馬云和他的團隊悄然南歸。從北京回到杭州,他成了一位名副其實的“無業(yè)游民”。
馬云團隊離開北京前,游長城時發(fā)現很多石磚上都刻著“×××到此一游”,他從中隱約看到了BBS的影子;在亞洲電子商務大會上他又發(fā)現,所謂的“亞洲”電子商務大會,其實是金發(fā)碧眼的歐美人占絕大多數,亞洲市場上并沒有適合自身特點的電子商務模式。
和其他互聯網精英不一樣,馬云一直生活在草根階層中。也許正因為這樣,他的構想才和當時所有的電子商務不同——他不做那15%大企業(yè)的生意,只做85%中小企業(yè)的生意。大企業(yè)有專門信息渠道和巨額廣告費,小企業(yè)卻什么都沒有,它們才是最需要互聯網的人。
有一段錄像忠實地記錄了阿里巴巴最初啟動時的場景:1999年2月21日,杭州湖畔花園馬云家,馬云妻子、同事、學生、朋友共18個人圍著馬云,他猛一揮手,“從現在起,我們要做一件偉大的事情。我們的B2B將為互聯網服務模式帶來一次革命!”他掏出身上的錢重重往桌上一放,“啟動資金必須是Pocket money(閑錢),不許向家人朋友借錢,因為失敗可能性極大。我們必須準備好接受‘最倒霉的事情’。但是,即使是泰森把我打倒,只要我不死,我就會跳起來繼續(xù)戰(zhàn)斗!另外,你們只能做連長、排長,團級以上干部我得另請高明?!?/p>
在場的人一共湊了50萬元本金,阿里巴巴橫空出世。
阿里巴巴降生時的中國,互聯網已經遍地開花。在其他網站都忙著大肆“忽悠”以獲取風險投資時,馬云卻在6個月內不主動宣傳自己,集中精力做好B2B網站。
做正確的事永遠比正確地做事重要。風投“嗅著B2B的香味”朝阿里巴巴找來?!澳菚r我們整整拒絕了38家風投公司,馬云一直在等待最合適的那一家?!苯鸾ê颊f。
直到遇上高盛和軟銀,挑剔的馬云總算覺得對上眼了。1999年10月,剛在前一天獲得高盛等投資商500萬美元投資的馬云見到了軟銀集團董事長孫正義,剛談了六七分鐘,孫正義問馬云:“你要多少錢?”馬云愣了一下,沒吱聲?!拔医o你4000萬美元?!薄拔矣貌涣?000萬美元?!薄澳?500萬?!薄拔一厝タ紤]一下?!被氐胶贾荩R云越想越不對:“太愚蠢了,我拿那么多錢干什么?”馬云又到日本和孫正義正式談,最后談成3000萬美元。回國后,馬云想想還是不對,就給孫正義寫了一封信,“對不起,3000萬美金我不要了。2000萬美金,我可以接受。如果不行,我們就這樣結束。”
2000年1月,孫正義向阿里巴巴投資2000萬美元。同年,馬云登上《福布斯》雜志的封面,雜志對馬云的評語是:有著拿破侖一樣的身材,更有拿破侖一樣的偉大志向!
阿里巴巴的電子商務版圖
2001年,互聯網世界進入可怕的“寒冬”。這時的馬云,把本錢都押到公司商務上,他打算孤注一擲。堅持的結果是,在大部分網絡公司銷聲匿跡的寒冬,他們建立了獨特的技術平臺。
在古羅馬的角斗場上,最后站著的人就是勝利者。2002年,阿里巴巴定下一個看似簡單的目標一賺一塊錢,但這意味著,在互聯網不賺錢的那個年月,阿里巴巴要開始盈利了。
2004年2月,經歷了互聯網寒冬的阿里巴巴再次獲得資本的青睞:軟銀攜富達、T D F、GraniteClobal等投資者而來,強力注入8200萬美元。
上年“只賺一塊錢”的口號還余音繞耳,馬云又在2003年立馬提出“每天營收100萬”的目標,并且在所有人都認為阿里巴巴將在B2B領域深度拓進的時候,突然決定創(chuàng)建淘寶網,正面挑戰(zhàn)全球C2C領域的老大eBay。
“當時馬云作出這個決策的時候,幾乎所有的人都反對?!苯鸾ê颊f。
和eBay的正面交鋒是慘烈的。面對來自淘寶的挑戰(zhàn),eBay與多家主流門戶網站結成“攻守同盟”,基本封鎖了淘寶一切可以利用的宣傳渠道。
阿里巴巴的“好運氣”又來了。就在淘寶處于eBay的四面夾攻之時,eBay開始對會員收取費用。這恰好給了淘寶一個絕地反攻的契機。馬云立刻宣布:“淘寶在未來3年都將免費!”這個消息頓時讓eBay最終出售給Tom在線而匆匆退出了中國市場。
2003年10月,阿里巴巴網上支付平臺——支付寶投入使用,為網上交易進一步提供了信用保障。
2005年8月,收購雅虎中國很好地彌補了阿里巴巴在搜索技術上的缺陷。因為未來的電子商務是離不開搜索引擎的。并且,雅虎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將幫助阿里巴巴在整個世界范圍內開拓市場,這比單純的技術對于阿里巴巴更有意義。
至此,阿里巴巴終于讓人們看到其電子商務版圖的完整輪廓。任何人都無法否認,阿里巴巴的電子商務王國已經出現。它成了全世界最專注于電子商務的公司。
馬云最喜歡的武俠英雄是《笑傲江湖》中的風清揚,“我覺得他的武功是出手無招,這是我一直向往的一種境界。”馬云說,這就是商業(yè)。
摘自《經濟視角》2008年第8期
編 輯 馮 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