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去年底召開內閣會議,修改導彈防御計劃的緊急因應要領,把經由宙斯盾艦發(fā)射的“標準-3”型(SM3)空導彈也列為對付攻擊日本彈道導彈的攔截導彈的一種,使得日本正式向啟動導彈防御系統邁進,利用“愛國者-3”和“標準-3”兩種導彈完成反導彈網絡的架構。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主要的修改要點包括:一、將“標準-3”導彈增列為對付彈道導彈的攔截導彈;二、“愛國者-3”導彈部隊的行動范圍將不限定于首都東京一帶;三、為防止核能廠遭到導彈攻擊,敵方發(fā)射彈道導彈時,有關情報也將通知經濟產業(yè)省。
日本擬于今年1月開始在宙斯盾艦實戰(zhàn)部署“標準-3”導彈,這項修改使得這種?;蛿r截導彈也將和陸基型的“愛國者-3”導彈具有相同的使用要領。根據日本政府的決定,該國家導彈防御系統不局限于東京地區(qū)。當發(fā)生緊急狀況,對敵人導彈的攔截命令可以由日本防務省直接下達,而不需日本政府的同意。
日本海上自衛(wèi)隊宙斯盾艦“金剛號”剛于去年12月18日在夏威夷外海首度成功地試射“標準-3”型導彈,成為美國之外第一個試射這種?;蛿r截導彈成功的國家。
日本已開始在東京都近郊的基地部署“愛國者-3”導彈,預定于今年3月以前在四處基地完成部署,負責首都地區(qū)的導彈防衛(wèi),2012年度以前將在全國部署16個部隊,建構全國性的導彈防御系統。這次于去年12月24日召開的內閣會議所做的決定為此提供了法律根據。
日本政府在2005年修改自衛(wèi)隊法時建立導彈防御的法令架構,規(guī)定若遭受彈道導彈攻擊情況急迫不及事先得到首相的同意進行反擊時,防衛(wèi)大臣可依照緊急因應要領下令攔截,一旦敵方發(fā)射導彈,現地指揮官將可依自己的判斷進行攔截。
日本是在1998年朝鮮試射“大浦洞”導彈飛越日本上空后的次年,決定和美國共同技術研究新一代的海基型“標準-3”攔截導彈,目前已由技術研究階段移至開發(fā)階段,并已開始在東京附近部署“愛國者-3”導彈部隊。
日本的導彈防御系統是由兩道防御網組成,先由宙斯盾艦發(fā)射?;汀皹藴?3”導彈,在大氣層外攔截來襲的敵方彈道導彈加以擊落,若未能成功,再由陸基型的“愛國者-3”導彈在約20公里高空擊落。
(星島/責任編輯:覃福貴)
海外星云 2008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