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軼男
他年債主卷土重未
今年1月14日,傳來消息,因為俄羅斯政府和瑞士諾佳公司的債務糾紛,根據1997年斯德哥爾摩仲裁法庭和2007年巴黎國際商業(yè)仲裁法庭的判決,俄羅斯中央銀行、俄新社和其他一些俄羅斯國有公司在法國的VTB Europa(俄羅斯外貿銀行)和Calyon(法國投資銀行)銀行的賬戶遭到凍結,凍結的資金達到7000萬美元(另據俄聯(lián)邦財政部數字大約有5000萬美元)。俄羅斯原以為和諾佳公司的債務糾紛在2006年3月份已經了結,法方的舉動確實出乎意料之外。目前尚未公布俄羅斯國有機構和國有企業(yè)在法國被凍結資產的清單,只有俄新杜社長米羅紐克14日宣布了在巴黎被凍結的俄新社在VTB Europa銀行帳戶上的資金數額。
俄羅斯財政部表示,凍結俄羅斯國有機構的財產是非法的,俄羅斯不欠諾佳公司一分錢。財政部認為,自1993年起,諾佳家公司處于破產狀態(tài),當年諾佳公司為爭取到同俄羅斯政府的合同,向法國巴黎銀行(BNP Padbas)、里昂信貸(Credit Lyonnais)、日內瓦州立銀行(Banque Cantonal de Genev6)等三家銀行借貸,結果造成公司的巨額債務,而其后根據銀行和諾佳公司簽訂的債務收購協(xié)議,銀行有權自行向俄羅斯政府討債,此后美籍俄裔商人科甘又在俄羅斯某銀行的資金支持下。將此債務買斷,所以自2006年起,諾佳公司和俄羅斯政府沒有任何債務糾紛。
債務糾紛一波三折
蘇聯(lián)解體前夜的1991年4月,一家名為諾佳進出口貿易公司的瑞士公司和俄羅斯聯(lián)邦政府簽訂了易貨貿易合同,合同的主要條款是這家公司為俄聯(lián)邦提供食品,俄方則為諾佳公司提供石油產品,同時合同還規(guī)定俄羅斯政府如果不能履行合同義務,則俄方放棄其境外財產的主權豁免權。1993年俄羅斯聯(lián)邦政府宣布中止執(zhí)行此前與諾佳公司簽訂的易貨貿易合同。此后,諾佳公司老板奈西姆·加昂要求俄羅斯政府支付3億美元,作為撕毀合同的賠償金。遭到俄羅斯拒絕后,加昂在盧森堡將俄羅斯聯(lián)邦政府告上仲裁法庭,法庭判決加昂勝訴并凍結了俄聯(lián)邦政府、俄羅斯中央銀行和其他俄羅斯駐外機構在盧森堡的財產,總額合計6億美元。經過努力,俄羅斯在盧森堡的財產被解凍。
1997年諾加公司在斯德哥爾摩仲裁法庭再次狀告俄羅斯政府,法庭裁判俄羅斯敗訴,俄方應支付諾佳公司6300萬美元。2000年諾佳公司終于得以在法國凍結了俄羅斯外交機構、國有公司、俄羅斯外貿銀行和俄羅斯中央銀行的賬戶。同年7月13日,在法國布雷斯特港口還扣押了俄羅斯帆船“謝多夫號”用來抵債。稍后在俄羅斯的壓力下,法國司法部門同意“謝多夫號”駛離法國。2001年6月22日,法-國巴黎一布爾歇國際航空航天展覽會期間,法國司法機關再次試圖扣押參加航展的俄羅斯戰(zhàn)斗機蘇30MK和米格-AT。2004年4月7日,諾佳公司宣布就債務問題已經與俄羅斯已經達成協(xié)議,放棄此前針對俄羅斯的訴狀。當年9月份諾佳公司的律師聲稱,俄羅斯政府已經同意向諾佳公司支付12億美元,但是俄羅斯財政部反駁了這一說法,宣布連同利息在內,俄羅斯共欠下諾佳公司5500萬美元。
2006年3月份,加昂的貸款人BNPPanbas、Credit Lyonnais、Banque Cantonal deGeneve等三家銀行將俄羅斯欠諾佳公司的債務,經過評估后定價為7000萬美元,轉手將債務賣給了美籍俄裔商人亞歷山大·科甘??聘蚀撕笸嘎叮砹_斯銀行參與了這次債務收購行動,而他在這次收購行動中的主要任務就是負責打通同俄羅斯財政部的關系。奈西姆·加昂承認了這次收購行動。至此,諾佳公司不再是俄羅斯聯(lián)邦政府的債權人。2006年5月,科甘名下的美國空氣設備技術與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與俄羅斯政府簽訂了合同值為4000萬美元的合同,負責承建俄羅斯境內各個地區(qū)64個體育場館的空氣支撐設備。通過這樣的金融手段,俄羅斯完成了債務重組。
債緣未了再起波瀾
據諾佳公司的律師科克馬斯向《星火》雜志透露,位于巴黎的國際商業(yè)仲裁法庭在2007年6月做出判決。承認俄羅斯政府欠諾佳公司5000萬美元,7月份凍結財產的判決書生效。12月24日,諾佳公司在瑞士聯(lián)邦法庭同樣勝訴,法庭承認此前瑞士對一家俄羅斯國有公司總值為1.8億美元財產的凍結屬合法行為。這樣,諾佳公司就有權以債權人身份通過司法機關凍結俄羅斯在海外的財產,財產總值為2.5億美元(法國境內的7000萬加上瑞士境內的1.8億)。
本已在2006年了結的債務糾紛,為何在2008年初得以重新翻案,再次浮出水面?當年收購俄羅斯債務的科甘在美國接受采訪時說,當年從三家貸款銀行全額收購債務協(xié)議后,加昂的債權已經被終止,所以此后諾佳公司的所有債務要求都是毫無根據的。但是由于債務收購協(xié)議的修訂有問題,草簽之后發(fā)現(xiàn),這份協(xié)議在不同的仲裁法庭上可以有不同的解讀,而且法國和瑞士的司法仲裁機構對這份協(xié)定未予承認。所以就造成了今天的局面:巴黎國際商業(yè)仲裁法庭承認諾佳公司是俄羅斯政府的債權人,而不承認這份債務收購協(xié)議。
如果俄羅斯不能在2月2日以前證明。被凍結的資產不屬于俄羅斯政府名下的財產,而是俄羅斯國有機構和國有企業(yè)的財產,諾佳公司不必采取其他任何補充措施即可著手接收上述財產。此前根據國際商業(yè)仲裁法庭的判決,諾佳公司可以獲得這筆財富中的任意價值為5000萬美元的資產。在國際商業(yè)仲裁法庭和瑞士聯(lián)邦法庭的勝訴,使得諾佳公司胃口大增?,F(xiàn)在諾佳公司宣布,俄羅斯政府應該向諾佳公司支付共計8億美元的債務外加利息,而2003年拒絕凍結俄羅斯海外資產的瑞士政府應向諾佳支付10億美元的賠償金。
俄羅斯的一些專業(yè)律師認為,法國司法機構凍結俄羅斯央行、俄新社等機構的賬戶是非法的。首先,這些機構只是俄羅斯國有機構,它們的財產并非俄羅斯政府名下的財產;其次,凍結俄羅斯央行在法國的賬戶本身也違反法國相關的銀行法規(guī)。
后記
1月15日,俄羅斯財政部向媒體散發(fā)了一份聲明,聲明中說,俄羅斯政府將通過法律手段解凍俄羅斯國家機構在海外的資產,并要求諾佳公司支付在財產凍結期間給俄羅斯國家機構造成的經濟損失。俄羅斯外交部也就此事向法國外交部遞交了一份照會。15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表示,不以事實為依據,就凍結俄羅斯國有機構在法國的銀行賬戶,這是倉促的決定,俄方希望根據國際法準則解決這一爭端。另據財政部消息。俄羅斯政府認為它將勝訴,而且這也將是最后一次同諾佳公司就債務糾紛對簿公堂。
海外星云 2008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