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梅
摘要《亮劍》這部小說中,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亮劍方式,以李云龍為代表的戰(zhàn)士,亮出的是鐵血之劍;以趙剛、田墨軒為代表的知識分子亮出的是不屈之劍;以田雨、馮楠為代表的女性亮出的是堅貞之劍,小說通過不同人物不同亮劍方式的刻畫描寫,展現(xiàn)出了一幅錚錚鐵骨與兒女柔情,愛國主義與英雄精神的生動畫卷。
關(guān)鍵詞《亮劍》人物亮劍方式
《亮劍》是都梁所著的一部優(yōu)秀軍旅小說,與以往渲染美感和壯烈的戰(zhàn)爭題材小說不同,它真實的描繪了戰(zhàn)爭的真實與殘酷,將戰(zhàn)爭藝術(shù)與傳奇色彩融會貫通,刻畫了李云龍和他的戰(zhàn)友們極其鮮明的性格和十分傳奇的故事,讀來令人手不釋卷。何謂“亮劍”,用李云龍的話說,就是“古代劍客和高手狹路相逢,假定這個對手是天下第一劍客,你明知不敵該怎么辦?是轉(zhuǎn)身逃走還是求饒?當然不能退縮,要不你憑什么當劍客?這就對了,明知是個死,也要寶劍出鞘,這叫亮劍。”小說以展現(xiàn)李云龍的命運為主線,通過刻畫描寫以李云龍為代表的戰(zhàn)士,以趙剛、田墨軒為代表的知識分子,以田雨、馮楠為代表的女性等不同的人物的不同亮劍方式,展現(xiàn)出了一幅錚錚鐵骨與兒女柔情,愛國主義與英雄精神的生動畫卷。
一、狹路相逢勇者勝,以李云龍為代表的戰(zhàn)士的亮劍
李云龍是一個天生的戰(zhàn)士,他的一生都在亮劍。在血火連天的戰(zhàn)爭歲月,他亮出的是鐵血之劍。在河源縣城,他和楚云飛深入虎穴,大鬧“醉仙樓”,“日軍守備中隊、憲兵隊、皇協(xié)軍大隊、便衣隊等小隊長以上之軍官,全部被擊斃,無一幸免”:在野狼峪,面對武裝到牙齒的日本關(guān)東軍精銳,憑血肉之軀及劣勢裝備與敵浴血奮戰(zhàn),“身穿單薄夏裝、頂著刺骨寒風的獨立團一營,以破釜沉舟的決死精神面對強敵,在和對手兵力相等的情況下率先發(fā)起攻擊進行了一場慘烈的白刃戰(zhàn)”,“是役,獨立團一營陣亡358人,僅存30多人。日軍陣亡371人。兩個中隊全軍覆沒”:為了救媳婦,他擅自調(diào)集上萬人圍攻平安縣城,“就是槍斃。也要等老子打下來再說!”,把整個晉西北攪得天翻地覆,終于全殲了鬼子的特種部隊:為了給死去的警衛(wèi)員報仇,他把前來勸阻的新二團團長孔捷關(guān)進柴房,“回來后。要殺要剮隨你!”,最終血洗匪穴。
在文革那個特定的歷史環(huán)境下,在那個全民瘋狂的年代,他亮出的是不屈之劍?!拔依钤讫垱]文化,這個主義那個理論我都不懂。也沒興趣搞明白,但我只認一條理,就是不管什么主的義。都得讓老百姓吃飽穿暖過上好日子!”在狂熱的“革命”群眾沖擊火箭炮兵陣地的時候,他為了保全整個城市,為了制止瘋狂的舉動,果斷的下達了可以開槍的命令,向造反派,向中央文革進行了亮劍。在那個“革命有理,造反無罪”的年代,這樣做,無疑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下,這個命令一下。他的事業(yè),家庭,甚至生命都將隨時可能受到威脅。明知不可而為之,證明了李云龍的崇高,同時也注定了他的悲劇。李云龍的最后一次亮劍,是用自己的手槍選擇了體面的死去,“我李云龍這條命,不喜歡聽別人擺布,誰都不行,日本鬼子和國民黨不行,現(xiàn)在的中央文革也不行”?!皞ピ眨蠈④?”將軍用生命亮出了不妥協(xié)和不屈服。
戰(zhàn)士的亮劍。亮出的是氣魄,是血性,是錚錚鐵骨?!蔼M路相逢勇者勝”。他們置生死于度外。面對強敵,不屈不撓,讓我想起成就西楚霸王項羽一世英名的巨鹿之戰(zhàn)?!妒酚?。項羽本紀》里記載:項羽已殺卿子冠軍,威震楚國,名聞諸侯。乃遣當陽春、蒲將軍將卒二萬渡河,救鉅鹿。戰(zhàn)少利,陳馀復請兵。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面對秦將王離的30萬秦軍精銳。項羽率領(lǐng)3萬軍隊渡過漳水,令全軍破釜沉舟,以示不勝則死,不進則退的決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奔巨鹿,斷絕秦軍糧道,包圍了王離軍隊。他們個個士氣振奮,越打越勇,經(jīng)過九次激烈戰(zhàn)斗?;钭搅送蹼x。瓦解了圍攻巨鹿的秦軍。巨鹿之戰(zhàn)是秦末農(nóng)民戰(zhàn)爭所取得的一場巨大勝利,它基本上摧毀了秦軍的主力。扭轉(zhuǎn)了整個戰(zhàn)局。項羽敢于亮劍的決心和勇氣,對將士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戰(zhàn)士亮劍置之死地而后生,李云龍還有他的戰(zhàn)友丁偉、孔捷都是這樣的戰(zhàn)士,他們亮出的是鐵血之劍。
二、士可殺不可辱,以趙剛為代表的知識分子的亮劍
“士可殺不可辱”。出自《禮記·儒行》“儒有可親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蓺⒍豢扇枰病!比逭叩膭傄闶墙冈诠亲永锏?。如綿里藏針。小說里知識分子的代表就是趙剛和田墨軒了。
趙剛是個典型的知識分子。他在燕京大學讀過書,是“抗日大學”一期學員。同時。他又是獨立團人人敬重的政委。百步穿楊的神槍手。是李云龍的鐵哥兒,他也會罵粗話、抽鞭子,早年的高等教育和多年的戎馬生涯,血與火的交融。把他塑造成了一個能文能武的將領(lǐng)。按照常理,像趙剛這樣的人。受過高等教育,又在戰(zhàn)火中歷練那么多年,又有豐富的政治工作經(jīng)驗,在建國后,本應(yīng)該如魚得水,官運亨通,至少要比李云龍吃得開的多,但是事實卻不是這樣。
如果有一天,自由和尊嚴受到傷害。受到挑戰(zhàn)。而你又無力改變現(xiàn)狀,那時你會面臨著一種選擇,你將選擇什么呢?生存。或者毀滅?
狹路相逢勇者勝,但在現(xiàn)實里,最后勝利的。并不都是勇者——卑鄙有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有高尚者的墓志銘。面對文革造反派的倒行逆施。趙剛困惑過,沉默過,逃避過。然而,“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趙剛最終選擇了爆發(fā)和毀滅。當年投筆從戎的理想,在熾烈的戰(zhàn)火中只會愈加堅硬,所以在破碎的時候,才會那樣的義無反顧。當造反派要求他和羅瑞卿總長劃清界限,做檢討時,他再也無法忍受下去了。趙剛站了起來,默默地解開軍裝上衣的紐扣脫下軍裝,然后摘下軍帽連同軍裝一起扔在桌子上,只是淡淡地說了句:“既然這個黨這個軍隊如此忠奸不分,這黨籍和職務(wù)不要也罷了?!泵鎸υ旆磁傻呐??!八髲姷刂蓖νΦ卣局B腰也不肯彎”,“一頓拳打腳踢后。趙剛又晃晃悠悠站了起來”。最后,在總參部一幢破舊的小樓里,他和妻子滿身傷痕,相擁而坐,牽著手相伴著一起上路。士可殺不可辱,有時候死亡也是一種反抗。
在小說中還有一位錚錚鐵骨的知識分子一田墨軒。田墨軒無疑是中國知識分子的脊梁,在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馬寅初、陳寅恪、梁漱溟、褚安平……的影子。他很清醒的預知到了未來。然而他選擇的不是逃避,而是面對,而是以一個知識分子的良知來警醒國人,展示了知識分子的寧折不彎?!拔幕死镆灿杏矟h子,令尊田先生就算條漢子”,“不承認有罪,不改變觀點,不落井下石。”
儒者的亮劍,亮出的是勇氣、是不屈。是凜凜傲骨。中國的士人從來就不缺乏殺身成仁的勇士。他們不畏強權(quán),為民請命,他們是民族的脊梁。
三、巾幗不讓須眉,以田雨為代表的女性的亮劍
基本上《亮劍》是一部男人的小說,里面女性很少。然而就是這些女性們,在面對壓力,面對不平的時候。也是毅然亮劍,在柔弱中透露出了剛強。田雨,一個充滿浪漫和英雄情結(jié)的小女人?!澳銉z我儂,忒煞多情,情多處熱似火。”她對李云龍的愛慕,可以說是源自一種對英雄的崇拜。然而就是這個溫柔的小女人,面對被造反派鼓動的不明真相群眾的圍攻,挺身而出。田雨以強硬的姿態(tài)只身擋住涌動的人群大聲喊道:“誰敢動我丈夫一下。我們?nèi)揖秃退戳恕?、“誰要是動手,我們就以死相拼,誰敢動李云龍。就先從我和孩子們的尸體上邁過去……”在牢房探視李云龍時。田雨高喊:“老李,將軍有將軍的尊嚴,可殺不可辱!要硬就要硬到底。這才是我丈夫?!薄霸讫埌?,你是龍,我是云,龍和云是分不開的,我們生是夫妻,死也是夫妻,誰也不可能拆散我們……”最后,她選擇了割脈自殺。
另外一個女人是馮楠。馮楠和趙剛的相遇沒有一點戲劇性,而且是順理成章的,一個是田雨的好姐妹,一個是李云龍是的好兄弟。兩個人一見鐘情?!摆w剛,我見過你?!瘪T楠肯定地說,眼睛在凝視著趙剛?!榜T楠,我也是。我正在想,是什么地方……”趙剛靜靜地望著她,做沉思狀。愛情讓兩個人牽起了手,面對幸福,面對苦難,從生到死。一直相依相伴。生在那個時代,他們是不幸的也是幸福的。同時他們也是幸福的,因為最后可以還在一起走,這是多少生死相隔的情侶所不能達到的啊。趙剛用一種極為復雜的眼光注視著馮楠,嘴里嘆道:“咱們生活了十幾年,你在我面前始終扮演一個溫柔妻子的角色,幾乎使忽略了你的另一面,難道你要到最后時刻才亮出你的劍鋒?真可謂后發(fā)制人呀……”,“馮楠露出凄楚的笑容道:“性格即命運。我沒有能力改變你,惟一能做到的是,始終伴陪你直至死亡?!?/p>
女性的亮劍,亮出的高貴,是堅貞。是翩翩風骨。兩個柔弱的女性面對死亡走的都是那么義無反顧和堅強,天國有她們的理想和她們的愛人。